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4篇
交通运输   1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客运专线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多目标双层规划模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客运专线建设目的是为更好地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因而其列车开行方案也必须体现以旅客为本,服务旅客、方便旅客的原则。首先提出旅客出行方便度概念,并研究不同时段旅客出行的方便度,绘制方便度曲线,然后分析不同类型列车的客流平衡条件,建立不同类型列车的广义费用函数,在此基础上,建立制定客运专线列车开行方案的多目标双层规划模型。该模型以列车开行的最大收益和旅客的最大方便度为目标,同时考虑基于旅客最小出行费用的不同列车配流问题,并利用matlab编程,实现了求解该模型的混沌算法。最后以制定2008年石太客运专线的列车开行方案为例来验证该模型和算法,得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52.
发展中地区交通规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发展中地区交通规划问题的特点与目标,着重研究了地区交通规划与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关系、地区运输供给水平的评价方法。提出了在发展中地区按网点潜力指数进行运输网中、长期规划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53.
54.
55.
城市道路交通的拥挤推动了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作为一种重要的轨道运输技术,单轨在世界各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本文综述了世界单轨运输技术的进展,分析了各国单轨系统建设与运营的状况。根据单轨系统建设与运营的经验和我国城市交通的状况,本文探讨了单轨技术在我国发展实际应用的主要领域,并预测了单轨技术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56.
�����ʱ�ڱ�����ͨ��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奥运会作为世界最有影响的活动受到承办国的普遍而高度重视。本文在讨论当前北京交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北京奥运会交通组织的成功之处;根据北京市未来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需求,结合北京市提出的交通发展目标,分析了在后奥运时期交通发展的基本思路;针对如何确保北京城市社会与经济的运行秩序,促进北京城市朝着国际化大都市发展,不断扩大北京乃至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这个目标,指出了北京交通需要注意的问题,即进一步明确中心城区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的地位、通过对交通外部性来深化认识社会公平性等,最后提出了近期建设与管理中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7.
碳排放的增长是影响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问题,控制碳排放已成为全球共识。本文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选取已实现碳达峰的部分国家为研究对象,从不同发展阶段剖析碳排放的演变规律,从经济发展、能源结构及产业结构维度对比各国实现碳达峰前后的社会经济变化规律,分析各国碳达峰后的减排效果及路径。研究表明,通常情况下,碳排放强度达峰早于碳排放总量达峰,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普遍存在由相互依赖到弱脱钩再到强脱钩的阶段性变化规律;碳达峰后,出现经济增长趋缓,化石能源占比下降及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的趋势,年均减排速度在1.6%左右。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碳达峰国家还有一定差距,碳达峰与碳中和时间间隔短,减排任务与难度更大,应借鉴已达峰国家经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燃料及能源结构变革,培育社会低碳意识,坚持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8.
59.
随着旅客出行需求日益多样化,旅客对枢纽站服务水平的要求逐渐提高,多种交通方式之间旅客合理换乘流线设计成为综合交通枢纽客流组织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这一问题,引入全过程流线的概念,扩大枢纽流线优化的研究范围,将枢纽抽象为m×n的立体空间连通图,使得枢纽流线优化问题转化为图论问题.在对各节点进行二次拆分,优化节点费用的基础上,构造了旅客全过程流线优化模型.最后,选用某综合枢纽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增量配流法进行计算,得到该枢纽站的流线优化方案,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60.
结合我国综合交通体系2009年发展情况,分析了金融危机下基础设施发展策略的效果. 通过几个典型国家客货运输量与经济、人口规模和土地等数据间的关系的分析与比较,指出了交通与社会经济等特征间的关联关系及其影响因素,从历史角度提出了交通建设与经济增长关系阶段的划分方法,指出我国交通增长仍存在较大空间. 考虑到我国不同区域间的特征差异性,本文分析了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6个省区交通与社会和经济指标间的比例关系;结合不同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属性,提出了如何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体制优势来编制不同区域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