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6篇
文化教育   160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2篇
  195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师德是属于职业道德范畴的特定的道德规范,主要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是通过依靠人和人、人和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来表现或实现的行为准则。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和行为规范,是任何一所学校教育成败的重要条件。成人教育是我国中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成人教育机构的师德建设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2.
这篇论文简要论述我国十一世纪著名的维吾尔族科学家、思想家、诗人、哲学家、法学家玉素普哈斯阿基普的政治思想即把他用于当今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33.
群体意识是高校学报编辑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这是由高校学报本身的内在规定性所决定的。是学报读者的群体特征的要求,是克服编辑个体的局限性的要求。正确处理学报编辑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在工作中培养学报编辑的群体意识,对于加强学报编辑队伍建设,提高学报办刊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4.
拉旺 《西藏教育》2011,(10):12-13
作为一名农牧民子女的教师,身上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不仅要为孩子们传授知识,而且还要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爱生老师”,是我们农牧区教育工作者的追求。  相似文献   
35.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一个代表,他的诗歌"代表了一种文化模式",无论是在诗风还是在诗歌创作的意象选择上,都受到儒家的影响,有儒家的"民胞物与"的人文生态思想元素;而且受到道家以及魏晋玄学思想的影响,有道家遵从自然,自适自得的人文生态思想;此外在诗歌意象的选择上也呈现出明显的人文生态痕迹。  相似文献   
36.
班级是一个稳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则是这个小集体的领导者,组织者、教育者、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沟通班级学生与社会环境相互联系的纽带,具有塑造学生思想灵魂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认识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特别要分析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学习成绩和能力。组织与培养班集体,在班级里用一定的规章制度来调节班级人际关系,规范班级的行为标准,保障班级教育教学的正常运行。协调配合任课教师,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的教师关系,调动全体任课教师的积极性、保持对学生教育的一致性,保障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推动班集体前进。  相似文献   
37.
38.
丹巴县高中阶段教育现状可归纳为:经济地理限制,发展基础薄弱;校园占地面积狭小,无扩展空间;资金投入少,资源配置不足;优质教师外流,优质生源外流;高中阶段普及率低,高考上线率低;学校缺乏竞争力,师生向心力不强。  相似文献   
39.
教材对知识点的编排会根据知识对学生思维能力及知识积累的要求,在不同学段有不同的侧重与要求。这样的编排从学生发展过程视野上来分析,关注到了学生学习的系统性与连贯性。但是,教师作为教材的使用者,如不能从过程视野整体思考每一知识点的教学,就会将教材知识编排的割裂变为学生认识的割裂。  相似文献   
40.
教材对知识点的编排会根据知识对学生思维能力及知识积累的要求,在不同学段有不同的侧重与要求.这样的编排从学生发展过程视野上来分析,关注到了学生学习的系统性与连贯性.但是,教师作为教材的使用者,如不能从过程视野整体思考每一知识点的教学,就会将教材知识编排的割裂变为学生认识的割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