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工业技术   30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结合某石化企业实际情况,对电气节能技术在工业电气设计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72.
微波干燥和沉淀过程对ZrO2粉体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级ZrO2粉体.研究了沉淀过程中原料浓度、沉淀剂浓度及干燥方式对粉体粒径、团聚状态及烧结活性的影响.发现采用微波干燥不仅可以大大缩短干燥所需时间,而且有利于减弱ZrO2纳米粉料的团聚和团聚强度.在定性地分析微波干燥的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微波干燥ZrO2纳米粉体的"爆裂"模型,理论上指出由于微波加热时传热和传质方向一致,形成的内部压力梯度使水分能很快扩散到表面而挥发掉,从而大大缩短干燥时间;由于水是一种强极性分子,在微波干燥过程中首先受热汽化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受热膨胀使ZrO2滤饼"爆裂"成为极其微小的碎片,并在微波作用下进一步分裂为更小的碎片,在干燥过程中滤饼内部水分主要以气体形式排除,也有利于减弱ZrO2纳米粉料的团聚和团聚强度.实验结果表明适量增加原料和沉淀剂浓度及采用微波干燥方式有利于制得粒径较小、团聚强度低、烧结活性高的纳米ZrO2粉体.该粉体的生坯经过1500℃(2 h)烧结,烧结密度可达到理论密度的97.3%.  相似文献   
73.
双环戊二烯树脂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梁辉 《热固性树脂》2002,17(1):X020-X023
介绍了双环戊二烯的反应特性和双环戊二烯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方法 ,对双环戊二烯树脂的力学性能及应用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4.
介绍了Fe-Ni-P-Si3N4复合镀层的电沉积工艺,并且系统地研究了镀液组成以及工艺条件对镀层的组成和外观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
本文基于现有“L 型”沉沙池右边墙无质量地基模型的线弹性动力分析研究结果,进一步通过考虑沉沙池右边墙-地基接触非线性以及地基辐射阻尼效应,开展了最大设计地震(MDE,max design earthquake)下的非线性动力分析,综合评估了右边墙墙根抗剪、抗弯性能以及墙体与地基接触面滑动和张开情况,结果表明:MDE 作用下,右边墙墙根弯矩时程均低于需求能力比(DCR,demand to capacity ratio)允许值,剪力时程存在一定持时范围超过 DCR 允许值,有发生剪切破坏的可能性,可以通过在墙体根部配置剪力筋,增强其抗剪性能。此外,地震结束后,沉沙池右边墙-地基接触面最终处于闭合状态,表明其具有较好抗倾覆能力。本文针对沉沙池右边墙开展的非线性动力分析可为抗震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亦可为强震区沉沙池结构的抗震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利用扫描电镜能谱技术和X射线衍射技术对Fe-Ni-P合金镀层的组成和微观结构,特别是晶体的择优取向进行了研究。试验发现,该合金镀层属于bcc型α-Fe单相多晶组织,镀液中NaH2PO2·H2O浓度的改变以及镀液温度的改变对镀层的织构均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7.
李猛  梁辉  王述彬 《河南化工》2007,24(2):15-16
介绍了联合生物加工(CBP)技术,并阐述通过该技术对发酵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的工艺进行技术改造,为利用纤维素低成本生产燃料乙醇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8.
明确给出了并联机构的内力定义,并对非冗余机构非奇异位置、非冗余机构奇异位置和冗余机构三种情况的内力状况分别进行了说明。对于冗余并联机构的内力问题,给出了内力空间的维数和基底,指出了每种内力状态都是内力空间中的一个元素。以该定义为基础,文章给出了可用内力空间的范围及其判别条件。还分析了采用内力的方法来消除铰链间隙,提高运动精度的措施。以一种冗余Stewart机构为例,考察了内力改变机构刚度的效果,发现内力对这种机构刚性的改变作用很有限。这些结论为冗余并联机构的运动控制以及靠冗余驱动提高机构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
详细分析研究了光纤陀螺捷联惯导系统数据采集方式和系统构成方法.采用FPGA和DSP设计实现了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电路,提高了系统的集成度和稳定性,实现了数据的快速采集,并给出系统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80.
梁辉 《湖北电力》1998,22(1):44-45
对传统的直流励磁机换向器找几何中性线方法进行理论阐述,同时提出了改进方法,并比较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