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508篇
  免费   10239篇
  国内免费   6113篇
工业技术   111860篇
  2024年   318篇
  2023年   1445篇
  2022年   2842篇
  2021年   4080篇
  2020年   3092篇
  2019年   2512篇
  2018年   2878篇
  2017年   3162篇
  2016年   2933篇
  2015年   4312篇
  2014年   5322篇
  2013年   6382篇
  2012年   7265篇
  2011年   7717篇
  2010年   7057篇
  2009年   6496篇
  2008年   6639篇
  2007年   6289篇
  2006年   5657篇
  2005年   4656篇
  2004年   3349篇
  2003年   2943篇
  2002年   3309篇
  2001年   2870篇
  2000年   2029篇
  1999年   1537篇
  1998年   959篇
  1997年   765篇
  1996年   636篇
  1995年   583篇
  1994年   450篇
  1993年   295篇
  1992年   261篇
  1991年   196篇
  1990年   136篇
  1989年   108篇
  1988年   86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39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8篇
  1959年   14篇
  1951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掌握了理论知识并不等于有了实战经验,更不等于有实战能力。从理论到有实战能力的飞跃,只有亲临生产线,在不断解决问题过程中实现。  相似文献   
92.
在结合并行组合扩频通信基础上,研究系统中的Logistic—Map混沌扩频序列优选准则。仿真结果表明,Logistic—Map混沌扩频序列可以提供数量众多的适于并行组合扩频通信系统的扩频序列族。  相似文献   
93.
Amphiphilic magnetic microspheres ranging in diameter from 5 to 100 µm were prepared by dispersion copolymerization of styrene and poly(ethylene oxide) vinylbenzyl (PEO‐VB) macromonomer (MPEO) in the presence of Fe3O4 magnetic fluid. The effects of various polymerization parameters on the average particle size we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The average particle size was found to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styrene concentration and initiator concentration. It also increased with decreasing stabilizer concentration and molecular weight of MPEO. The content of the hydroxyl groups localized in the microspheres ranged from 0.01 to 0.2 mmol g?1. © 2003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94.
光纤参量放大器技术及其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和论述了一种非常有实用前景的基于光纤非线性效应的光参量放大器(OPA)及其最新技术进展.最新发展揭示了它的很多技术特性优于传统的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半导体光放大器(SOA)和近年来很热门的光纤拉曼放大器(FRA),如对信号的调制形式、比特率的完全透明性、相位共轭、超宽的增益带宽、很低的噪声指数和具备优异的全光波长转换功能.  相似文献   
95.
储层应力敏感性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全面分析储层应力敏感性产生的机理认为,外部因素的改变会引起储层产生应力敏感性.而储层岩石物性等内部因素对应力敏感性的强弱起决定性作用。室内岩心应力敏感性评价时.仪器与设备的精度、加载与卸载方式、实验用流体类型以及各种人为因素等都会对评价结果产生影响,其中岩心密封套在高压、高温条件下的密闭性会对实验结果产生较大影响。所以储层应力敏感性不应该从孔隙度和渗透率的高低进行简单评价,中、高渗储层和低渗储层在生产过程也都可能表现出较强的应力敏感性现象。  相似文献   
96.
溶剂脱沥青组合工艺生产重交通道路沥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石化荆门分公司以江汉-阿曼混合原油和江汉-鲁宁混合原油为原料,分别采用减压蒸馏—丙烷脱沥青和减压蒸馏—添加催化裂化油浆—丙烷脱沥青工艺,生产出符合SH 0522—2000的100号道路沥青。结果表明,江汉-阿曼混合原油减压渣油中掺兑质量分数为30%的催化裂化油浆后,脱油沥青的各项性能均满足AH-70或AH-90重交通道路沥青的要求,而且薄膜烘箱试验表明,试样延度超过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97.
油气操作成本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油气操作成本在油气生产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油气操作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为了有效地控制油田油气操作成本,根据影响油气操作的因素,将油气操作成本按其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对基本运行费和油气处理费采用回归预测的方法,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收集,建立对应的数学模型进行预测,对其他各项操作成本,采用单位费用和计划工作量进行预测,最后进行汇总,得到油气操作成本,其预测结果可作为油气操作成本计划制订的依据。该方法简单、操作性强,预测效果较好,在油田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8.
We demonstrate the use of an injection-locked Fabry-Pe/spl acute/rot laser diode with electronic feedback for base-rate clock recovery in N/spl times/10 Gb/s optical time-division-multiplexing (OTDM) systems. Injection-locking enhances the resonance frequency of the laser and the electrical feedback achieves strong resonance at the base-rate frequency of the injected data streams, enabling ultrastable electrical clock signal generation at the base rate of 10 GHz.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s for clock recovery at 10 GHz from 40-Gb/s OTDM data streams and 4-1 demultiplexing of the data using the extracted clock after fiber transmission is presented. The timing jitter measured in the recovered electrical clock is less than 0.25 ps.  相似文献   
99.
四川盆地及邻区上二叠统一下三叠统海槽的深水沉积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四川盆地及邻区广元-旺苍、城口-鄂西、开江-梁平海槽是上二叠统一下三叠统飞仙关组(P3-T1f)的深水碳酸盐沉积区。该区上二叠统上部大隆组是硅质岩、硅质泥岩、硅质灰岩组合,含放射虫、有孔虫等化石,厚125—29.0m,为海槽裂陷期凝缩沉积。三叠系飞仙关组下部为远洋沉积的暗色泥岩、微晶碎屑灰岩和重力流沉积的浊积岩、角砾灰岩组成的深水碳酸盐沉积,厚50.0~300.0m,是裂陷期后的海槽充填沉积。海槽相区沉积在晚二叠统世末达到最大海泛面沉积了大隆组。海平面缓慢下降期沉积了补偿充填性质的飞仙关组深水碳酸盐岩。海槽相区上二叠统一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三级层序。深水沉积物的有机碳平均值高达6.21%,是良好的烃源岩。但在海槽相区上二叠统不发育生物礁,飞仙关组缺乏鲕粒岩。  相似文献   
100.
微构造的地震识别与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胜利油田的油气勘探具有较大的剩余勘探潜力,且大部分油气蕴藏在微构造油气藏中。微构造油气藏在胜利油田的勘探开发老区均有分布,纵向上从沙四段到东营组均有发育。该类油气藏埋深浅、储层物性好、产量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微构造油气藏在国内外研究较少,国内外较注重目的层沉积微构造的研究,且主要是沉积微构造对注采关系的影响。在对复杂断块的精细研究中,以前研究的重点也主要集中在应用钻井资料对断层的成因和对断层封堵性的研究上,而对微构造圈闭的成因、识别及成图,一直没有进行系统的分类研究。文章划分了微构造的类型,研究了微构造的特点,并认为构造作用、沉积作用和后期改造作用是微构造形成的3种主要原因。同时,利用地震资料对微构造圈闭的识别方法和描述技术进行了探索,形成了一套具有针对性的技术系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对油气田老区的滚动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