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交通运输   4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1 毫秒
21.
基于Matlab/Simulink的船舶主柴油机转速控制系统的动态仿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田靓  高孝洪  陈辉 《船海工程》2006,35(2):18-21
建立船舶主机转速控制系统的非线性动态仿真模型,柴油机子模型、控制系统子模型和螺旋桨子模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通过Matlab/Simulink的动态设计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离线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和所建立的模型是真实可靠的。  相似文献   
22.
为了提高城市交叉口通行能力和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提出了利用遗传算法实现多目标优化的方法,开发了基于遗传优化的城市交通微观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这种多目标优化方法可以获得更好的交通信号控制效果和改善环境.  相似文献   
23.
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当前我国城市交通的特点,提出解决我国城市交通问题的适用方案,采用视频监控、环形线圈等有效的交通信息收集方法,以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信息的可视化平台,通过局域网、Internet、无线广泛等灵活的信息提供方式,使交通管理者能及时地实施管制措施,出行者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得信息,设计和更新出行方案,从而达到疏导交通、缓解交通拥堵、充分发挥道路和附属设施全部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24.
微观交通仿真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微观交通模型研究的意义、应用范围及发展趋势。说明微观交通仿真模型的建模特点及各个子模型的建模方法。利用Visual C 编程实现单车道交通仿真、汇流和分流仿真、高速公路匝道控制仿真。  相似文献   
25.
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发展及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丹  高孝洪  张本 《交通科技》2005,(6):76-78,116
介绍当前国际通用的3种交通控制系统,并从城市交叉口的智能控制及优化角度分析比较这3种系统中信号配时优化的方法和各自的特点,以及国内的研究进展,并指出当前交通控制中尚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6.
介绍了一套自主开发研制的CNG电控喷射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将一台D6114增压柴油机改装成了柴油/CNG双燃料发动机.台架试验表明:相对于原型机,改装后的双燃料发动机碳姻的排放量下降50%以上,常用工况柴油替代率超过50%,燃料成本下降20%以上.  相似文献   
27.
路段通行能力及其服务水平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提出了一种基于流体比拟的交通流理论模型,并将其应用于道路通行能力计算及服务水平的评价.提出了用最大波速计算通行能力的公式.即使只测到了低密度的数据,仍然可以较准确地计算其实际通行能力.提出了用量纲一相对交通压力评价道路路段服务水平的指标体系.根据5min时段实测数据,对广佛高速公路和沪宁高速公路1车道和2车道进行了“动态”服务水平模拟监测.  相似文献   
28.
为使疏浚作业仿真训练器更有利于培训疏浚专业学生和挖泥船船员掌握先进疏浚方法,达到高效作业目的。根据1750m3/h绞吸式挖泥船吸口处泥浆形成过程的数学模型,通过对计算泥浆比重及体积浓度的方法进行专门研究,采用即时交互方式,按疏浚作业优化操作步骤开发出指导性强的疏浚作业优化操作系统。  相似文献   
29.
按国际惯例,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规定国内港口之间的运输属本国船舶专营,1998年4月18日修正后的我国《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管理规定》中  相似文献   
30.
依照交通的三大目标,即安全,效率及环境保护,分析了当前的现状和趋势,介绍了解决问题的途径,指出远程通信和智能交通系统的出现将会使人类的生活发生极大的变化。与交通密切相关的绿色能源和先进材料等环境友好技术也将是21世纪新的增长热点,而传统技术则已非常接近极限。在充满竞争的新世纪到来之时,武汉交通科技大学的学科结构必需及时地进行重大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