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16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罗马尼亚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在实验室中进行,并建立了中试工厂。根据这项工作,3个工业化工厂建立在靠近生产化肥的磷酸工厂附近。 本文所描述的过程采用溶剂萃取方法从磷酸(硫酸溶解)和磷硝酸(硝酸溶解)中回收铀。 萃取剂为DEPA+TBP或DEPA+TOPO混合物。 采用的方法为“单循环萃取-汽提过程。”而不同于OREL的“双循环萃取-汽提过程”。 在“单循环方法”中,铀和稀土元素两者都被萃取出来,然后汽提精选,同时沉淀下来。 通过汽提过程,可以直接以“绿色滤渣饼”(U~(4+)的氟化物)的形式得到铀,U~(4+)的氟化物极易被转换成高纯度的UF_0。 钇族稀土也在被汽提的同时沉淀下来。 本法获得的化肥不具放射性,排除了环境污染问题。 在磷酸厂附近,已建成3个铀回收的工厂,并且将很快投产。每个回收厂每年约生产30t的铀元素,即总产量为90—100tU/a元素。 同时完成了将“绿色滤渣饼”转变成核级重铀酸盐的技术和分离稀土元素所需的技术。 与“双过程”相比,“单循环萃取-汽提过程”投资成本低,生产成本为25—30美元/kgU元素。  相似文献   
1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中国人特有的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贯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生成具有独特的历史逻辑。古代中国"世界中心"论是明清时期的文化自负;近代频繁的战争打开国门,中国人面对西方文化出现文化自卑;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指引下,中国人开始形成文化自觉;改革开放后,在高度文化自觉的基础上树立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的历史逻辑表明:文化自信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不断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63.
C07演播室群是新址新闻制作区演播室群组,系统内部以共享矩阵为平台,实现演播室间信号资源、设备资源共享,目前主要承担CCTV-NEWS英语新闻频道各类节目的直播和录制任务,本文对C07演播室群的视频系统设计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64.
针对传统挣值法对项目整体进行分析的不足,运用二级挣值法,并结合项目的关键路径,以造船的双层底分段建造项目为例进行研究,得到项目的成本和进度出现偏差的具体原因。研究表明,运用基于关键路径的二级挣值法,能够避免传统挣值分析的不足,获得造船项目内部的细节情况,更有效地对造船项目成本和进度进行管理和控制。  相似文献   
165.
为探究复水方式对薇菜品质及复水动力学的影响,论文研究了恒温复水与变温复水条件下薇菜复水率、质构特性以及营养物质含量变化,并利用Weibull模型对复水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在恒温复水方式下,随温度升高,薇菜的水分含量升高,硬度、弹性、咀嚼性、还原糖、可溶性蛋白、总酚含量均降低,而抗氧化性先升高而后降低;在变温复水方式下,随温度升高,薇菜的水分含量与抗氧化性增大,硬度、弹性、咀嚼性、还原糖、可溶性蛋白、总酚含量均略有降低;变温复水方式下薇菜的品质高于恒温复水。Weibull模型能较好地模拟不同复水方式下薇菜复水过程。  相似文献   
166.
文昌W油田珠海组二段Ⅵ油组为厚层强边底水驱油藏,目前已处于中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复杂。该油组为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储层厚度大,纵向上为多期砂体叠置,隔夹层发育。为了厘清剩余油分布模式,对隔夹层开展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隔夹层主要为沉积作用形成的泥质隔夹层和物性隔夹层,层间厚度较大且分布稳定的泥质隔夹层对剩余油控制起主导作用,因此精细刻画了层间泥质隔夹层,明确了层间泥质隔夹层空间展布特征,总结了隔夹层的控油模式以及剩余油富集区,可为后续油田挖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