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9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本文是编纂《中国河湖大典·长江卷》的衍生论文之一。长江的最大支流汉江(也叫汉水)、重要支流嘉陵江、嘉陵江支流西汉水三条江河的名称,在古代历史地理文献里有些混乱,概念不清,甚至张冠李戴。通过辨析文献资料,理清了三江河古代和现代的名字和关系,同时否定了部分资料认为西汉水和汉水曾经同源的错误说法。  相似文献   
82.
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结合蒙特卡罗算法和光学理论,研究了荧光粒子粒径和用量对复合光功能树脂光通量、相关色温、光子平均自由程和色坐标等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复合光功能树脂的光通量随着荧光粒子粒径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相关色温和光子平均自由程则由于粒子数目降低而逐渐升高,在粒径为9μm时具有最大光通量(150.69 lm);复合光功能树脂的光通量随着荧光粒子用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相关色温和光子平均自由程则由于粒子数目升高而逐渐降低,在荧光粒子质量分数为8.5%时具有最大光通量(149.26 lm)。进一步结合色坐标与黑体辐射曲线的相对位置得到荧光粒子最佳粒径为12μm,最佳用量为6.0%(w),此时对应色坐标x=0.379 1,y=0.383 2,相关色温4 588 K,光通量144.95 lm。  相似文献   
83.
为了研究近距离上保护层开采对被保护层的卸压保护效果,对被保护层的残存瓦斯参数、煤层透气性系数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保护层开采后被保护层的残存瓦斯压力和瓦斯含量都远低于原始数值,工作面突出危险性指标都小于临界值。  相似文献   
84.
兰州院周侃同志的节水意见,无疑是正确的。但节水不是解决甘蒙之间用水分配方案的前提和办法。黑河用水问题的当务之急是落实在水利部主持之下各方曾经达成的分水协议,以扼制下游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在保证商定的正义峡下泄水量的前提下,各自在所分配的水量范围内采取有效措施,当然也包括极为重要的节水措施,以发展各自的水利事业。而决不能用下游节约的1—2亿水去弥补上游之不足,这种办法是行不通的,也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85.
针对Gnutella网络的洪泛式搜索产生大量冗余消息的缺陷,提出了最佳连接策略,旨在降低网络代价,同时给出最佳连接评价及选择方法.实验证明,最佳连接选择法是有效的,在提高搜索效率,减少消息冗余量方面有一定的改进效果.  相似文献   
86.
鸡精中谷氨酸钠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有根  周侃 《中国酿造》2004,(10):32-33
对鸡精样品进行预处理后,采用高氯酸滴定法测定鸡精中谷氨酸钠的含量,方法重现性RSD为1.53,回收率为98.0%,可应用于鸡精产品中谷氨酸钠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87.
聂子淇  周侃  潘启勇 《矿产勘查》2020,11(11):2573-2579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是影响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和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查明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各种隐蔽致灾因素是煤矿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通过对煤矿隐蔽致灾特点、灾害分布以及常用探查方法技术的分析,发现:煤矿隐蔽致灾因素具有极强的隐蔽性、时变性、突发性,但在宏观上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和继承性,进行排查时必须全面收集区域致灾因素资料,综合考虑。采空区积水、底板突水、煤与瓦斯突出、顶板冒落、冲击地压是煤矿较为常见的五种致灾因素。其中,采空区积水主要发生在在掘进工作面,底板突水是由断裂构造引发,地质构造、煤层赋存条件、应力集中是煤与瓦斯突出常见致灾因素。支护系统不合理是顶板冒落事故的常见原因。岩性条件、地质构造、工作面“见方”和煤柱应力集中是煤矿冲击地压发生的常见原因。地面调查-物探先行-化探跟进-钻探验证-综合探测是煤矿隐蔽致灾因素的常见探查方法。其中调查主要用来定性和半定量判断,地面物探和井下物探是隐蔽致灾最常用的探查手段,前者主要在矿井建设过程中,后者主要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化探和钻探主要用于对物探结果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88.
潘雷明  杨琳  周侃 《食品科技》2011,(12):306-309
通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样品中锑的浓度含量,建立了一整套检验方法,包括预处理和结果分析。方法检出限(n=11,k=3)为0.09μg/L,精密度(n=7)为2.03%,回收率为95%~102%,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方法准确、可靠、快速,适用于日常检测。  相似文献   
89.
为改善素混凝土管易开裂、延性差等缺陷,基于纤维混凝土良好的抗裂性和耐久性,选用聚丙烯粗纤维和玄武岩纤维,设计了无纤维、单掺玄武岩纤维、单掺聚丙烯粗纤维及混掺玄武岩-聚丙烯粗纤维的四组混凝土管节,通过三点试验对比分析管节的开裂破坏形态、荷载-位移曲线和承载力,并建立纤维混凝土管节三点试验的数值模型,进一步探究聚丙烯粗纤维与玄武岩纤维对素混凝土管破坏形态和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粗纤维可有效地改善混凝土管的破坏形态,提高混凝土管节的抗裂性能与承载能力,相比于无纤维管节,混掺玄武岩-聚丙烯粗纤维管B2P4的承载力提升了46.26%,效果最佳。此外,各组管节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一致,承载力误差控制在5%以内,表明模拟合理。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获得提升混凝土管节抗裂性能和承载力的玄武岩-聚丙烯粗纤维的最佳掺量。  相似文献   
90.
本文采用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进行微胶囊包裹,并在反应的后期阶段加入了封端剂,抑制了交联的进一步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本文制备的微胶囊包覆聚磷酸铵具有低粘度、优异的流散性和相容性、低水溶性、耐高温浸泡,耐析出等特点。用扫描的电镜观察,包裹后的APP表面包裹膜致密和均匀,颗粒大小平均,无多余的支链出现;包裹的产品流散性好,包裹完全,聚合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