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60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31.
高浓度发酵能有效提高乙醇发酵的经济效益,但反应过程中高浓度基质和产物对酵母菌性能抑制作用是限制最终乙醇产率的关键因素。文中通过分析比较了不同基质及产物浓度下的发酵中基质浓度、菌体浓度、乙醇产量的变化规律,确定酵母菌对抑制物的耐受浓度。并对比内源和外源乙醇对于发酵初始12 h酵母菌平均比增长速率和平均乙醇发酵速率的影响,揭示内外源乙醇抑制作用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该酵母菌株发酵基质最大投加浓度为160 g/L,所产乙醇最大浓度为55 g/L;产物乙醇是发酵过程中的首要抑制因素,菌体对发酵初始时所添加乙醇的耐受浓度为70 g/L,内源乙醇对酵母菌的抑制作用大于外源乙醇。  相似文献   
32.
将电解脱氮工艺和电解除磷工艺进行整合,考察了该整合工艺处理养猪废水的可行性及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采用该整合工艺处理养猪废水是可行的;废水中高浓度有机物的分解能弥补碱度的不足,有利于脱氮效果的提高;工艺无需添加药剂即可使pH值保持在5~8的最佳范围,且可使电导率维持在较稳定的水平;该电解整合工艺对养猪废水中高浓度磷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明显,去除率分别达100%和83.7%,并且能去除部分氨氮,去除率为42.4%;增设曝气条件对提高脱氮和除磷效果以及消除阳极钝化现象的作用有限,但对提高有机物去除效果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33.
泽雅水库热成层形成过程及其对水体溶解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泽雅水库热成层形成过程中温度垂直分布变化与藻类密度、溶解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热成层形成之后,表层藻类密度逐渐上升,溶解氧分层状况明显,滞水层中溶解氧均值呈线性下降趋势,热成层限制了上下水体混合,促使表层藻类过量增殖,下层溶解氧消耗殆尽,导致原水水质恶化,这将给水库管理带来极为不利的情况,有待于深入开展原位修复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34.
两种土壤对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和类固醇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采用批量平衡法,研究两种土壤对于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和类固醇(E1、E2、EE2、E3)的吸附特征,并探讨了温度和离子强度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五种物质在两种土壤中的吸附存在快速吸附和缓慢平衡的过程,Freundlich方程能够较好的拟合土壤对水中低浓度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和类固醇的吸附等温线。土壤对五种物质的吸附是放热过程,温度升高会降低土壤的吸附容量。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吸附容量增大。  相似文献   
35.
采用轻质陶粒作为生物滤池滤料处理硝酸盐微污染地表水,研究了反硝化生物滤池间歇接种挂膜法的启动速度和效果、m(C)/m(N)(m(COD)/m(NO3--N))、水力负荷和硝酸盐氮负荷对系统反硝化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滤池可以作为处理硝酸盐微污染地表水的有效手段,当外加甲醇为碳源,水温大于20℃、m(C)/m(N)>5、水力负荷为1.43m3/(m.2h)、系统NO3--N去除率可接近100%;当水温为(14±1)℃,将水力负荷提高到2.87 m3/(m2.h),系统NO3--N去除率能达到90%,NO2--N积累低于0.6 mg/L,系统对水力负荷变化显示出较强的适应性;当水温为(30±1)℃、m(C)/m(N)=6:1,随着NO3--N负荷增加时,3组试验的NO3--N去除率相近,且系统反硝化反应遵循1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36.
利用响应曲面试验设计方法(RSM),选择底物质量分数、酶投加量、温度、pH值及水解时间为试验因子,还原糖(RS)产率为响应值,考察小麦秸秆纤维素酶水解过程中各影响因子对还原糖产率的影响,对小麦秸秆纤维素酶水解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所考察的5个影响因子对还原糖产率均具有显著影响(p<0.05)。所得回归方程R2 值为 0.946 9,p<0.05,变异系数(CV)值为4.37%,足够精度值为26.396,说明模型高度显著,可以在设计范围内对响应值进行预测。模型预测最佳水解条件为底物质量分数8.0%,酶投加量为35 FPU/g(以秸杆质量计),温度50 ℃,pH值5.4,水解时间96 h。利用最优水解条件进行验证试验,所得还原糖产率为60.73%,水解液中葡萄糖和木糖质量浓度分别为31.84和 16.74 g/L。  相似文献   
37.
电化学技术用于污水脱氮除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污水的脱氮除磷处理技术中,电化学技术由于具有高效方便等优点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综述了电化学氧化去除氨氮、电化学还原去除硝态氮和电絮凝除磷在污水处理中的原理和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8.
合成条件对粉煤灰合成沸石过程中沸石生成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系统研究了由粉煤灰合成沸石过程中温度、反应时间、液固比和NaOH浓度等合成条件对沸石生成及其阳离子交换容量(CEC,CationExchangeCapacity)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主要影响沸石矿物的结晶度;液固比主要影响沸石种类;NaOH浓度和反应时间对两者均产生明显影响.合成产物的CEC随温度、液固比、反应时间呈快速增加,并在分别达到110℃、2.5和16h时趋于一最大值.NaOH浓度越高,合成产物CEC也越高,至2mol·L-1时达到最大,之后显著下降.考虑到合成成本,最佳合成条件初步归纳为:温度110-120℃,反应时间8-16h,液固比2.5,NaOH浓度2mol·L-1.  相似文献   
39.
粉煤灰改性制备深度除磷剂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NaCl为活化剂,15%H2SO4为改性剂,采取高温活化后再进行酸处理的方式对粉煤灰进行改性,制备深度除磷剂AFA.经正交试验确定优选的工艺参数为盐灰比1:20,煅烧温度900℃,酸灰比3:1.利用该工艺制备的AFA去除二级出水中的磷,15 s后除磷过程基本完成,当投加量为80 mg/L以上时,处理出水磷的质量浓度低于1 mg/L,其除磷pH值范围与实际污水相符,最佳除磷pH值为6.5.  相似文献   
40.
研究了几种常见离子(NO_3~-、SO_2~(4-)、HCO_3~-、SiO_3~(2-)、Ca~(2+)和Mg~(2+))对2种解毒铬渣(600℃和800℃热解解毒)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水比较,NO_3~-(NaNO_3)和SO_4~(2-)(Na_2SO_4)的存在能提高解毒铬渣的磷去除率;HCO_3~-(NaHCO_3)和SiO_3~(2-)(Na_2SiO_3)会与水中的PO_4~(3-)竞争Ca~(2+)生成沉淀,从而对铬渣除磷起抑制作用;Ca~(2+)和Mg~(2+)的存在能够提高铬渣的除磷率.根据上述结果及水、污水中一般离子含量,初步分析认为对铬渣固磷影响最大的应该是Ca~(2+)、Mg~(2+)和HCO_3~-(CO_3~(2-))离子,前2者起促进作用,后者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