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拉力集中全长黏结型锚索长期耐久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拉力集中全长黏结型锚索曾在我国重大水电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针对这些用作永久支护的锚索工程使用寿命以及是否会有一天成为工程的“定时炸弹”的问题,通过现场开挖一根在漫湾水电站左岸边坡服役20 a的锚索,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讨论。结合开挖试验成果,从锚头锈蚀特征、钢绞线缩进量、水泥砂浆防锈效果、内锚固段特征以及钢绞线化学和力学性质变化等方面,对拉力集中全长黏结型锚索的长期运行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得到如下结论:(1) 全长黏结型锚索对于锚头锚具的要求较低,该工艺锚索在任何一个位置发生损坏断裂后,都将不至于由于一处的损坏而导致锚固工程整体的破坏;全长黏结可以有效地阻止锚索失效链条的进一步发展;(2) 水泥砂浆可以起到很好的防锈效果,但对于锚头位置仅采用混凝土浇筑的防锈工艺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3) 开挖锚索内锚固段未发现任何横向裂纹,证明在适当的预应力范围内水泥砂浆可以达到较好的锚固效果;(4) 开挖锚索服役20 a后,钢绞线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质均未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2.
深部第三系软岩巷道交岔点稳定性及其支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巷道交岔点支护将更加困难,特别是高应力强膨胀复合型软岩巷道交岔点稳定性控制,一般支护形式难以奏效。通过对柳海煤矿第三系软岩巷道交岔点工程地质特征、变形破坏状况以及室内物化力学试验结果的分析,确定了该矿软岩巷道交岔点变形力学机制为ⅠABⅡBDⅢCA复合型;并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将其转化为单一型变形力学机制。在该矿井底车场软岩巷道交岔点变形破坏治理中,采用了刚柔层桁架支护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江西高泉水库渗漏问题,根据坝址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建立坝址区地下水渗流三维数值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在此基础上,以长期渗漏监测结果为目标值,反演坝基岩体综合渗透参数,通过帷幕施工前后综合渗透参数变化规律,分析坝基渗漏原因.计算结果表明,防渗帷幕施工前后坝基岩体综合渗流参数差异大,帷幕施工前坝基渗漏主要是由坝基岩体中存在岩溶通道引起,防渗帷幕对控制坝址区渗漏量起到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巷道交岔点支护将更加困难,特别是高应力强膨胀复合型软岩巷道交岔点稳定性控制,一般支护形式难以奏效.通过对柳海煤矿第三系软岩巷道交岔点工程地质特征、变形破坏状况以及室内物化力学试验结果的分析,确定了该矿软岩巷道交岔点变形力学机制为ⅠABⅡ BDⅢCA复合型;并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将其转化为单一型变形力学机制.在该矿井底车场软岩巷道交岔点变形破坏治理中,采用了刚柔层桁架支护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柳海矿深部第三系HS型工程软岩的井底车场的返修工程为依托,描述分析了该矿的非线性大变形现象,通过应用转换复杂型力学机制到单一型力学机制的支护思路,提出了可行有效的支护对策,从而达到了成功支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以世界上在建第二高拱坝--小湾坝基现场开挖工程为依托,对大规模岩体开挖卸荷现象的特征和表现出的规律,及其卸荷力学机制进行了探讨。通过现象描述、工程地质分析和力学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小湾坝基开挖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出了卸荷现象的表现规律,并提出相应力学模式合理解释了小湾坝基开挖的卸荷现象。最终得到如下结论:①小湾坝基开挖卸荷现象表现出多样性,并且在地貌特征和发生位置上具有明显的规律性;②结合河谷应力场特征,对小湾坝基开挖卸荷现象进行分析,并相应地提出了剪胀、纵弯曲张裂、错动板裂和上拱张裂等力学模式,合理地解释了小湾坝基开挖产生的卸荷现象;③板裂现象是高应力区发现的一种比较特殊的卸荷现象,它的产生需要比较苛刻的地质和力学条件。  相似文献   
17.
大断面软岩巷道耦合支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高应力强膨胀节理化复合型软岩巷道难支护的特点和国内几种软岩巷道支护形式存在的问题,对大断面软岩巷道采用刚柔层桁架耦合支护技术,并对其特点、原理及其应用作了详细介绍。通过对第三系软岩大断面巷道的工程地质特征、变形破坏状况以及室内物化力学实验分析,采用刚柔层桁架支护先进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随着采深的不断增加,刚柔层桁架支护技术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