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工业技术   55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41.
杨欢  韦善阳  石美  高布桐 《建筑结构》2023,(22):134-139
为研究木结构建筑中正交胶合木(CLT)楼板耐火性能,通过两组四块CLT楼板池火对比试验,探究不同油盘直径池火火源及CLT楼板试件不同截面厚度对CLT楼板耐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LT楼板在池火持续加热燃烧过程中,木材热解产生可燃气体被池火火焰点燃,使试件受火面火焰两次增大并蔓延至构件边缘;随着油盘直径增大,CLT楼板耐火时间明显缩短,耐火性能显著降低;截面厚度为20mm的CLT楼板池火试验过程中均被烧穿,平均炭化速度最高达1.538mm/min。截面厚度为25mm的CLT楼板受火45min时均未烧穿,有效阻挡火焰向背面蔓延。适当增加构件厚度,其构件耐火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42.
温湿度对盐渍土地区公路的季节性冻胀和沉陷有着明显的影响,为研究富水地区盐渍土地基的温湿度变化规律,以柳园至敦煌公路某区段为例,通过多层土壤参数监测仪对公路两侧的温湿度进行了为期1年的监测,并采用公式拟合的方式建立了不同深度地层的温度曲线表达式,在拟合出的温度曲线表达式的基础上确定了受地表温度变化影响的临界地层深度,最后通过湿度监测结果研究了不同深度地层的湿度变化规律和地层冻结深度。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段地层年温度近似呈正弦曲线式变化,不同深度的地层温度曲线间存在着温度滞后现象,滞后时间与地层深度呈正比;研究区段地层在冬季出现结冰现象,冻土层深度在25cm~45cm之间;地层温度受地表温度影响的临界深度为400cm~500cm;地层湿度受地下水的影响表现出夏季湿度大、冬季湿度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543.
为了提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微孔膜的亲水性,通过接枝马来酸酐单体,并分析改性机理和影响效应。运用DOE设计制得接枝率在0.65%~1.55%的微孔膜,其与极性电解液的接触角可降至26.47°,接触角较未接枝UHMWPE微孔膜降低约50%,对电解液的浸润性显著增强。分析和探讨了各配方对UHMWPE微孔膜接枝率的影响效应、量化回归和最佳响应预期,回归全相关系数达到86.1%。通过微孔膜的SEM分析,解释了UHMWPE微孔膜随着接枝率的增大,因分子链团聚效应而形成结晶堆叠、凹凸不平的微观形貌。  相似文献   
544.
模拟了西北塔河油田极端苛刻的环境,通过高温高压反应釜模拟试验,失重法、显微组织观察,腐蚀产物物相分析等考察了在高Cl-含酸性气体条件下,温度和CO2分压对P110S碳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110S碳钢的腐蚀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随着CO2分压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腐蚀速率分别在210℃和CO2分压8 MPa时达到最大。当温度为150℃或CO2分压为8 MPa时,FeCO3晶体开始从溶液中析出,在P110S碳钢表面形成了保护性的产物膜,有效抑制了基体的全面腐蚀,降低了腐蚀速率。此外,溶液中高浓度的Cl-极易导致产物膜发生剥落与破裂,造成严重的点蚀。  相似文献   
545.
以7A85铝合金结构壁板为研究对象,采用ABAQUS软件与材料组织分析手段,研究了压弯半径对其成形尺寸与组织性能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结构壁板纵向(L向)与横向(T向)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壁板T4态L向与T向的强度基本相同,LT向伸长率略低;内置加强筋条结构蒙皮与立筋压弯成形时的应力分布、理论型面高度误差与型面误差随压弯半径增加先下降后上升,外置时则随压弯半径增加连续上升,成形尺寸精度小于1.6 mm。与常规T6处理相比,T4态压弯成形+T6处理L向与T向的强度一致,伸长率均大于10.0%,纤维状晶粒组织转变为多边形状与短棒状,强化相的依次析出保证了合金的强度与塑韧性。  相似文献   
546.
