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7篇
工业技术   44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结构柱为中间支承柱的逆作法施工技术是利用结构自身的结构柱作为逆作法施工过程中的支撑柱,并成功应用在重庆汇美大厦工程中.但由于逆作法施工方法的特殊性,使得地下结构施工难度增加,质量控制难度增大.结合逆作法施工控制质量特点,详细介绍逆作法施工过程中施工工序、支承桩(柱)、梁柱节点、地下室外墙、模板等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2.
结合重庆大学主教学楼工程实例,对GPS技术在环境激励下的动态特性进行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对监测方案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应用GPS技术对高层建筑环境激励动态特性进行监测,能够准确、快速得到建筑物的振动周期,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提供参考,并可为施工纠偏提供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103.
论证了土方调配方案最优性判别对角线法的扩展应用方法,此方法较位势法更简便。且适合所有情况的土方调配最优方案表上作业法求解。  相似文献   
104.
铜转炉富氧吹炼热过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铜转炉富氧吹炼热过程,建立了富氧吹炼的节能模型和热经济模型,经编程计算,得到了对实践具有指导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5.
提出了线阵CCD微米级非接触式圆钢光电测径仪的设计方案,并以ARM微处理器和单片机为核心实现了设计;解决了传统圆钢测径方法接触式测量的局限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小型化、非接触、精度高等特点。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CCD非接触式圆钢光电测径,测量结果准确、精度高、稳定性好,且可直接方便地显示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06.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有源交错并联的Boost软开关电路。在boost主开关两端并联一个有源辅助开关和关断缓冲吸收电容组成的有源缓冲吸收支路。使用该拓扑结构,Boost的主开关管可以实现零电流导通和零电压关断,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电流带来的能量损耗能够大大削减。并且,在整个开关周期期间,附加的辅助开关管都是零电压开关。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试制了1台1.2kW实验样机  相似文献   
107.
海上地震采集实施时,干扰源产生的规律性干扰对地震资料品质和作业效率将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采集时快速定位干扰源的位置十分必要。以南黄海某区域地震采集所遇的不明干扰为例,通过干扰在不同电缆、同一电缆不同位置的干扰强度、接收顺序的分析,结合几何学推导,形成了现场干扰源位置快速定位方法。该方法为作业现场及时发现干扰源并消除该类干扰提供了手段,适用于拖缆、OBS等海上多缆三维地震采集中干扰源的定位,对提高现场采集作业效率、获取高品质地震资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8.
大跨度钢桁架施工方案的多层次灰色理论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跨度钢桁架施工方案的合理选择,受到工期、费用、施工难易程度及文明可靠程度的影响,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和多因素组成的复杂系统。用系统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理论对大跨度钢桁架施工方案进行综合评价优选,为工程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9.
在统计分析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移架工序大量实测资料的基础上,本文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建立了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生产系统移架工序计算机模拟模型,对移架工序进行了较逼真的模拟,研究了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移架作业规律。  相似文献   
110.
2l世纪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网络时代的到来和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使得高校的师德建设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本从分析师德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入手,科学地阐释师德的时代内涵,并提出坚持“四个结合”加强师德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为高校的师德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