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17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9篇
  200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徐刚  刘鹏  张启龙  陈毅  陈彬 《表面技术》2017,46(7):168-172
目的查明渤海油气田油井套损原因,为后期预防与治理套损井奠定基础。方法对渤海油田32口套损井的套损情况进行检查和收集,从区块分布、套损纵向分布、生产年限、套损类型等方面进行统计。根据统计结果寻找相应规律,在套损点附近地层情况、冲蚀情况、空化腐蚀情况等方面,探究套损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机理,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提高井的使用年限。结果渤海油田套损井主要发生在一些老油田,套损点多集中在2000 m以内井段,位置主要分布在明化镇组底部水层及环空注入井的吸入口附近。腐蚀是渤海油田套管损坏的主要原因,注入流体、管外地层水是腐蚀的主要介质。长期高速流体冲刷、套管内流速突然变化、套管外无水泥环都会加剧套损的程度。结论为预防新井套损,建议固井时应彻底封固明化镇组底部存在水层的井段,避免套管与地层水直接接触,以减弱腐蚀作用。对于新的注入井,建议提高注入水水质标准,降低注入量,增大注入口过流面积,避免环空注入等方式,尽量减少注入流体与套管长期接触。  相似文献   
172.
在涂料中添加各种助剂来改善涂料的性能,已经成为防腐蚀涂料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将水性硅溶胶与硅丙树脂复配,并与色浆复合,制得一种金属防腐涂料.研究了色浆的添加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同时在金属防腐涂料中添加光稳定剂、消光粉以及增稠剂并通过调节各种助剂的加入量来改善涂料的性能,考察了漆膜的附着力、硬度、耐盐雾性等性能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73.
渤海X油田储层为典型欠压稠油油藏,随着长期注水开发,表现出地层欠压、原油黏度高、储层污染等问题,常规完井液体系易发生液体入侵污染、水化膨胀、原油开采困难等现象。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结合渤海X油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强抑制、强降黏、强储层保护的完井液体系优化方案,利用室内实验对常用的3种完井液体系进行优选,并对优选出的有机胺完井液体系进行进一步优化,形成了适合渤海欠压稠油油藏的改进型有机胺完井液体系,通过高温长期浸泡实验验证了该完井液体系的综合性能。该完井液体系的优化方案和体系配方对类似油田开发时完井液体系的设计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有望在渤海及其它类似油田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4.
随着电力工业逐步进入市场化,区域配电网短期电力负荷预测在电力行业中地位越来越重要,精准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至关重要.因此,文章在综合分析实际负荷特征和BP神经网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并通过以东北某地和荷兰某地两个场景下的实际负荷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最后采用平均百分比误差、均...  相似文献   
175.
张启龙  张晓诚  王晓鹏  龚宁  李进  王菲 《中州煤炭》2023,(10):123-127+134
渤海S油田高含水问题凸显,造成产油量降低、井下管柱损害以及电泵设备过载等问题,严重制约油田开采效率。采用无因次累计产油量—含水率曲线法对渤海S油田107口水平生产井的出水规律进行归类和分析,利用灰色关联法对各出水因素的敏感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控水建议。通过研究,归纳总结了该油田的5种出水类型,其中出水严重的生产类型(凸形、平行直线型)占比57%,而各因素的敏感性排序为投产时间>渗透率离散系数>水平井段长度>平均渗透率>采液强度。基于出水规律与影响因素的敏感性研究结果,提出了具体的控水措施与建议,对渤海S油田及其他类似高含水油田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6.
压裂充填技术已经成为渤海油田疏松砂岩油气藏开发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完井方法,但目前对该区域的疏松砂岩裂缝延伸规律尚未明晰,无法有效指导压裂充填作业。为此利用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疏松砂岩裂缝的延伸机理,通过灰色关联度的方法探索了排量、地层渗透率及压裂液性质等参数对压裂效果的影响敏感性。试验和模拟结果发现,交联压裂液比线性胶压裂液更容易形成单一、平整的拉伸型裂缝,裂缝长度随压裂液排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储层渗透率和滤失系数的增加而降低;而裂缝宽度随储层渗透率增加而增加,随滤失系数和排量增加而降低。基于上述成果形成了压裂充填关键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并在渤海油田进行了170余井次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研究成果可为疏松砂岩压裂充填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7.
压裂液体系的选择是否合理对压裂作业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人为经验选择无法保证选择结果的合理性和客观性,易对压裂作业效果产生负面影响。综合考虑压裂液摩阻性能、携砂性能和储层保护性能,提出了以基液表观黏度、交联时间、滤失系数等9大评价指标为基础的综合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各个因素对压裂液选择的影响权重,以此为基础利用模糊物元的方法形成了压裂液体系定量评估方法。利用该方法成功指导了渤海X1等7井次压裂液体系的选择,助力X1井产量达到配产的1.5~1.8倍,证明了该选择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有望在渤海及其他油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8.
基于分形插值理论建立了具有粗糙壁面裂缝的生成方法,同时考虑颗粒-颗粒、颗粒-壁面、颗粒-流体的相互作用,建立了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离散单元法(DEM)耦合的支撑剂-压裂液两相流动模型。经实验数据的检验,证实该模型可以较好地匹配粗糙裂缝内支撑剂的运移情况及堆积过程。经多个方案的数值模拟研究表明:与光滑平板裂缝相比,支撑剂在粗糙裂缝内输送,壁面粗糙凸起会显著影响支撑剂的运移与沉降,裂缝模型的粗糙程度越高,裂缝入口附近的支撑剂颗粒沉降速度越快,其水平运移距离越短,越倾向于在裂缝入口附近堆积,并在较短时间内形成缝内砂堵。裂缝壁面粗糙度在一定程度上可控制流体的运移路径,改变支撑剂填充裂缝的方式,一方面粗糙壁面凸起抬升了支撑剂运移轨迹,使支撑剂流出裂缝,导致覆盖率减小;另一方面携砂液易在粗糙壁面凸起接触点附近发生转向流动,可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支撑剂覆盖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