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20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北京境内仅存的一段明代石长城位于京津冀交汇处的金山之间,被誉为"万里长城京东第一关"的将军关屹立于此.1983年,将军石关被列为平谷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入北京市"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  相似文献   
62.
在传统的转播车和演播室系统中,设备之间只有简单的视频连接,核心设备之间无法实现相互控制和信息共享.随着广播电视技术在中国的不断发展,电视台对电视节目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如何有效的管理和利用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如何增加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制作多样化、高质量的节目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广电工作者所关注.  相似文献   
63.
对于有限维赋范线性空间,它有一些性质是一般赋范线性空间所不具有的,在许多《泛函分析》的教材中,没有将其性质加以完整、系统地总结。本文对有限维赋范线性空间的性质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与证明。  相似文献   
64.
董艳 《当代矿工》2011,(11):55-55
人的工作有不同,身份有差异,长相有美丑,可岗位无贵贱,只要具有高尚的品德,有责任感,乐于助人,就值得大家尊敬。山东鲁中能源集团公司的保洁工杨吉云就是这样的人。  相似文献   
65.
选用四种不同纳米无机抗菌纤维,分别放入蒸馏水中,在不同的温度、时间和浸泡次数下,研究浸泡温度、时间以及次数与抗菌纤维浸泡液的电导率之间的关系.实验发现,抗菌纤维浸泡液的电导率与纤维耐反复洗涤性能即抗菌耐久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6.
为更好地适应绥化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根据物理化学实验课的实际情况,在验证性实验基础上进行了设计性实验的探索与应用,改革物理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并且完善了我校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7.
随—枣七尖峰岩体周缘金矿床特征对比及成矿过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枣北部环七尖峰地区为湖北省内的重要金矿成矿区带,典型矿床主要为新黄断裂附近的合河、黑龙潭金矿床以及吴山断裂附近的王家大山、吴山金矿床。前者主要控矿条件为北西向构造,金矿床类型以蚀变岩型为主;后者的控矿条件主要为近东西向构造以及地层,金矿床类型以蚀变岩型为主。通过对矿体及围岩的岩矿石微量元素分析,初步认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层,而七尖峰花岗杂岩体为金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热源和部分成矿物质。同时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史,认为矿床形成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1加里东期基性火山喷发和北西向韧性剪切带为成矿元素的初步富集奠定了基础;2印支期陆内造山运动以及伸展走滑构造体系为矿床的主成矿期;3燕山期七尖峰岩体的侵位既为金矿床的叠加富集提供了热源,同时也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68.
首次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质谱技术对马铃薯茎叶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萃取和分析。共检测出71个成分,鉴定出占总成分91.27%的45种成分。主要为萜类化合物(28.80%)和芳香族化合物(21.84%)。其次为饱和脂肪烃类占7.70%。酯类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分别为4.35%和4.79%。酮类化合物和羧酸分别为3.45%和3.53%。醛类化合物为2.84%。  相似文献   
69.
纳米TiO2及其在功能纺织品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米TiO2具有纳米功能性材料的基本性质,本文对纳米TiO2及其技术在纺织品抗紫外线、抗菌除臭、空气净化、抗静电、抗红外线、抗老化等功能方面的应用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并对纳米TiO2施加到纺织品上的方法也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0.
采用嵌段聚合物P123为表面活性剂,以氯化铝和氯化钴为无机先驱物,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介孔铝酸钴纳米粒子。X射线衍射(XRD)表明样品具有单一的尖晶石型结构,利用氮气吸附-脱附比表面测定仪测得不同焙烧温度样品的比表面积,发现700℃焙烧的样品比表面积最大,其比表面积为59.3m2/g,孔径为10.8nm。紫外可见光谱仪测示表明纳米铝酸钴样品为明亮的蓝色,在545nm、585nm和625nm处有三重吸收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