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8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85篇
工业技术   1269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研究添加活性炭载体、活性炭滤层对硫酸盐还原相反应器的启动及硫酸盐还原茵(SRB)在反应器中分布的影响.采用两组平行的经改造的UASB反应器,一组添加活性炭载体并在反应器上部添加活性炭滤层(1^#),一组不添加任何载体(2^#),对比分析硫酸盐还原相反应器启动过程中各分析相的变化、SRB生物相差异及SRB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两组反应器均能成功启动,但1^#启动时间比2^#时间短.1^#形成的颗粒污泥粒径约为1.0-1.2mm,约为2^#的2倍.2^#中仍有部分结构松散的絮状污泥.1^#SRB主要分布在反应器的底部的活性炭载体上和反应器上部的活性炭滤层的下部,而2^#SRB较均匀分布在反应器各部分,因此2^#出水色度差.  相似文献   
42.
比较分析了不同酸、碱及酸碱复合改性凹凸棒石对模拟含磷废水的吸附净化性能,并探讨了不同改性对凹凸棒石磷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凹凸棒石与质量分数为9%的盐酸在固液比为1:2条件下改性,磷吸附效率达53.59%.NaOH先与凹凸棒石1:1混合均匀后焙烧改性,再将碱改性后的凹凸棒石与质量浓度为9%的盐酸在固液比为1:2再进行改性,吸附效率高达99%以上即碱酸复合改性的凹凸棒石极大地提高了其对磷的吸附效率.  相似文献   
43.
利用普通光路,调整全息干板角度,实现一张全息干板两次曝光、两次成像的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文章介绍了在全息台上,在一张干板上,成功地拍出了两次曝光的全息图,并再现的实验。能否一张干板多次曝光,记录更多的信息,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4.
针对旋转机械设备的非平稳运行状态,以混沌理论为基础,将最大Lyapunov指数的预测模型引入旋转机械故障趋势预示,阐述了构造预报函数f ^或F ^的两种方法,提供了混沌时间序列的最大可预测时间的计算方法,通过对大型机组实验数据的分析,证明了在最大预测时间内,该预测方法是较理想的.  相似文献   
45.
补偿中子石油测井仪的灵敏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工作对补偿中子石油测井仪器的灵敏度进行蒙特卡罗方法数值模拟研究。研究得到了石油测井仪器的灵敏度随源距r、近远探测器间距Δr、源长度和探测器灵敏区长度变化的一些规律,可供仪器优化设计和性能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46.
教学用MOVEMASTEREX机器人运动学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针对“机器人技术”教学实验的实际需要,在分析了现今机器人仿真在教学实验上应用的现状的基础上,以MOVEMASTEREX教学用机器人为仿真对象,在用解析法建立运动学模型基础上,综合应用OpenGL和VC 等软件开发工具开发了一套运动学仿真软件,满足了教学实验的实际需要。文中较为详细地给出了简洁的解析法求解运动学模型和仿真软件框架图,最后给出仿真结果。实践证明,此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47.
长江堤防安全评价的理论方法和实现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长江堤防安全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重点论述了长江中下游堤防的特点和破坏机理,分析了与堤防安全有关的基本因素;针对堤防安全评价的层次性和动态性等特点,初步建立了长江中下游堤防安全评价的理论框架,提出了堤防安全评价的流程与方法。  相似文献   
48.
排沙漏斗优化及输沙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大比尺模型试验对排沙漏斗体型进行了优化研究,通过设置适当的悬板和调流墩以及漏斗的体型、尺寸,形成稳定的三维螺旋流使水沙分离实现连续排沙。排沙下界粒径较大时,可以选择较小的漏斗尺寸.使涡流强度提高以较小的耗水率排放泥沙。排沙下界粒径很小时,须选择较大的漏斗尺寸,使涡流强度适当以避免细颗粒泥沙因紊动上浮而被带入引水渠,同时还要避免泥沙在漏斗内淤积。直径60m的漏斗经优化体后,试验结果表明,工作流量为40-50m^3/s,粒径大于0.1mm的泥沙排除率达到90%,而排沙耗水率小于10%,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9.
接触器分断时产生的频率高、幅值大的过电压信号是衡量接触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介绍了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核心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并对主要硬、软件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50.
介绍一种伪彩色显示的图像采集系统。该系统具有分辨率可调,序列图像摄取、显示、存储等功能。由于系统的工作同步于视频场,使得该系统可以在40ms内完成一幅512×512×8bit图像的摄取和显示。此外,伪彩色增强电路的实现,可大大提高人们对图像的辨识能力。该系统具有速度快、实时性强、操作简单等特点。它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工程,卫星遥感图像处理及工业检测等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