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4篇
交通运输   1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运输需求预测计算机辅助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改进传统四阶段预测方法的基础上,设计预测系统的总体结构和流程,介绍供需平衡调整方法,着重阐述系统在多方式运输网络拓扑结构描述方法、广义费用的构成和路径选择模型的改进3方面的工作,并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在含拟建京沪客运专线在内的多方式运输网的基础上建立研究案例,采用"有无项目"对比的方法,使用所开发的软件系统分析了对比方案中京沪沿线相关区域运输需求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电气化铁路列车运行模拟中的关键问题,开发了一套可供模拟计算与方案评价的电气化铁路列车运行模拟系统,重点介绍了该系统的主体结构、计算流程与牵引供电计算的SSE算法设计。本文采用Intel处理器(PentiumⅢ,PentiumⅣ)提供的SSE(单指令多数据流扩展指令集)技术,在PC机上实现了牵引供电的并行计算,加快了计算速度,使列车运行模拟系统的整体计算速度提高了两倍左右。  相似文献   
13.
枢纽地区铁路客运站布局与分工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毛保华 《铁道学报》1992,14(1):47-55
  相似文献   
14.
线路负荷水平的评价工作是优化运输组织方案的重要前提。首先,本文分析了采用单一均值性指标表征负荷水平不能体现线路内负荷分布偏差的问题。为此,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客流与运输能力匹配的角度出发,以列车负荷为评价单元,建立包括负荷均值和标准差率二维指标的线路负荷水平评估模型。负荷均值指标考虑了各评价单元加权计算,以反映每个评价单元对线路负荷水平的贡献程度,标准差率指标表征负荷均衡性。模型分析得出,线路所有区间的运力同等规模变化不影响标准差率指标,相对提高大客流区间或大客流方向上的输送能力能够改善线路负荷的均衡性。算例分析表明:客流方向不均衡系数超过 1.4 时,应考虑运力优化措施以提高运输能力利用的均衡;组织列车大小交路方案和不成对行车模式,能够提高线路负荷的均衡程度。  相似文献   
15.
共享自动驾驶汽车被视为未来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考虑随机订单需求研究共享自动驾驶汽车的动态调度优化方法。通过建立车辆调度时空网络,分别针对订单分配与空车移位生成车辆运行时间弧,提出车辆调度问题的刻画方法。基于马尔科夫决策框架,以时空节点流量为状态,以时空弧流量为决策变量,建立最大化系统净收益的车辆动态调度优化模型。 采取滚动时域优化思想,建立含前视时间窗的随机规划模型,并利用CPLEX优化引擎,滚动求解车辆动态调度决策结果。Sioux Falls网络算例结果表明,滚动时域优化方法可保证车辆动态调度决策效果,提升系统运营效率。在计算时间限制下,滚动时域方法应优先采用长时间窗中等规模 样本。在最大化系统净收益的同时进一步最小化乘客等待时间,可有效提升车辆动态调度决策效果。  相似文献   
16.
按照网络拓扑结构特征划分,我们经常接触到的实际网络有完全规划网络(Completely Regular Networks)、安全随机网络(Completely Random Networks)、小世界网络(Small-world Networks)和无标度网络(Scale-free Networks).系统地对无标度网络的形成、特性和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简要总结,重点探讨交通运输网络的复杂性和相关问题,研究了城市公交网络的无标度特性及度分布指数,并以北京市公交网络为例完成了实证分析.进一步从理论上给出了怎样找到公交网络中的枢纽站点这一难题的研究思路、整体框架及求解算法,这是交通运输网络复杂性及其相关问题研究的关键.还分别从理论与应用两个层面给出了下一步研究工作的总体思路,为交通管理部门进行交通运输网络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手段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й����ͨ���г�����ģ��ϵͳ�о�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探讨了开发城市轨道交通多列车运行模拟系统的关键问题.研制了可用于多 列车运行模拟、牵引计算、方案评价的模拟系统,该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和模块化的设计,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重点介绍了模拟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和多列车追踪运行的计算模型.此外,本文以实际线路为背景,对多列车的运行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系统可用于分析列车安全运行间隔、研究多列车运行时相互间的影响、研究不同的信号显示制式对列车运行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8.
����������ͨ�����㷽���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诱增交通量是交通需求预测与交通建设项目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诱增交通量概念出发,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阐述了区域诱增交通量产生的机理,分析了现行单个建设项目诱增交通量计算思路的局限性,研究提出了基于区域的诱增交通量计算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论文结合我国的国情,对该模型参数进行了标定,提出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基于区域诱增交通量计算方法.利用北京地区改革开放之后(1978年至2003年)的数据进行了实例分析,得到了道路建设对交通量的近期影响弹性系数0.17,远期影响弹性系数0.29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客运市场结构的演变,并通过运输弹性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客运市场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GDP)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20.
建立各种常规公共交通方式的综合评价模型,对优化城市交通结构,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考虑了各种公共交通方式的优缺点,从社会、经济、技术和生态四个方面建立了公共交通方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造了一种基于层次-主成分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模型,并利用实例,对四种常规公共交通方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论表明,基于层次-主成分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模型,能有效地对复杂的常规公共交通系统进行科学的评价,结论同时也说明了BRT系统的优越性,为BRT的建设实施提供了科学而又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