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设计能力的提高需要进行长期的设计知识、资料、经验积累。从设计任务书的解读与分析;方案的构思;方案的生成与建构;方案推敲的图示思维;方案的深化与表达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指出只有加强对建筑学专业的认识,养成好的设计习惯,提升设计素质和设计修养,才能提高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12.
历史建筑深深扎根于前人的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中。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如何保护历史建筑,并使现代建筑与之协调发展,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昆明东寺街建筑的分析,从历史建筑的保护措施和与现代建筑协调方法两方面论述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3.
景观营造是城市公园独特性的重要部分,而视知觉感受是对景观营造各方面的综合反映,是景观体验时最直观的感受,对提升视觉景观质量、调节空间情感有着重要影响。从视错觉、视觉显著点两个方面,解析景观营造中借景手法、色彩提升手法的形成过程与视知觉感受,从视知觉层面探究了提升城市公园景观感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沅水中上游区域是侗、苗、瑶、土家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并且与汉族大量杂居,总体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状态:同时也是我国东部地区与西南地区经济技术及物资流转的必经之地,起着引东接西、连南通北的地政治、区域的人为主线的待自然和重要作用。其间的传统集镇作为当经济、文化的载体。集中体现了该文遗人特点和城镇特色。在以文化线路产廊道理念下,以发展的态度对文景观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一方地域文化的脉络,另一方面可以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商业街道是传统集镇商业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各类商业活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商业空间体系,并按时空秩序逐渐展开,铺叙商业生活的丰富场景。沿街立面的形式很大程度就是这一特征的物化反映。通过对沿街立面的形式的分析,探寻其与传统商业业态的关联。  相似文献   
16.
城市街区自发空间的场所精神探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发空间形成于居民自主营建的自发性行为,其存在于城市街区的各个角落和边缘,体现着城市街区的场所精神。本文从场所的角度,总结了自发空间的形态,分析了其尺度和使用情况,并试图提取其场所精神,以便使之成为城市活动中积极、活跃且有益的有机细胞。  相似文献   
17.
余翰武 《南方建筑》2006,(2):113-115
邵阳市位于湖南省中部,这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文化昌明,留下了许多民间住宅,其中不乏精品,也充分体现了湘中民居的特色。本文从住宅型制、空间处理、构造装饰等方面简单记叙了该镇梧桐村谢家大宅,希望能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8.
该文对我国南方传统集镇中一类看似简单却是最具活力的空间——"檐下空间"进行了探讨与研究。文章从交通、商业、生活、生产四个方面阐述了其在空间功能上的多样性,从营业与非营业时间描述其在时间上的多义性;并从空间的非对称性与界面的模糊性的角度探讨了檐下物质空间的"非物质化",指出檐下空间的"灰"色特征引起了街道空间与商铺空间"非对称"流动,同时也营造了传统集镇多义的生活场景和承载着传统集镇丰富多样的社会内涵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灵魂的追述     
30年!中国经济已飞奔了30年。这30年里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付出的代价也不敢言轻。王石曾说:"我们已经走得太快,以至我们灵魂无法追上我们,我们应该慢下来,好让灵魂跟上我们的步伐。"是的,城市的灵魂好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当代社会已从工业文明逐步进入生态文明,城市发展应该说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从第一代城市理论:人与城市,注重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形态;到第二代城市理论:人与人,强调社区功能,人本精神;到第三代城市理论:人与自然,注重人与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民居的生态精神受传统哲学思想支配,体现了传统哲学观念和生态观念的有机联系和统一。本文从阐述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基本哲学观念着手,分析了湖南传统民居在村落选址、空间布局、建造技术、建筑装饰等方面的生态环境特点。揭示了湖南传统民居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历史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中隐含的中国古代基本的哲学观念和朴素的生态精神。最后指出了传统民居的生态环境在当今和谐社会宜居社区的规划建设中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