数值仿真是先进智能计算的基础与底层核心技术,而计算速度是数值仿真的核心性能指标。然而,随着高开关频率功率器件在电机驱动等系统中的应用,短时间约束给实时及在线数值仿真的计算速度带来了严峻挑战。当前数字平台的计算结构朝着并行化的趋势发展,并行计算被视为短时间约束下优化计算速度的有效途径,但现有的数值模型和数值算法大多基于顺序计算的串行模式,缺乏可并行执行的冗余并行度。因此,该文研究了数值算法的求解核心数值积分的并行优化方法,提出了计算前沿面的优化思路,为数值积分算法构造冗余并行度以实现并行计算,分析了其在数值精度与数值稳定性方面的影响,并讨论了在多步与高阶数值积分法上的可拓展性。同时,利用计算前沿面构造的冗余并行度,设计了数值模型的并行解耦分割,并应用于电驱系统实现了元件级的数值加速。最后,在硬件在环的实时数值环境中验证了优化方法的可行性、数值性能以及加速效果。  相似文献   
547.
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之一的铁氧化物,其理论比容量高,但在循环过程中会发生较大的体积膨胀,表现出明显的容量衰减。以柔性碳基材料为基底原位构建纳米结构的金属氧化物可作为一种缓解其体积膨胀的有效手段。本文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泡沫铜上原位生长了多孔碳纳米纤维(CNFs),以此为柔性导电基底,通过盐溶液浸渍与退火相结合的简便方法制备得到三维多级Fe_(3)O_(4)/碳纳米纤维(3D Fe_(3)O_(4)/CNFs)一体化电极电极,并将其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使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拉曼光谱(Raman),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样品进行组分分析及形貌表征。使用恒流充放电(GCD),循环伏安(CV),电化学阻抗(EIS)对其进行电化学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尺寸在50~100 nm的纳米棒状Fe_(3)O_(4)均匀分散在多孔碳纳米纤维上,构建出富含孔隙的三维多级结构。在0.1 A/g的电流密度下,3D Fe_(3)O_(4)/CNFs一体化电极经过100圈循环后,其比容量可达893.4 mAh/g,优于CNFs电极,并表现出更快的钠离子扩散动力学,同时具有较好的电化学可逆性。本文为金属氧化物/碳基复合电极研究提供了思路与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48.
马铱林  袁浩  尹威  杨欢 《电工技术学报》2023,(22):6015-6026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气参数将受到温度、磁饱和等诸多物理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偏移,进而影响到效率最优控制、电流解耦控制等优化算法的运行效果。因此,为实现高性能电机控制,永磁同步电机的多电气参数在线辨识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有参数辨识方法并未考虑铁磁损耗的影响,更未关注铁磁损耗随电流的偏移情况,所以在辨识精度上仍存在提升空间。对此,该文综合考虑铁磁损耗、铜损,将其集总为电磁损耗,并基于串联电磁损耗电阻模型,提出一种考虑等效电磁损耗电阻偏移的永磁同步电机直流信号注入在线参数辨识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出等效电磁损耗电阻随电流偏移的电机模型;其次由此设计同时考虑磁饱和、等效电磁损耗电阻偏移的直流信号注入在线参数辨识方法;由于待求解方程组较多,采用最小方均算法进行参数求解;最后通过实验测试所提方法的准确性,测试结果表明,与正弦信号注入法、传统直流信号注入法相比,所提方法的参数精度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549.
建筑行业碳减排是我国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以下简称“被动式建筑”)是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推进的一种节能、低碳的绿色建造形式,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基于河北省被动式建筑发展现状,从政策和法律法规、市场、经济和技术4个维度识别出17个被动式建筑发展制约因素,采用ISM模型对因素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绘制因素层级递阶结构图。研究结果显示:政府宣传和推广力度不足、被动式相关标准及规范不完善,以及被动式建筑质量认证和监管机制不健全是影响被动式建筑发展的根本制约因素。针对研究结果提出对策与建议,以期提升被动式建筑产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550.
基于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技术,建立了同时快速分析紫米、红米和普通糙米中As(Ⅲ)、As(Ⅴ)、DMA和MMA 4种砷形态的方法。对色谱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以碳酸氢氨为流动相梯度洗脱,4种砷化物可在10 min内获得基线分离。根据净化效果和吸附作用对石墨碳粉、石墨碳柱和C18柱三种吸附材料进行比较,结果发现,C18小柱能充分去除样品中的色素和大分子杂质。4种砷化物在0~50 μg/L线性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1,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02 ~ 0.01 mg/kg和0.007 ~ 0.033 mg/kg。4种砷形态在各稻米基质中的三个水平添标回收率在75.2%~104%,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9.9%。该方法适用于各种稻米中4种砷形态含量分析,为精准评估稻米砷摄入风险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