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37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61.
ARM Linux中断处理实时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RM Linux被广泛地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但是ARM Linux的实时性能并不尽如人意。该文研究ARM Linux中断处理过程,分析了其实时性能,在Intel PXA255开发板DBPXA255上测试了各种负载情况下中断延迟,并就提高ARM Linux中断处理的实时性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62.
人体的肠道菌群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免疫调节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等密切相关,也因此肠道被认为是人体一个重要“器官”。从肠道微生物的角度出发,探讨食品营养价值、相关疾病发生机制及开发新的干预防治手段,已成为当前食品与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当前研究的模式动物大多为鼠、斑马鱼、果蝇等,而其肠道菌群存在组成复杂,结构稳定性差,操作繁琐等问题。蜜蜂肠道菌群组成简单、特异,在功能、结构等方面与人的肠道具有诸多共性,已作为研究肠道菌群功能的优良模式平台。此外,蜜蜂具备多种相关健康疾病表型,可作为研究肠道微生物与宿主间相互作用的新模型。本文总结了蜜蜂的相关生物特性及其肠道微生物的特点,并从肥胖、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方面综述蜜蜂作为模式动物研究食品营养、疾病发生机制等的优势,提出饮食干预构建蜜蜂疾病评价模型的方法,总结典型研究的模式思路,为蜜蜂作为新型模式平台来研究肠道微生物与食品营养、健康疾病的关系提供了全新视角。  相似文献   
363.
机械产品概念设计是现代设计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其核心是功构映射,即根据既定的功能需求,以行为效应作为中间载体,求解满足设计约束的原理构件组合。以概念设计的功构映射理论作为基础,利用设计师大脑认知过程的神经机制作为依据,提出模拟人脑工作机制的机械产品概念设计行为原理启发求解方法。分析前额叶-海马体神经回路中设计经验知识的记忆启发机制,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行为效应重构的记忆启发强化学习模型,利用多巴胺调控的Q学习在状态转移概率和设计环境回报函数未知的情况下实现行为效应的重构认知传递。同时,分析小脑模块化神经结构的反射调控作用,构建以全连接多层感知机和循环神经网络为模块的约束满足神经网络,形成复杂设计约束下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判断设计空间中的约束可解性,为原理构件的组合求解提供设计依据。以电梯曳引系统的概念设计为例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64.
目前,在基于文档信息的推荐任务中,传统基于文档的混合推荐算法仍依赖于浅层的线性模型,当评分数据变得庞大且复杂时,其推荐性能往往不太理想。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深度融合模型(DeepFM),该模型能够在完全捕获文本信息的同时也能很好地处理复杂且稀疏的评分数据。DeepFM由两个并行的神经网络组成,其中一路神经网络使用多层感知器提取评分矩阵的行向量信息从而获得用户的潜在特征向量,另一路则使用MLP和卷积神经网络(CNN)共同建模从而提取额外有关项目的文本信息得到项目潜在特征向量。最后,通过构建融合层将用户特征向量和项目特征向量进行融合得出预测评分。实验结果表明,DeepFM在MovieLens数据集和亚马逊数据集上的性能优于主流的推荐模型。  相似文献   
365.
茯砖茶在加工过程中会"发花",产生金黄色颗粒,而冠突散囊菌是茯砖茶"发花"的关键微生物,对茶的品质起关键作用.冠突散囊菌发酵可促进茶叶内含成分转化,改善产品香气滋味,且产生多种活性代谢物,具有抑菌、降血糖、调节肠道菌群、抗氧化等功效,已经成为重要的资源微生物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冠突散囊菌的基本生物学特性,丰富的酶系...  相似文献   
366.
GB 26512—2021《商用车驾驶室乘员保护》中提出了商用车驾驶室和乘员室改制的技术要求,为了实现测试要求并满足消防车使用的特殊要求,开发研制出一套用于消防车驾乘员室强度、防坠落物性能的测试装置,从而有效验证消防车辆对驾乘人员保护能力,提高消防车对救援人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67.
