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1篇
工业技术   1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分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腐蚀的原因,介绍了防止钢筋混凝土结构腐蚀的涂料涂装,阐明了采用涂层防护对提高混凝土结构寿命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2.
电极材料对含S碱液电化学氧化脱硫的影响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全玻璃电解池装置,辅助电极为Pt网,以含S碱液作为电解液.研究不同的电极材料对S化物电化学氧化脱S的影响.它们分别为Pt电极、石墨电极和Ru-Ti电极.结果表明,电极材料对S离子电化学氧化过程有显著影响.据此,选择了工业模拟实验的工作电极——Ru-Ti电极,研制了一套多级电化学脱除H2S工业模拟装置  相似文献   
63.
模拟了海底管线的腐蚀情况,并利用极化曲线及电化学阻抗技术,研究了试验六个月情况下试片的腐蚀规律。结果表明,试样在开放的海水介质中靠近裂缝处腐蚀速率较快,远离裂缝处腐蚀速率相对较慢。而在模拟海底的试验环境下,管线腐蚀规律与开放海水中测量的结果相反,即靠近裂缝处腐蚀相对较慢,,远离裂缝处腐蚀相对较快。  相似文献   
64.
混凝土结构中大量使用涂料进行防腐蚀和劣化修复,准确掌握涂料的各项性能对于监控其使用效果十分重要.为了能够快速检验和测试混凝土涂料性能的优劣,根据日本土木协会和日本道路协会标准,检测了分别以氟树脂、聚氨酯和环氧为面漆的涂层配套体系的耐碱性、附着强度、耐老化能力和对裂缝的追随性.对各种涂层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各类涂层均对混凝土底材具有优异的附着能力;耐碱性能具有较大差异;氟树脂涂层具有更好的耐老化能力和更优的裂缝追随性,对混凝土结构的防护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5.
选用3种混凝土涂层配套方案,研究了涂料涂层对混凝土表面裂缝的追随性能.  相似文献   
66.
凡是使用材料的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腐蚀问题.据统计,1995年我国腐蚀损失达1500亿人民币,约占GDP的4%[1].另据柯伟院士的调查结果[2],我国每年腐蚀总损失可达5000亿元以上,约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5%.若参照2010年的统计报告并按此比例计算,2010年我国的腐蚀损失约为2万  相似文献   
67.
海洋浪溅区是海洋环境腐蚀最严重的区带。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海洋浪溅区的定义及浪溅区的范围,描述了钢铁在浪溅区的腐蚀规律,并从外因和内因阐述了浪溅区的腐蚀机理研究进展。从涂料保护、阴极保护、覆层防护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目前常用的浪溅区防护技术。还对浪溅区腐蚀机理和防护技术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68.
海藻希瓦氏菌对Zn-Al-Cd牺牲阳极的腐蚀性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锈层中分离出黄色细菌,经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为海藻希瓦氏(Shewanella algae,SA)菌.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其生长曲线的变化,发现该细菌的生长分为3个阶段:指数生长阶段、稳定阶段和衰亡阶段.采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扫描电镜和荧光显微技术等方法研究了SA菌对Zn-A1-Cd牺牲阳极材料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含SA菌培养基的试样的开路电位要高于无菌培养基中试样的电位,电荷传递电阻Rct值大于无菌培养基的Rct值,说明该SA菌能够抑制试样的腐蚀.分析原因是细菌在试样表面形成生物膜,隔离了腐蚀介质与试样的接触,同时,细菌的生长消耗了氧气,抑制了腐蚀的发生;试样在含SA体系中,5 d时,其表面覆盖比较致密的生物膜;而在不含细菌的体系中,试样表面有明显的腐蚀坑;试样在含SA体系中7 d时,生成比较完整的生物膜,随着体系中营养物质及氧气的减少,SA菌逐渐减少,11 d后试样表面附着的SA菌所剩不多.  相似文献   
69.
硫酸盐还原菌(SRB)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可以利用硫酸盐类物质作为呼吸代谢电子受体的厌氧类微生物,是造成金属腐蚀破坏和设备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由于微生物活动的复杂性,生物膜内SRB与金属表面的相互作用缺乏深入的研究,其诱导腐蚀机理和腐蚀过程尚不清楚,难以进行有效的腐蚀预测。基于此,本文从SRB生物膜的呼吸代谢角度介绍了其诱导金属腐蚀的研究进展。介绍了SRB的生态特征和厌氧呼吸过程,重点综述了SRB腐蚀机理,包括阴极去极化、代谢产物腐蚀、浓差电池作用和胞外电子传递等理论,最后简要介绍了微生物腐蚀(MIC)研究的方法与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70.
油田采出水中Cl-含量是影响材料微生物腐蚀的重要因素,以往对此研究较少。通过电化学阻抗谱(EIS)、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及荧光显微镜等研究了Cl-浓度分别为200,150,100,30,6 g/L的模拟油田采出水介质中硫酸盐还原菌(SRB)对316L不锈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 g/L Cl-时316L不锈钢表面细菌附着量明显高于其他盐度,Cl-浓度高于100 g/L时不锈钢表面基本无细菌附着;在低盐度含SRB介质中,试样电荷转移电阻(Rct)较小,耐腐蚀性能较低;在低盐度下试样表面生物膜疏松多孔,有胞外聚合物、腐蚀产物和代谢产物形成,表面的Fe含量明显低于高盐度介质,而C含量较高,SRB的存在增大了试样的腐蚀溶解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