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35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51.
基于冲击动能控制的Cr-DLC涂层动力学响应和磨损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防护涂层在受动载时的磨损问题,在动能控制模式的冲击试验机上,通过动力学响应考察了Cr-DLC涂层的冲击磨损行为。响应包括冲击力波形和冲击动能的能量耗散,并以其基体304不锈钢作为对比材料。结果表明:材料的动力学响应差异反映了其抗冲击性的优劣。相同试验条件下,Cr-DLC涂层的冲击力峰值和能量吸收率分别低于304不锈钢约42.0%~51.8%和18.6%~20.8%。此外,还发现在冲击动能相同的情况下,调整速度或质量将会对动力学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质量增大,冲击力峰值降低、接触时间延长;而增加速度仅提升冲击力峰值。通过动力学响应可定性的判断材料抗冲击性能,且与实际磨损结果有较好的吻合。Cr-DLC涂层由于其优异的抗冲击磨损性能以及良好化学稳定性,使其磨痕表面仅有少量的磨损剥落,且磨损氧化现象不明显;304不锈钢的冲击损伤形貌为典型的剥层磨损,材料去除和氧化反应首先发生在表面的剥层。  相似文献   
352.
现如今生产过程中的码垛场景多为专用的四自由度码垛机器人,通用性和灵活性较差。为提高码垛过程中机器人的通用性和灵活性,实现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的码垛,根据改进D-H法,在UR5机器人各关节末端建立固连坐标系,推导出UR5的正运动学变换矩阵及逆运动学各关节表达式。使用梯形速度控制,确定了码垛过程中直线轨迹部分的运动规律,得到了码垛过程中圆弧轨迹部分的坐标转换关系及机器人末端运动过程。在空间中规划出码垛时机器人末端轨迹,并进行仿真。绘制了各关节运动曲线,表明机器人在码垛过程中轨迹平滑,运行平稳,对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的码垛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53.
以连云港市为例,通过构建一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对连云港市区河网联合调控典型情景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市区主要污染物氨氮在不同初始浓度和引水流量条件下,在河道中输移扩散规律,由此提出了面向水环境改善的连云港市区河网联合调控优化方案建议.为连云港市实现"高质发展、后发先至"提供水环境保障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54.
以竹浆企业为例,在系统梳理总结了最佳可行技术/最佳环境实践(BAT/BEP)改造案例的基础上,核算了企业改造的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BAT/BEP改造可为企业带来显著地环境效益和长效经济效益。结合我国当前对于制浆造纸行业相关管理政策具体落实情况和示范企业BAT/BEP改造效果,从细化政策实施、加强宣传推广、引导市场消费三个方面提出了推动造纸行业二噁英减排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55.
孙阳 《现代矿业》2023,(1):81-84
由于挖金湾矿8107工作面回采期间受多重集中应力、煤层赋存、支护技术等影响,在工作面回采至450 m处时回风顺槽超前应力区出现严重破碎现象。为解决该问题,分析超前应力区围岩破碎机理,提出在超前应力区采用“深孔卸压+液压伸缩棚+水力膨胀锚杆”联合支护技术。现场应用效果,顶板下沉量控制在0.17 m以下,底鼓量控制在0.32 m以下,两帮收敛量控制在0.35m以下,有效控制了应力区围岩变形现象,大大提高了应力区巷道围岩成型效果,保证了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  相似文献   
356.
目的 采后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缓解软枣猕猴桃开孔包装贮藏失水引起的果实软化问题。方法 以“龙城二号”软枣猕猴桃为材料,0.5μL/L的1-甲基环丙烯(1-MCP)熏蒸结合开孔包装进行贮藏,探究贮藏期间1-MCP结合开孔包装对软枣猕猴桃果实软化的影响。结果 1-MCP处理结合开孔包装与对照相比更有利于保持果实外观,明显抑制了果实中维生素C和总酚的降解;此外,1-MCP处理还延缓了果实硬度的下降,可能是由于抑制了细胞壁降解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纤维素酶(CX)的活性,从而推迟了原果胶和纤维素含量的降低,因此延缓了可溶性果胶含量的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货架期延长了4d。结论 1-MCP结合开孔包装贮藏可以保持果实的感观品质,使细胞壁降解进程受到抑制,进而推迟了软枣猕猴桃开孔包装贮藏中轻度失水导致的软化进程,达到了改善果实软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357.
孙阳  胡海峰 《光学仪器》2023,45(3):80-86
为了分析球形颗粒的手性信号增强机理,基于T矩阵法对手性球形颗粒的Mie散射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基于入射光束轨道角动量(OAM)的调控和颗粒特性参数调控的手性信号增强机理。对紧聚焦线偏振光的波前进行调控,通过调控光束携带OAM的符号实现OAM二色性的测量,并研究OAM阶数与手性信号强度之间的关系。当光束携带OAM的阶数与小球的尺寸相匹配时得到较圆偏振光散射圆二色性信号22.8倍的提升。同时分析了小球特性参数(颗粒尺寸、手性参数)对OAM二色性信号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