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8篇
数理化   20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为理解Pt 纳米晶(NCs)表面上吸附与反应的结构效应, 本文利用电化学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ATR-SEIRAS)初步研究了{100}优先取向的Pt 纳米晶表面CO电吸附和电氧化. 合成并清洗过的Pt 纳米晶在硫酸溶液中的循环伏安图出现了四对氧化还原峰, 其中位于0.26和0.36 V的峰分别对应于短程有序和长程有序Pt{100}上的氢吸脱附. 利用Bi、Ge 不可逆吸附法估算出Pt{100}和Pt{111}纳米晶筹分别占34% 和17%. 在原位红外光谱研究中, 首次分辨出线性吸附的CO (COL)物种在Pt 纳米晶的三个基础小晶面上的振动谱峰. 动电位光谱分析结果表明Pt{110}上吸附的COL优先电氧化, 其次{111}上的COL发生氧化, 而Pt{100}上COL氧化过电位最高.  相似文献   
102.
苔藓植物是植物界的一个重要门类,植株矮小,适应性广.新疆苔藓植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典分类学、苔藓植物区系、形态解剖学、专科、专属等方面.而苔藓植物生态学及苔藓植物多样性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本文扼要介绍了20多年来苔藓植物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现状,探讨了苔藓植物研究今后的发展趋势.文中,还对我区苔藓植物研究工作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3.
苔藓植物是水生向陆生过渡的类群,为高等植物的一个重要门类.由于苔藓植物一般形体微校结构简单,为人类直接利用而产生经济效益的种类甚微,常被人们所忽视;然而它们在生态系统多样性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新疆是全国苔藓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资源分布广,可持续开发蕴藏量大,种类多和含有效成分量高,有较高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潜能.本文主要介绍新疆可供开发利用的药用苔藓植物资源、园林应用苔藓植物资源,环境监测苔藓植物资源、工农业应用苔藓植物资源、苔藓植物植被保护生态功能和苔藓植物作为科研试验材料.为利用好新疆植物资源,加快经济发展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04.
用一步水热、分步水热、浸渍等方法分别制备Y-Co3O4复合氧化物,用于催化分解N2O的反应,其中,一步水热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较高。再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不同Y/Co物质的量比的Y-Co3O4复合氧化物,在优化出的催化剂(0.03Y-Co3O4)表面浸渍K2CO3溶液,制备K改性催化剂(0.02K/0.03Y-Co3O4)。用X射线衍射(XRD)、N2物理吸附、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O2程序升温脱附(O2-TPD)、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谱(XPS)等技术表征催化剂结构。研究发现,Co3O4和Y-Co3O4同为尖晶石结构,但Y-Co3O4的催化活性显著高于Co3O4。K改性增加了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Co2+),还有利于吸附氧的脱除,从而提高了催化剂活性。在无氧无水、有氧无水、有氧有水气氛中,K改性催化剂上的N2O全分解温度分别为325、350、375 ℃,催化剂活性较高。有氧有水气氛350 ℃连续反应50 h,K改性催化剂上N2O分解率保持90%以上,稳定性较高。研究发现,Y-Co3O4及K改性催化剂上N2O分解反应的Ea和lnA之间存在动力学补偿效应。  相似文献   
105.
对于组份为x=0.0和x=0.3的巨磁电阻锰氧化物Pr1-x Srx MnO3(PSMO)体系在OK阈值,Mn L2,3边的区域内进行了O1s2p2p俄歇谱随光子能量变化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O1s2p2p俄歇峰发生分裂并且可将其拟合为3个子峰.PSMO在OK阈值或Mn L2,3边以下进行激发时,其俄歇峰3个子峰的相对强度基本保持恒定,然而反映终态效应特性的总强度却有起伏发生.这一状况在Mn L2,3边以上激发时表现更为显著,即组份为x=0.3的总强度为x=0.0的4倍.对这些现象在共价键图  相似文献   
106.
采用固相反应法, 制备了钙钛矿结构氧化物LaFe1-xCrxO3较宽范围内(x=0.0—0.7)的系列单相样品, 并测量了各样品的X射线衍射谱(XRD)和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谱. 通过对XRD的分析样品均为钙钛矿结构正交相, 同时晶格常数随着掺杂量x的增加而减小. 通过对EXAFS的分析和研究得到在LaFe1-xCrxO3氧化物中Fe-O键长和Fe-La键长随掺杂浓度x的变化, 发现Fe-La键长发生比较大的变化, 说明La在体系掺杂中对结构的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7.
本文对钕玻璃的光泵感应热畸变作了理论分析,给出了光泵感应热畸变与钕玻璃热光性质的关系,并对高重复率脉冲器件和单次脉冲器件作了热畸变的定量测量,实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与理论分析相符。  相似文献   
108.
采用高温固相法,通过阳离子替代的实验策略,制备出系列窄带发射且颜色可由深黄色调至绿色的K2-xNaxZn0.94SiO4∶0.06Mn2+(0≤x≤2)荧光粉。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对样品的物相进行表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量色散谱测试对样品的形貌和元素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地合成了纯相且元素分布均匀的K2-xNaxZn0.94SiO4∶0.06Mn2+(0≤x≤2)荧光粉。在蓝光激发下,随着Na+离子逐渐代替K+离子,K2-xNaxZn0.94SiO4∶0.06Mn2+(0≤x≤2)荧光粉的发光强度逐渐增强,原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得到有效提高的同时发光颜色由深黄色调至绿色。在427 nm激光的激发下:当x=0.8时,...  相似文献   
109.
以廉价的三苯基膦(PPh3)为磷源,以三正辛胺(TOA)为液相反应体系,溶剂热法制备了负载型Ni2P/MCM-41催化剂,并采用XRD、BET、CO吸附、XPS和TEM等手段对制备得到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该方法的合成温度为330 ℃,反应在常压下进行,比程序升温还原法(H2-TPR)所需的还原温度至少低300 ℃,比传统的溶剂热法合成原料更廉价。以二苯并噻吩(DBT)为模型化合物,比较了所制备的Ni2P/MCM-41催化剂与H2-TPR法制备的催化剂结构以及加氢脱硫(HDS)性能。结果表明,溶剂热法能够降低催化剂表面上P物种的集聚,从而得到较大比表面积的Ni2P催化剂(690 m2/g);促进小尺寸、高度分散的Ni2P活性相的生成;制得的催化剂的HDS活性明显高于H2-TPR法催化剂,在反应温度340 ℃,质量空速2.0 h-1,H2/油=500(体积比),3.0 MPa的条件下,Ni2P/M41-R催化剂DBT转化率达到96.8%,较H2-TPR法高10.6%。  相似文献   
110.
通过分子模拟研究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的相互作用,可以缩短优化时间,为选取合适的功能单体以及模板分子/功能单体比例提供依据.本研究以山奈酚为模板分子,通过分子模拟优化实验条件,确定以甲基丙烯酸(MAA)为最优的功能单体,山奈酚/MAA最佳比例为1∶4 (w/w).此外,以二苄基三硫代碳酸酯(DBTTC)为可逆加成-链断裂转移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实现了仅需优化引发剂和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试剂即可制得性能优异的山奈酚分子印迹整体柱.此整体柱对山奈酚和相似物槲皮素的分离度为1.52,相对标准偏差为1.8%.实验结果表明,分子模拟计算简化了实验步骤,以DBTTC为RAFT试剂得到了具有更好形态和结构的分子印迹整体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