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8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用方铅矿的硝酸酸解液合成铅铬黄的工艺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方铅矿的硝酸酸解液可生产出多种铅产品,其中合成铅铬黄是比较便捷的一种。本文探索了用该酸解液合成铅铬黄产品的有效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62.
本文在分析3G核心网电路域网元及其信令协议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3G核心网信令监测系统的组网架构,信令消息采集和处理方式,可为3G核心网信令监测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3.
为了在光照条件下催化降解茜素红、碱性品红染料,以膨润土为载体,钛酸正四丁酯和镝盐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镝掺杂TiO2膨润土复合光催化剂(DTB).利用XRD、SEM对DTB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表征结果表明其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存在明显的锐钛矿型TiO2晶型特征峰,DTB中膨润土的晶面间距由1.691 nm变为1.887 nm,增大0.196 nm.研究催化剂的用量、染料的初始浓度、光照时间、pH值等因素对茜素红、碱性品红染料脱色率的影响、降解机理和它的动力学方程.实验结果表明:pH=7时,用0.1 g DBT处理茜素红、碱性品红染料溶液,光照45 min,降解量分别达18.0 mg/g.、19.5 mg/g.相同条件下,改用太阳光源,茜素红、碱性品红的降解量也达到20 mg/g以上.催化剂重复利用2次,茜素红和碱性品红的脱色率达80%以上.DBT对茜素红、碱性品红染料的光催化降解均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64.
文章介绍4G网络DPI(深度报文检测)系统的功能、架构、组网结构、建设方式、系统接口开放度、4G相关接口的采集位置等方面的情况,同时结合4G网络不同的组网方式和业务场景,重点分析DPI系统引入多厂家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现阶段DPI系统的部署建议。  相似文献   
65.
以ZrOCl2.8H2O和NH3.H2O为原料,采用反向化学沉淀、有机物共沸蒸馏法制备超细ZrO2,用XRD、TEM、BET等技术研究粉体的组合结构、晶粒大小、比表面和孔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纳米ZrO2超细粉体由单斜和四方晶相组成,透射电镜分析提示产物粒径在10~20 nm;样品经400℃焙烧4 h后粉体的比表面积为115.64 m2/g,平均孔径为6.375 nm,总孔容为0.369 mL/g。该粉体具有高比表面性,可用于工业催化剂的载体。  相似文献   
66.
移动社会网络数据存在网络结构复杂,节点间标签相互影响,包含交互信息、位置信息等多种复杂信息等特点,给识别用户的特征带来了许多挑战。针对这些挑战,通过分析一个真实的移动网络数据,利用统计学分析提取出已标记的不同特征用户间的差异,并利用这些差异,借助关系马尔可夫网络建立预测模型对未标记用户的年龄与性别进行特征识别。分析表明,不同年龄、性别的用户在不同时段的通话概率、通话熵,位置信息的分布、离散性,在社会网络中的集聚程度,以及相互之间二元、三元的交互频率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利用这些特征,提出了利用二元和三元交互的关系基团模板,结合用户自身的时间空间特征,通过关系马尔可夫网络计算用户特征的全联合分布概率,进而以此推断用户的年龄与性别的方法。经过实验分析,利用关系马尔可夫网络、用户时空信息和用户交互的关系基团的分类方法相较于传统的C4.5决策树、随机森林、Logistic回归和Naive Bayes等分类方法,能够提高最高约8%的预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67.
我院英语教学四年不断线的框架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保大学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是修订后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一个重要特色。针对目前我院只抓大学英语一二年级基础阶段教学、三四年级后续课程尚未跟上的状况,本文旨在探讨适合我院学生英语学习和应用四年不断线的教学框架,提出一二年级“3+1”的教学模式、第五学期开设《科技英语》作为衔接课程的必要性以及搞好专业英语教学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68.
乳糖水解过程低聚半乳糖的形成及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双歧杆菌生长因子-低聚半乳糖对机体的生理功能,综述了β-半乳糖甘酶水解乳糖的作用及不同来源的β-半乳糖甘糖形成的转化产物,列出乳糖酶水解的四种模式,并阐述低聚半乳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9.
针对目前方法未能获取机场进离场的流量分布特性,导致无法有效检测出机场的跑道容量曲线,模型占用比高、抗干扰能力差等问题,提出京津冀区域机场进离场流量动态规划模型设计方法.利用K-S检验法获取机场进离场的流量分布特性,将获取的流量分布特性与动态规划方法相结合,完成对航班队列的过程演化,获取机场航道与航空器之间安全距离.最后...  相似文献   
70.
乳及其制品是最接近“完善”的食品,几乎含有生物活动所需的全部营养成分,如能量、营养、免疫、强化、生理调节等诸多物质,在人类食品中占有着特殊的地位。随世界科学技术的急速发展和全球化、以及知识经济的到来,伴随着基础科学的不断渗透和进步,乳业与乳品工业已充满了高新科学和技术,其产品和生产管理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技术含量。同时人们对营养、健康、绿色和方便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现代科学技术已赋予乳业及乳品工业广阔的发展空间及其无穷的生命力。 1.生物技术在乳业与乳品工业中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