在煤炭资源的加工利用过程中,部分重金属元素会在环境中富集,对环境和人体均有一定危害。煤炭分选作为煤炭加工利用的前端处理工艺,可以去除煤中大部分矸石,但是目前对分选过程中重金属元素的迁移研究较少。选用内蒙古低灰高硫煤样和高灰低硫煤样进行浮沉、浮选试验,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分析(XRF)等测试方法研究重金属铅元素在煤中的赋存形式及分选过程中的迁移富集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灰分煤样中重金属元素赋存形式差别较大,对分选中的富集与迁移规律影响显著。由逐级化学提取可知铅元素有机结合态含量较少,约为5%,整体表现出向矿物质中富集的趋势;浮沉试验中铅元素在2种煤中易于向较大密度1.6~1.8 g/cm3富集;浮选试验中铅元素趋于向尾煤中富集,且铅元素含量变化与灰分能够保持一致性。此外,低灰高硫煤尾煤中的铅与硫的含量变化呈现较好的一致性,而在含有机硫较高的低硫煤中无此现象,表明铅受无机硫的影响较大。以上规律表明,通过分选可将煤中的大部分铅元素除去,进而提高煤的品质,降低煤中铅元素对环境及人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368.
提高真空灭弧室的老炼均匀度,并有效调控老炼电弧作用区域的能量注入方式和程度,是真空灭弧室老炼技术所要解决的两个核心问题。然而,在单一电源模式下,真空灭弧室触头间隙的击穿条件和放电能量相互制约,其老炼的时间和空间约束条件难以独立调节,所以难以同时满足对老炼均匀度和作用区域能量调控两方面的要求。为此提出了一种直流叠加高压脉冲的真空灭弧室双电源老炼技术方案,通过小能量的高压脉冲实现对触头间隙绝缘弱点的击穿和精确定位,引入大电流对该弱点区域进行老炼处理。与传统老炼方式的实验结果对比表明:该老炼方法可显著提升灭弧室雷电冲击耐压水平,提升幅度在40%左右,为真空灭弧室老炼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69.
五氧化二钒(V2O5)因其具有层状结构、高容量、低成本、资源丰富、高的Na+离子电导率、Na+嵌入/脱嵌时体积变化小、中等电位平台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以V2O5和草酸为原料,采用水热法成功制备了V2O5/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V2O5/rGO)。结果表明:石墨烯与V2O5纳米线相互紧密交织,形成连续的V2O5-石墨烯网络结构;V2O5-石墨烯网络结构提供了快速的电子转移速度,扩展了电极材料与电解液的有效接触面积,提高了材料的导电性,缓冲了钠离子嵌入引起的体积变化,从而使V2O5/rGO纳米复合材料的储钠性能得到有效地改善(100 mA/g时,10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为154 mAh/g)。  相似文献   
370.
针对石化废水难降解的问题,采用活性炭作为臭氧氧化单元的催化剂,并串联生物活性炭(BAC)单元,从水质变化、有机物分子质量分布和有机物结构等角度解析催化臭氧氧化对石化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特性,以及对后续BAC单元出水水质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活性炭催化对臭氧氧化去除COD和UV254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对后续BAC单元去除COD和UV254的促进效果更明显,其中,对UV254的去除效果影响更大,当臭氧投加量为15和20 mg/L时,催化臭氧氧化对UV254的去除率比臭氧氧化分别提升9.4%和11.5%,后续BAC单元对UV254的去除率比无催化条件时分别提升17.0%和15.4%;催化条件对进水有机物分子质量分布的改变在O3投加量为15 mg/L时更明显,相比臭氧氧化,催化臭氧氧化对进水中不可吹扫有机碳(NPOC)的去除率提升5.4%,出水中分子质量<1 ku的NPOC比例增加6%;进水经催化臭氧氧化后,有机物结构显著改变,酚类、链烷烃类及不饱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