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8篇
文化教育   4159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370篇
  2013年   283篇
  2012年   318篇
  2011年   349篇
  2010年   368篇
  2009年   315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187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新世纪伊始,话题作文以其独特的魅力,从材料作文中脱颖而出,成为作文教学的一面鲜艳旗帜,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关注与青睐。  相似文献   
72.
媛媛  相梅  沫薇 《华章》2004,(11)
梅河口市山城镇中心校,坐落在风景秀美的长白山麓,位于吉林省东南边陲。学校始建于1936年,现有24个教学班,1228名学生,67名教职工。学校以“创一流管理,建一流设施,塑一流师资,达一流质量”为办学方针,把“教育有特色,教学有特色,学生有特长”作为学校的全面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73.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行业领域步入网络时代。学校,特别是中小学的校园网建设已经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课题。文章就校园网建设的一些原则和技术与设备的选型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4.
民国初年,知识分子较以往更多地投身实业。其对实业发展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宣传、抵制国际经济侵略、挽回利权;和封建守旧势力作斗争,力图摆脱封建束缚;重视科技与管理,注重提高企业现代化水平;重视人才,注重培养人才;注重民族工商业间的相互扶持;等等。  相似文献   
75.
呈孔 《教师博览》2003,(10):45-46
强烈的数典认祖、追宗寻根意识,是中国姓名文化的核心所在。据历史文献记载,中国姓氏有5662个(不包括元、清两朝移居中原的蒙、清两族之姓和边疆少数民族的姓氏)。其中,单姓3484个,  相似文献   
76.
关于忠孝思想的发展,在东亚文化圈中,各国有较大的差别.朝鲜半岛与孔学的本意较为接近.风流精神,在韩国被认为是一切文化及精神的支柱,是韩国民族的根源思想.花郎道风流精神对儒、释、道从综合的全面的立场上采取了一种创造性的融合,以风流精神的内在超越性的包容实现了三教融合.  相似文献   
77.
雕塑提供欣赏者的是一杯溶质,而欣赏者则是一杯溶剂.欣赏者对作品的欣赏过程就是溶剂溶解溶质的过程.溶质的纯度将直接影响到最后所形成的溶液的纯度.雕塑的追求,主要是对它的形式处理的追求,也是作者为表达事物本质而进行的语言追求,本文时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8.
本文在深圳市动漫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深圳市动漫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产品品牌和原创、企业营销和管理、市场条件等本地优势,认为未来深圳市动漫产业的发展需要从完善动漫产业链、促进动漫产业集群建设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9.
文章从普法主体、内容、对象、形式和效果角度分析全国档案“七五”“八五”法治宣传教育规划内容,发现档案普法呈现出特色化、生态化,从注重“法治精神”到“法治素养”的演进特征。档案普法应重视整体性与系统性,以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宗旨,以提升公众法治素养为目标,构建以《档案法》为基础的内容体系、以数智技术和法治文化为驱动的传播体系、多维度的动态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80.
近几年关于译者在翻译中主体意识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突出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心地位。然而,作者、译者和读者均为翻译主体,都在积极地参与翻译活动,译本实际上是他们共同的成果。为确保翻译活动的顺利进行,翻译研究应该从主体性研究走向主体间性研究,通过作者、译者和读者的平等对话,达到主体间的视界融合,达到翻译活动中三个主体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