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5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7 毫秒
11.
研究泥渣回流强化混凝工艺对再生水的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应用于再生水处理效果很好,在PAC投加质量浓度为10 mg/L、回流泥渣质量浓度为10 000~16000 mg/L、干泥回流量为200 mg/L时,泥渣回流强化混凝工艺对浊度、TP、PO43-、CODCr 、色度及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为71.63%、71.21%、82.00%、36.62%、47.25%、18.85%.  相似文献   
12.
混凝沉淀及高级氧化工艺处理嘧啶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混凝沉淀及高级氧化两步工艺对嘧啶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20℃,pH为3.5,Fe2+的投加量为64 mmol·L-1,Fenton试剂对的嘧啶转化率达74.89%,COD去除率达42.16%;而混凝工艺及H2O2氧化工艺的最高嘧啶去除率分别仅为21.59%和20.20%.通过处理前后的UV/Vis吸收光谱图比较,进一步表明Fenton试剂对嘧啶废水有理想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天津纪庄子再生水厂原水(污水厂二级出水)进行混凝试验研究,讨论了投药种类、投药量、搅拌强度、pH、温度等因素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初步遴选出最优的凝聚剂、絮凝剂,并确定其投加量为PAM 1.0mg/L,PAC 14mg/L,在此投加量下达到了较好的处理效果,浊度、TP、COD去除率分别为91.43%、92.41%、62.12%.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混凝沉淀工艺的最佳混凝条件:快搅45 s,快搅速度150 r/min;慢搅20 min,慢搅速度50 r/min.并且运用统计原理和统计处理软件(SAS系统)建立了确定凝聚剂投加量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维生素B1生产废水混凝试验中是否投加高锰酸钾的试验研究,发现高锰酸钾是一种高效的强化混凝药剂。同时研究了投药顺序、投药量、转速、搅拌时间、pH值、温度等因素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得到了处理维生素B1废水的最佳混凝条件。  相似文献   
15.
通过试验研究,建立了顶空-毛细柱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苯乙烯、异丙苯的检测方法.本研究对平衡时间、水浴温度等进行了优化选择,并通过选用elite-wax色谱柱,使难以分离的间二甲苯、对二甲苯、苯乙烯、邻二甲苯得到了较好的分离.结果表明:苯系物各组分线性方程的相关性良好,其检出限为0.28~0.77,μg/L,平均回收率在89.5%~109.6%之间.该方法准确、快捷、线性范围广,满足饮用水和地表水中低浓度挥发性苯系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机械制造厂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切削液废水进行破乳预处理试验,比较8种絮凝剂的混凝破乳效果,研究了投加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以及调节p H对混凝破乳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综合技术可行性,优选出最佳破乳条件。结果表明,聚合氯化铝(PAC)为最佳絮凝剂;废水加浓硫酸酸析,p H降至6后,PAC投加量为6 g/L,PAM投加量为0.1 g/L,混合快搅5 min,絮凝慢搅5 min,静沉30 min后,废水COD去除率可达61.2%。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研制的数字化网络化CEFR辐射监测系统的构成,描述了部分监测仪器的结构特点,详细论述了处理组件和计算机的控制与数据处理功能。  相似文献   
18.
19.
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的中温厌氧消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天津某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进行中温厌氧消化试验,研究了在不同HRT下的产气量、有机物去除率等指标,结果表明:剩余污泥经过中温消化,在HRT分别为30、20、10 d时,产气率分别为0.022、0.027、0.033 L/(g[VS].d);CODCr的去除率为18.8%~38.1%;由COD物料衡算得知,基质中40%的固态有机物被分解转化,COD甲烷转化率最高约为32.0%;对剩余污泥基质的元素组成进行分析,经计算推导出基质的模拟分子式为C9.87H16.72O33.81N。研究结果为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厌氧消化工艺选择合适的工艺条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活塞是柴油机燃烧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作条件最恶劣的部件之一.首先对传统的铝硅合金活塞和钢制活塞的热分析进行了研究;其次用有限元法对涂覆有耐热性高的涂层材料的活塞进行了热分析,并研究了涂层对活塞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导热系数小的材料作为涂层材料的活塞,其最高表面温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涂敷涂层的铝硅合金活塞的表面温度提高了约278℃,而涂有涂层的钢制活塞的表面温度则提高了大约240℃,从而使发动机的工作效率提高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