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0篇
文化教育   9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正>一、知文意:以点带面,读中识文意师:同学们都已经读过了《伯牙鼓琴》了吧?生:读过。师:现在老师考考你们。你们先自己再读读课文,对照注释,想一下课文的大概意思。读得差不多懂了,就和同桌相互说一说。(学生自己结合注释,读通课文,交流课文大意。约七八分钟时间。)师:谁能把课文读一遍?(出示课文)(一生读,稍显急促。)师: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生:读得还可以。  相似文献   
22.
1773年,德国南部符腾堡公国的欧根公爵突发奇想,成立了一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军事院校.说是要为公国培养一大批唯命是从的行政与军事人才。他命令手下官员都把他们的儿子送进这所学校。一位苗圃管理人,由于地位低下,不敢抗命,也将不满14岁的儿子送了进去。欧根公爵对学校的管理非常严格:学生进校后不能随意外出,  相似文献   
23.
《与女儿共同成长》是我与女儿一二十年来的聊天记录,这是属于我们家庭的书。我的女儿是90后,我曾与很多人一样担心过,现在的我,读着与女儿共同的成长记录,没什么可担心的,除了督促她注意身体之外。  相似文献   
24.
高子阳 《江苏教育》2000,(12):30-31
读了《江苏教育》2000年第6期朱玲老师的章,笔认为,我们不仅可以借鉴朱老师中所述的内容,更重要的我们还要思考美国的孩子为什么喜欢写作?他们是怎样认识作、写作的?从高刚的《从孩子的作看美国的小学教育》及其子高翼的章,从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等章、书籍中可以看出美国98%的孩子喜欢写作,但是,  相似文献   
25.
    
与特级教师郭学萍在QQ上聊天,她让我从汉字源流的角度分析一下她的名字。我先把的图片发过去让她猜,这一点肯定难不倒她,郭老师立即把家字发了过来。我又把的图片发过去,让她继续猜。郭老师回了我:还是家!然后我把她的姓名甲骨文、金文、篆书的图片发给她,并把郭字的意思发了过去。郭老师回了一句  相似文献   
26.
最让我难过、弄不懂的是,他们都会说普通话,为什么明知我听不懂,却不顾俺的感受自由转换?今天,每每遇到这种场合。我就傻傻地站在那儿面带笑容,佯装听着,决不在意人家说东说西。  相似文献   
27.
我的校园     
高子阳 《阅读》2012,(12):28-29
在赣州老城区的西北边,有一所美丽的小学,那就是我们的学校——赣州市西津路小学。学校的主干道两侧,种着挺拔的小树,它们站得笔直笔直,像朝气蓬勃的小朋友一样,可精神了!在主干道的左边,有一个宽阔的大操场。操场四周有一圈跑道,这跑道足足有200多米长呢!主干道的右边是两个大花坛,那里杨柳依依,花儿竞相开放,微风徐来,树叶沙沙作响,犹如火焰般火红的映山红正在微风里搔首弄姿。再往前走,就是我们美丽又明亮的教学楼了。  相似文献   
28.
正辩题一:对课文的改编是否可行陈金铭(《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高老师带着学生对原文提出了质疑,选择了"吃、喝、玩、穿、说"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往原文里面镶嵌。对于这个课文改编环节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黄亚芬(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花园小学):今天教学的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课标上对二年级教学目标的定位是什么?我认为,对教材的批判意识的培养,还要再延后一点。高子阳(江苏省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如果从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29.
【活动背景】2013年11月6日至8日,在成都市金牛区沙湾小学隆重召开了四川省第十四届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共同体研讨会。200余名老师济济一堂,集中研讨小学作文教学。会上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苏州市昆山玉峰实验学校的高子阳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一节充满创意的习作教学课。会后,杨开清、刘晓军、何小波三位老师撰写的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小学作文教学的思考与做法,值得读者咀嚼品味。  相似文献   
30.
去年教师节,教育部向全国教师推出了一套中国当去代教育家丛书。这是一套非常耐读的书,其中杨瑞清《走在行知路上》这本书值得广大教师认真阅读。大教育家陶行知你我早就知道,坚定不移地追随着陶行知,从乡村小学行知实验班,到行知实验学校、行知小学的乡村教育家杨瑞清,我想中国老师也不陌生。知道他不是从他发表的文章中看到的,因为到目前为止他正式发表的文章很少很少;知道他不是从报刊、电视媒体的广告中看到的,因为他没有找过媒体做广告……但他真正地做着乡村教育,放弃一切功利在做乡村教育,用陶行知的理论做乡村教育,擎着理想的火把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