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2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81.
欧盟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体系是世界上具有先进性和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性标准体系。本文分别从结构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混凝土材料以及混凝土结构防护与修补等方面概括介绍了欧盟混凝土工程技术标准体系的构成情况和相关标准的关系,并讨论了“标准”“规范”和“规程”术语的中外差异。  相似文献   
82.
本文介绍了门架式基坑围护结构,该结构具有不同的内支撑,施工方便,挡土结构受力好等优点。文章重点探讨了门架式围护结构的几种计算模型,分别给出了各种模型下的土压力计算公式,其次介绍了门架式围护结构的结构设计方法并以两个实例说明之。  相似文献   
83.
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已发布,自2012年5月1日起实施,本文介绍本标准的编制背景、主要内容以及特点。  相似文献   
84.
行业标准<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 193-2009已经发布,自2010年7月1 日起实施.基于本标准的编制背景,首次提出混凝土耐久性的等级划分的两种情况.阐述了检验中的抽样方法和检验频率,同时采用偏于安全取值的准则进行评定.并归纳总结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相似文献   
85.
我刊对杨文科先生的著作——《现代混凝土科学的问题与研究》连载已经结束,但业内对该书的争议仍在继续。许多人以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近期,杨文科先生汇总了一些专家给他的信件,内容是对"高性能混凝土"这一术语不同观点的表达,我刊将这些观点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6.
一、情况介绍我厂4号锅炉系北京锅炉厂产Y65/39—1型中压燃油锅炉。1979年建成,水压试验后,当年因故不能投产。根据石油工业部的《规炉5》第13条:“养护完毕的耐火混凝土衬里应保持+5℃的环境温度”。水利电力部《电建规103—63》第669条注意事项提出:“……没有干燥的耐热混凝土禁止受冻”。修编的国家标准《GBJ211—80》第512条明确规定:“炉子砌筑完毕,但不能烘炉投产时,应采取烘干措施,否则仍应保持  相似文献   
87.
王巧  王祖琦  宋普涛  周永祥  王旭宏  吕涛  王馨 《材料导报》2018,32(Z2):460-465, 470
采用湿喷工艺研究了高强喷射混凝土,发现设计的C50喷射混凝土强度严重降低,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水泥浆水化程度(Degree of hydration)试验分析了强度严重降低的原因。结果表明:喷射成型对混凝土的水化产物种类和净浆的水化程度影响甚微,但对混凝土的密实度及水化产物的形貌影响较大。喷射混凝土密实度不够、材料间粘接不牢固导致喷射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疏松,是造成喷射混凝土强度严重降低的主要原因。改进验证试验表明,对高强喷射混凝土来说,喷射施工质量控制对于混凝土强度至关重要,材料体系应适应喷射施工设备与工艺。高强湿喷混凝土 (C50及以上)宜采取0.8~0.9 MPa的风压;喷射时需连续一次垂直喷射,不得出现间断或脉冲;倒筒时间宜控制在10 s以内;水胶比选取0.32~0.36,混凝土砂率控制在50%~70%。改进后的喷射高强混凝土28 d强度可达63.6 MPa。  相似文献   
88.
为了模拟研究混凝土海水环境下的侵蚀损伤及劣化规律,采用质量分数10% Na2SO4溶液对混凝土试样进行不同渗透压和不同时长下的室内侵蚀试验. 结合微米压痕试验、CT扫描试验和电子显微镜扫描试验,对高渗透压-硫酸盐耦合侵蚀作用下混凝土的侵蚀损伤及微观力学性能进行研究. 试验结果显示,渗透压加速了离子迁移,主要起到了促进化学侵蚀作用. 渗透压越大,混凝土化学损伤速率越快,侵蚀深度越深;骨料与砂浆胶结处是易侵蚀、易破坏的薄弱点;混凝土内部孔隙易生成水化产物,高渗透压下容易生成大量短柱状石膏晶体及细密的针状钙矾石晶体.  相似文献   
89.
采用四种不同的搅拌工艺配制轻骨料混凝土,通过对比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收缩性能,研究搅拌工艺对天然火山渣轻骨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两种预湿骨料搅拌工艺,采用粉煤灰包裹搅拌工艺得到的混凝土的7d强度高于净浆裹石搅拌工艺得到混凝土,后期28d、56d强度基本相当;两种不预湿骨料搅拌工艺,采用净浆裹石搅拌工艺得到的硬化混凝土干表观密度、强度较大;综合对比预湿与不预湿搅拌工艺,预湿搅拌工艺比不预湿搅拌工艺得到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湿表观密度大、早期膨胀率小;采用预湿搅拌工艺的新拌混凝土坍落度比不预湿搅拌坍落度小,且1h坍落度损失小。  相似文献   
90.
采用非洲凝灰岩和火山渣两种天然火山灰质材料与粉煤灰对比,研究了其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电通量、抗碳化性能和抗冻性能等耐久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压汞法和SEM分析了微观作用。结果表明:天然火山灰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比粉煤灰混凝土略大,电通量比粉煤灰混凝土大,抗碳化性能相比于纯水泥混凝土和粉煤灰混凝土略有下降,但复掺粉煤灰上述性能均明显提高;天然火山灰作为掺合料可以配制抗冻性能良好的混凝土。天然火山灰质材料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孔结构,同时使混凝土浆体更加密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