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96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主要研究低温等离子体的辐射不透明度,用建立的碰撞-辐射模型计算了氦和氖2种气体的不透明度及平均电离度,并与sesame数据库数据进行了比较.Planck不透明度偏离较大,而Rosseland不透明度和平均电离度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32.
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DLAS)技术采用代数迭代算法实现燃烧场温度二维重建。在有限入射光线数目下为获得最佳重建结果,研究了扇形光束和平行光束分布下光线数目、网格数目对温度场重建结果的影响规律。提出虚拟光线方法,通过在相邻光线间增加虚拟光线,减小网格间距以增加网格数目,满足在光线数目较少情况下,实现了较为细致的二维温度场重建。计算结果表明当光线间距与网格间距比在0.6~1范围内时,重建温度场相对均方误差最小。在相同入射光线数目情况下,虚拟光线法可以有效降低重建温度场相对均方误差,提高重建二维温度场精确度。  相似文献   
33.
等离子体强化点火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等离子体强化甲烷点火的动力学机理,把等离子体强化点火过程简化为放电和点火两个阶段分别进行分析。在放电阶段,采用零维等离子体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活性粒子摩尔分数的演化规律和约化场强对粒子摩尔分数的影响;在点火阶段,采用零维均质点火模型,研究了自由基摩尔分数的演化规律以及沉积能量和约化场强对点火延迟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能电子与中性粒子发生碰撞等系列反应最终生成若干自由基,完成高能电子中的能量到自由基键能的转移,O自由基的摩尔分数最大;等离子体强化点火条件下CH3的氧化路径由自点火的R155 CH3+O2=O+CH3O、R156 CH3+O2=OH+CH2O改成R10 O+CH3=CH2O+H和R284 O+CH3=H+H2+CO,自由基摩尔分数和反应速率增加约3个量级,点火延迟时间缩短约1个量级,自由基键能最终转化为内能。  相似文献   
34.
在航空、航天和机械领域中,由于单元存在短路和断路故障情况。造成系统出现短路和断路故障。因此,研究系统出现短路和断路故障时可靠性评定方法.对于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单元短路和断路故障的可靠性试验数据,采用系统可靠性一阶矩和二阶矩的拟合方法.提出了串联系统和并联系统可靠性评定的方法。并且通过典型实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计算。  相似文献   
35.
基于扫描波长调制光谱技术,开发了一种同时测量气体压强、温度和组分浓度等多个参数的传感器.详细分析了利用谱线的4f_(peak)/2f_(peak)和2f/1f信号测量气体参数的迭代算法以及传感器的设计方案.采用频分复用方案,利用7 429.72 cm~(-1)和7 454.45 cm~(-1)两条H_2O谱线对温度分布在300~1 200 K范围内的静态气室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迭代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和测量精度高等优点,温度、压强和H_2O组分浓度的测量值与预测值基本符合,与预测值的最大相对偏差分别在4%、6%和6%以内.  相似文献   
36.
开发了一种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传感器,用于测量气体的温度,应用扫描波长吸收谱和固定波长调制谱探测水蒸气在7 454.4 cm-1和7 185.6 cm-1附近的两条吸收谱线。传感器可实现绝对温度测量,固定波长调制谱更可实现10 kHz以上的测量带宽。传感器的性能和精度在已知温度和压力的静室中进行测量验证,在600~1 000 K的设定温度范围,两种方法的测量误差(RMS)都小于2%。表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DLAS)传感器对于均匀的流场具有快速和精确的温度测量能力。  相似文献   
37.
等离子体对碳氢燃料点火延迟时间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等离子体减小碳氢燃料点火延迟时间的优越性已经越来越明显。论文总结了点火延迟时间的主要定义和表达方式,分析了等离子体影响碳氢燃料点火过程的重要机理、简化模型以及主要的实验装置,并列举了前面研究者利用等离子体影响碳氢燃料点火延迟时间的实验研究,最后提出了高压纳秒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的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8.
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手段对单脉冲条件下的激光能量沉积减小超声速钝头体波阻进行了系统地研究。首先利用数值仿真的方法模拟了马赫5的超声速气流条件下,能量沉积对半球体阻力特性的影响,通过压力温度等值线及驻点参数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能量沉积减阻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能量的注入,钝头体前弓形激波发生变形,激波脱体距离增大,降低了钝头体表面的压力,从而减小了钝头体的波阻,在单脉冲作用时间内,波阻减小了13%。建立了超声速条件下单脉冲激光能量沉积减阻实验系统,利用高分辨率的纹影系统拍摄激光能量沉积产生的激波与弓形激波相互作用过程,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39.
导弹制导误差概率密度试验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导弹的制导误差概率密度试验计算,是确定导弹目标杀伤概率的基础。在工程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一般在飞行试验中,导弹的弹着点散布,散布中心主轴与量测坐标轴不平行。使得弹着点横向坐标与纵向坐标线性相关,提出了根据导弹飞行试验数据.确定弹着点散布中心主轴方向的计算方法。以及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计算方法,为导弹制导误差概率密度计算。提供了计算手段。  相似文献   
40.
激光能量注入位置对进气道马赫反射影响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声速进气道存在双尖楔结构,在非设计工况下,可能出现马赫反射现象。利用激光能量注人流场产生等离子体,可以改变马赫反射结构,降低马赫杆高度,甚至使马赫反射完全转变为正规反射,达到减少总压损失的目的。基于这种方法,本文在等离子体区域形状和激光能量相同的情况下,计算了马赫数为3.45时,不同的激光能量注入位置对双尖楔简化模型形成的马赫反射结构的影响。计算结果和分析表明,适当增大激光能量注入位置与马赫杆的距离,并减小其与上游斜激波的距离,将有助于降低马赫杆高度,提高激光能量对马赫反射结构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