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0篇
  免费   373篇
  国内免费   249篇
工业技术   6072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225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381篇
  2013年   302篇
  2012年   320篇
  2011年   404篇
  2010年   366篇
  2009年   344篇
  2008年   283篇
  2007年   283篇
  2006年   286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210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通过对舌片式导流管强化垂直圆管内蒸汽冷凝传热研究 ,在实验范围内 ,传热系数增大3.6 4~ 5 .6 1倍、效果十分显著 ,舌片垂直节间距越小 ,舌片愈宽强化传热效率越好  相似文献   
62.
针对现有“具有度量属性的多变元时态数据”可视化方法不足,提出Parallel Sets分类值排列顺序优化算法ACLEARCR、基于相关度的Parallel Sets变元轴配置算法(VABC)、深度信息Parallel Sets(DCPS)共同组成基于Parallel Sets的具有度量属性的多变元时态数据可视化方法TVBPS。使用具体数据集对提出的可视化方法进行实验,获得的视图能够挖掘数据集中的隐含知识,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TVBPS可视化方法为分析多变元时态数据集提供了有效手段,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和易用性。  相似文献   
63.
聚酰亚胺的改性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几年聚酰亚胺的改性方法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64.
目前,全球碳酸二甲酯(DMC)的产量约为12万t/a。生产方法有光气法、酯交换法、甲醇氧化羰基法和二氧化碳-甲醇直接合成法。我国DMC产量不足3万t/a,主要采用酯交换法和甲醇液相氧化羰基法。DMC可作为羰基化试剂代替剧毒物质光气用于合成聚碳酸酯、异氰酸酯、杀虫剂西维因等,用作甲基化试剂代替致癌物硫酸二甲酯合成苯甲醚。  相似文献   
65.
利用Zn(Ac)2和Na2S为原料,以EDTA为稳定剂、OA为有机插层模板,采用水热合成技术制备了新型有机-无机杂化的ZnS纳米纤维.并利用SEM,TEM,HRTEM,XRD,IR,及TG等手段对所得的产物进行了系统表征.结果表明,该杂化的纳米纤维采用层状介观结构,是由平行的ZnS层和夹层在其中的有机胺OA组成,并初步探讨了各种因素对所得产物结构及形貌的影响.  相似文献   
66.
无溶剂体系中酶催化合成共轭亚油酸甘油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直接酯化法,以共轭亚油酸(简称CLA)和甘油为原料,用脂肪酶Novozym 435催化合成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结果表明:n(甘油)/n(CLA)=5,酶添加量为体系总质量的4%,65℃反应6 h后,共轭亚油酸的转化率为98.18%。所得共轭亚油酸甘油酯为淡黄色油状透明液体,酸价低于3,Novozym 435的操作半衰期为30 h。  相似文献   
67.
研究了Dispergator-FL(D-FL)和Mediaplast-40(M-40)对子午线轮胎胶料硫化特性、物理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分散剂D-FL和M-40用量为1.0-2.5份时,可改善胶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提高填料在胶料中的分散性和半成品质量,同时还可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68.
易严德  刘勇  朱丽萍 《弹性体》2003,13(6):46-50
讨论了一种新溶剂体系对热塑性弹性体SBS工业生产工艺条件的影响,并与原应用纯环己烷溶剂的生产工艺进行比较。工业试生产结果表明,对SBS生产中溶剂精制工艺过程,应用新溶剂体系时精制塔系的气相压力增大,塔温降低,聚合反应单体质量分数在l8.0%~20.0%时对聚合反应与凝聚工艺控制没有影响,可较显著地提高装置生产能力,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同时其凝固点较低,有利于提高SBS生产体系对季节与地域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69.
微波辐射磷钨酸催化合成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微波辐射下,以磷钨酸为催化剂,对以环己酮和1,2-丙二醇为原料合成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进行了研究.较系统的研究了反应物投料比、微波辐射功率、微波辐射时间、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用量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环己酮为0.2mol,n(环己酮):n(1,2-丙二醇)=1.0:1.5,微波辐射功率600W,辐射时间16min,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0.5%,带水剂(环己烷)15mL.在此条件下,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的产率可达82.0%.  相似文献   
70.
正泡沫镍作为一种金属多孔体材料,其最大特点是孔隙率高达98%,且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突破了以往各种金属多孔材料存在孔率与孔径相关的上限,再加上金属镍本身的一些特殊性能,其适用领域相当广泛。在电池行业中,镍镉电池、镍氢电池、可充碱锰电池一致趋向于用泡沫镍来做正负极板以提高其容量,这是电池行业的一个突破;电解水、电解盐工业可利用泡沫镍的高比表面积,用它作为极板等。泡沫镍在生产过程中可能由于原料、生产工艺等原因带人铜、钴等杂质元素,如果这些杂质元素含量过高会影响泡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