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9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棕榈酸和回收的聚乙二醇为原料,采用酯化法合成了一种脂肪酸酯类抗静电剂,研究了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醇酸摩尔比为1.5:1,催化剂用量为0.8 %,反应时间为5 h,反应温度为140 ℃的条件下,所得产物的综合性能最好。将制备的脂肪酸酯应用于聚乙烯中作为抗静电剂,讨论了其含量、试样放置时间、环境温度对聚乙烯抗静电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脂肪酸酯含量的增加、放置时间的延长和环境温度的升高,抗静电效果提高,当脂肪酸酯含量为3份时,抗静电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2.
以聚氯乙烯(PVC)糊树脂、Dinch增塑剂、聚酯增塑剂等其他助剂制备低迁移量环保密封圈。研究了PVC糊树脂的聚合度、发泡剂含量、加工温度和胶料存放时间对密封圈耐迁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聚合方法相同、颗粒形态相近的条件下,随着PVC糊树脂聚合度的提高,树脂吸收增塑剂的能力变强,密封圈的耐迁移性能随之提高;随着添加的发泡剂含量的增加,密封圈的泡孔变大且数量增加,与模拟液的接触面积变大而导致增塑剂迁移量变多;加工温度为195 ℃时制备得到的密封圈的增塑剂迁移量较少,加工温度过高或者过低会使密封圈部分结构受到破坏或者塑化程度过低,体系内游离的增塑剂含量较多;随着胶料存放时间的延长,密封胶的稳定性降低,密封圈的耐迁移性能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73.
低烟无卤阻燃电缆料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为基体材料,表面改性氢氧化镁为填料,红磷为阻燃剂,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得到了低烟无卤阻燃电缆料.研究了EVA/HDPE的不同配比、氢氧化镁及红磷的不同用量对材料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EVA/HDPE为3∶1,表面处理氢氧化镁用量为70份(以树脂100份计),阻燃助剂红磷8份,加工助剂6份时,所得到电缆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和阻燃性能良好,可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74.
由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分别制得了分子量不同、分子量分布≤1.2的聚甲基丙烯酸叔丁酯(PtBMA)和聚苯乙烯(PSt-Br)。进而使PtBMA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到了分子量适中的亲水性聚甲基丙烯酸(PMAA)。在1,8-2氮双环[5.4.0]-7-十一烯存在的条件下,利用PSt-Br链端的溴原子与PMAA的侧羧基进行亲核取代反应,成功地将PSt链嫁接到亲水性PMAA聚合物链上。改变PSt-Br的分子量可实现对嫁接链数量的控制,并可根据需要调整主链与枝链的长度,形成不同的双亲性接枝共聚物,其在水中的自组装结果显示,形成的纳米颗粒基本保持球形、具有核壳结构。  相似文献   
75.
通过分散共聚制得了聚(丙烯酸-丙烯腈-苯乙烯)(PAAS)三元共聚物微球,调整聚合反应介质乙醇与水的体积比及分散剂的用量,可将PAAS微球的粒径控制在230~680nm的范围内;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所得微球粒径具有较好的单分散性.以该PAAS共聚物微球为载体,在二价和三价铁盐存在的条件下控制体系的pH,经共沉淀将Fe_3O_4纳米颗粒有效沉积在微球表面,得到了以PAAS为核,Fe_3O_4为壳的核-壳结构磁性复合微球;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复合微球上Fe_3O_4的含量达41%,对磁场具有明显的响应性.  相似文献   
76.
硅基介孔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硅基介孔材料是通过有机与无机物组份间的超分子组装或协同效应而杂化形成。它具有较大的孔容、高的比表面积、有序且可调的孔道结构,其孔道表面可进行物理吸附或新的化学修饰。这为介孔材料的功能化与应用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对硅基介孔材料的基本制备方法作了介绍,重点对国内外硅基介孔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7.
以硬脂酸和钛酸酯偶联剂为复合改性剂对纳米TiO2进行表面改性,并通过原位分散和光固化方法制备了改性纳米TiO2/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复合涂层。讨论了纳米TiO2的改性条件及改性效果,并通过SEM、DSC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考察了改性纳米TiO2对PUA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钛酸酯为0.00234 mol/L、硬脂酸为0.0352 mol/L、温度45℃、时间1.5 h时,纳米TiO2的表面改性效果较好;改性后的纳米TiO2在PUA中的分散稳定性得到提高,且改性纳米TiO2/PUA复合涂层的力学性能,尤其是耐冲击力和拉伸强度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78.
介绍了商品砂浆中常用的一些表面活性剂;在分析表面活性剂结构与性能的基础上,综述了减水剂、引气剂在商品砂浆中的应用现状和作用机理;重点综述了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性能特点、合成方法、分子结构设计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一些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及对今后发展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79.
80.
以醋酸纤维素(CA)为基体树脂,低分子量聚乙二醇(PEG)为增塑剂,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复合材料,通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的扩链与交联反应,实现了增强改性。研究了IPDI的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增塑剂迁移性及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PDI可以明显提高C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当IPDI添加量为20 phr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较CA/PEG提高了56. 26%,而断裂伸长率仍能保持在47. 56%,可满足一般的工业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