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8篇
文化教育   4138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370篇
  2013年   283篇
  2012年   318篇
  2011年   349篇
  2010年   368篇
  2009年   315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187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01.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the15th dayof the1st lunar m onth),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LanternFestival)。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故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赏灯的风俗起源于汉朝(the H an D ynasty),到了唐代(theTang D ynasty),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到处都挂着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点灯的盛况“接…  相似文献   
102.
103.
摭谈学生思维临界状态下的教师点拨安徽/孔立新语文点拨教学的精髓是相机诱导,适时点拨。这里所言的点拨的“机”与“时”,从学生思维律动的情况看,便是学生感知教材后,开始进入思维状态,但一时又难以突破的思维临界点,即胶着状态时,教师调动各种具体的教学手段进...  相似文献   
104.
田媛媛  黄涛 《红领巾》2007,(5):21-21
我有一间我自己的小房间。我在那里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还经常躺在床上幻想。  相似文献   
105.
通过对高等院校创业活动的分析指出设置创业课程的必要性。从课程设计的三个层面对创业课程进行规划,形成一个创业能力培养的整体方案  相似文献   
106.
随着一阵“哗——哗——哗——”的响声,风卷着一个白色塑料袋在向前飞跑。突然塑料袋的身体一抖,被挂在了一棵正在午睡的老松树身上。“哎呀,是谁呀?”那棵老松树被惊醒了。塑料袋不好意思地说:“是风大哥把我卷来的。”站在一旁的风大哥听到后,气呼呼地说:“这能怪我吗?你也不想想就乱说别人。”就这样,风、塑  相似文献   
107.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积极采纳学术研究的新成果,吸纳了现代化范式、全球史(整体史)范式和文明史范式等史学新范式的主要观点,并按其要求选择和设计中学历史课程内容。这一特点对近年来文综历史试题产生了重  相似文献   
108.
漂泊的人们总是富有而不安的。我这么认为多半因为我是惮于变化的,这也是我选择考研,毕业又升学的原因;又不甘被固固地稳住,于心下思量了又思量,就弃了研习四年的广播电视,投向美学。我是一直为自己的这个选择得意并热情鼓掌:既可尝到鲜儿,又不必捱那撕皮扯肉的裂变之苦(听说由学校到社会,总要经历一番身心的分裂和整合),而且若走运,还可以此所谓“不变”应万变。直觉得便宜被自己占尽了。 意料不及的是,消息初在朋友师长中传开时,引得一片扼腕叹息。大概他们都觉得我是因为工作找得不如  相似文献   
109.
雪趣     
"今天怎么这么冷?"我说着便走出家门,"咦,什么时候下的雪?我怎么不知道?"在阳光的照耀下,雪花亮晶晶的,地上像铺了一层雪白的地毯,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真是银装素裹。极目远眺,远处的山,也穿上了一件厚厚的棉衣,可能大地妈妈怕山娃娃冷,专门让它穿上的。房顶上盖了一层洁白无瑕的雪,树枝上也落满了雪,像开着的梨花似的。松树、柏树  相似文献   
110.
郑媛媛  孙治学 《现代语文》2007,(10):114-115
一篇《琵琶行》便可以让诗人名垂千古,在中国古典诗歌描写音乐的佳作中,《琵琶行》与《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堪称“三足鼎立”;《琵琶行》有三次关于音乐的描写,我们称之为“三弹琵琶”,第二次音乐描写是此诗的重要内容,也是三弹琵琶中最精彩的一次;《琵琶行》之所以卓绝千古,是因为诗中有“三绝”,其中最令人感动的应是第三绝,诗人以一颗伟大的爱心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千古名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