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8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有机钛源钛酸四正丁酯(Ti(OC4H94)与纳米碳黑(C)为反应原料制备超细Ti(C1-xNx)粉体。经过计算可知两者理论质量比约为9.4:1,以m(Ti(OC4H94):m(C)=9:1混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烧结前驱体。利用高温碳热还原法,在N2气氛中,分别在不同温度下恒温烧结1 h,直接反应合成超细Ti(C1-xNx)粉体。结果发现,随温度升高,x 值逐渐降低,数值区间为0.19~0.72;产物组分中的总碳含量(Ct)逐渐增大,从14.23wt%增大到18.66wt%,游离碳含量(Cf)与氧含量(Co)均低于0.5wt%;产物平均粒度也呈增大趋势,平均粒度分布区间为220~275 nm。  相似文献   
42.
水处理生物消毒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新型的生物消毒剂能有效杀灭水中的有害微生物,且具有对人体健康无害、广谱杀菌、对环境无影响、使用安全方便、成本相对低廉等特点,是一种符合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态环保型水处理消毒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3.
分析了传统管网事故校核方法存在的缺陷,即假定每个节点的用水量等比例减少,不符合管网实际工作情况,提出了新的管网事故校核法——节点流量调整法(调整水压不足节点的用水量),并结合算例与传统方法进行了比较,认为该方法的校核结果更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44.
为了研究垂直圆管内掺氢甲烷燃烧的不稳定性,自行搭建了上端为开口下端为闭口的透明圆形燃烧管道(半径r=30 mm,管长L=600 mm),火焰在开口端被点燃,向闭口端传播,在化学当量比条件下,通过改变氢气体积分数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当氢气体积分数γ50%后,火焰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了数量众多的小尺寸胞状结构,并逐渐演变为平滑的弯曲火焰锋面结构,而在γ<50%的工况中没有出现此现象;对初级不稳定性振荡以及次级不稳定性振荡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火焰表面积的快速变化是形成初级不稳定性振荡的主要原因,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限振幅的声学振荡是次级不稳定性振荡产生的原因;对不同工况反应过程组分流量的敏感性分析可以得出,链式反应R1(H+O2̿O+OH)为促进燃烧反应速率的主导链式反应;火焰传播过程中的最大压力出现在次级不稳定性振荡阶段,由于开口声压损失以及开口预混未燃气体损失,最大压力的数值随氢气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45.
采用超声辅助Hummers法制得厚度约为1 nm的氧化石墨烯, 以其为氧化介质与苯胺反应合成了石墨烯/聚苯胺(RGO/PANI)导电复合材料。利用AFM、SEM、XRD和FTIR对反应所得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苯胺在略高于室温的酸性水溶液中可以对氧化石墨烯(GO)进行还原, 而苯胺自身则被氧化石墨烯中大量的含氧基团氧化并发生聚合反应, 最终生成RGO/PANI导电复合材料, 当苯胺用量为1 mL, 氧化石墨烯用量为0.1 g, 在水浴温度为70 ℃下剧烈搅拌24 h时, 获得的RGO/PANI复合材料导电性最佳, 约为10 S/cm。  相似文献   
46.
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摩尔组分百分比为75TeO2- 10Nb2O5-10ZnO-5Na2O-0.5Er2O3-xCe2O3(x=0.00、0.25、 0.50、0.75、1.00)的碲酸盐玻璃样品。测量了玻璃样品的吸收光谱、上转换 光谱、拉曼光谱和 荧光光谱。结合Judd-Ofelt(J-O)理论计算了玻璃样品的强度参数Ωt(t=2、4、6)、自发辐射跃迁几率A、荧光分支比β和辐射寿命 τrad,并用McCumber理论计算得到了Er3+的受激发射截面。比 较了玻璃样品中Er3+的放大器带宽 品质因子(σpeake×FWHM)和增 益品质因子(σpeake×τm),分 析了Er3+/Ce3+间能量转移(ET)机 理以及Ce3+对上转换发光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适量Ce3+的引入对于掺Er 3+碲铌锌钠玻璃的光谱特性有一定的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47.
利用镁热、碳热还原钛铁矿,原位燃烧合成制备了超细 TiC 粉体。通过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分析了燃烧合成的规律及镁含量对产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钛铁矿-镁-碳是一个强放热体系,体系开始反应的温度为 577.7 ℃,当钛铁矿与镁的摩尔比为 1:4 时,燃烧合成酸洗出的 TiC 微粉纯度最高,并显示了较窄的粒度分布,其平均粒度为 229.6 nm。  相似文献   
48.
针对氧化体系在脱除燃料油中硫化物方面的应用作了综述。主要介绍了过氧化氢/有机酸、过氧化氢/杂多酸、过氧化氢/杂多酸/季铵盐、光催化氧化、离子液体萃取/氧化等体系的脱硫研究,并指出寻求高效、廉价、选择性高的催化氧化体系,保证油品高回收率,是燃料油深度脱硫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9.
本文以硫酸氧钛和酚醛树脂为原料在氩气保护下高温固相合成TiC微粉.以硫酸氧钛为钛源,酚醛树脂为碳源,通过液相混合的方式提高了钛源和碳源的混合均匀性,从而有利于促进后期固相合成反应的进行,并保证产物的均一性.探讨了酚醛树脂和硫酸氧钛的高温碳热还原过程,用TG、FTIR、XRD对前躯体和碳热还原后的产物进行了表征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边搅拌边加热的方式可以获得硫酸氧钛和酚醛树脂的均匀混合物前驱体,该前驱体在流通的氩气环境中经1500℃碳热还原反应1h可得到物相纯净的TiC微粉,产物平均粒径为200 nm.  相似文献   
50.
根据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以及异相界面电子结构模型,系统计算了(Ti,Me)C/Fe系列金属陶瓷界面电子结构(Me=Mo、W、V、Nb、Ta),初步分析了其界面电子结构与界面润湿、金属陶瓷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Me的添加使TiC/Fe金属陶瓷界面电子密度增大,界面润湿改善,改善界面润湿的能力从大到小排列为:Mo、W>Nb、Ta>V;另外,Me的加入使TiC/Fe金属陶瓷界面电子密度差增大,界面应力增大,有利于陶瓷晶粒的细化和提高界面结合强度,Mo、W添加剂能有效提高TiC/Fe金属陶瓷界面强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