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7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锦纶6丝袜的色泽、平整、挺括度和内在质量的优劣,除与织造等因素有关外,更重要的取决于袜子的定形。为了提高袜子定形  相似文献   
22.
采用湿法工艺制备出一种碳纤维增强纸基摩擦材料,通过惯量试验机研究了长时间连续制动条件下碳纤维增强纸基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变化规律.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三维轮廓仪观察磨损表面形貌并分析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制动次数的增加,摩擦力矩曲线波动现象严重,摩擦系数减小,摩擦表面由于形成了光滑的摩擦膜使磨损率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23.
孔隙率对碳纤维增强纸基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碳纤维增强纸基摩擦材料是应用于汽车自动变速器中的一种新型湿式摩擦材料. 在固定原材料配比和含量的基础上, 通过改变摩擦材料厚度, 制备出几种孔隙率不同的碳纤维增强纸基摩擦材料. 采用液体渗透法测试摩擦材料的孔隙率.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试样形貌. 通过惯量试验机研究孔隙率对碳纤维增强纸基摩擦材料湿态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短切碳纤维在树脂基体中均匀分散, 相互桥接, 形成了大小不一的贯穿性孔隙; 随着孔隙率的增大, 摩擦力矩曲线趋于平稳; 动摩擦系数升高, 静摩擦系数降低, 磨损率增大.  相似文献   
24.
本研究分别采用多巴胺-端环氧基硅油与硝酸-端环氧基硅油体系改性碳纤维,对比了纤维表面形貌和化学官能团的变化,探究了化学协同改性机理。进一步表征了纸基摩擦材料的表面形貌、粗糙度及孔隙结构,研究了协同改性对纸基摩擦材料力学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硝酸-端环氧基硅油改性体系更有利于提升纸基摩擦材料力学强度和耐磨性,改性后纸基摩擦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分别较改性前提高了25.8%和23.6%,磨损率降至0.620×10-8 cm3/J;相比于多巴胺预处理,硝酸刻蚀过程不仅可以增加后续端环氧基硅油接枝改性的活性位点,同时提高了碳纤维与树脂间的化学交联密度。  相似文献   
25.
采用造纸工艺制备了一种湿式纸基摩擦材料,研究了硫化温度对材料耐热性、动摩擦因数、摩擦力矩、磨损率、磨损表面微观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硫化温度高于或低于160℃时,材料的耐热性能减弱,树脂和竹纤维的热分解较为严重,热磨损主要影响着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稳定;160℃时,材料的磨损较小,磨损表面平整致密,在循环制动中动摩擦系数波动性较小,摩擦力矩的变化较平稳,降低了制动的噪音.  相似文献   
26.
对目前市场上有代表性的一体化净水设备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改进和创新,设计研制了新型一体化给水处理设备,其出水水质符合新的水质卫生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7.
纸基摩擦材料是一种多孔性湿式摩擦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摩擦特性而广泛应用于车辆湿式离合器和制动器中.碳纤维具有摩擦系数稳定,耐磨性优异,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良好等优点,作为增强体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复合材料中,是纸基摩擦材料的理想增强纤维.综述了国内外碳纤维增强纸基摩擦材料的研究现状,着重论述了碳纤维增强纸基摩擦材料组分配方、摩擦磨损性能与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8.
计算机等智能设备在现代教育中使用非常频繁。但是由于在教学中需要频繁的操作计算机,教师只能坐在计算机面前。为了让教师在任意走动时也能方便的操作计算机,可以设计一种无线智能控制器。系统级RF收发芯片nRY24E1以其优异的通信性能成为了智能控制设计的首选。文章从nRY24E1的功能模块和特性出发,给出了在多媒体教学中对计算机的智能无线控制的实现原理,并最终详细阐述了应用的软硬件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9.
以小试模拟实际生产工艺流程,并结合生产性试验,研究了加矾量,活化硅酸的投加点、投加量对活化硅酸助凝剂生产性应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加矾量达到10mg/L左右时,投加的活化硅酸助凝剂才能发挥效果,而当达到最佳需矾量15mg/L时,才会取得最佳混凝效果;研究发现矾后投加活化硅酸时效果最明显,其适宜投加量为0.9~1.2mg/L,并对这些因素的影响机理进行了探讨。在生产性应用中还要考虑投加活化硅酸助凝剂时与水混合的强度、均匀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30.
为合理利用水资源 ,宁波市开始实施全市范围的大规模分质供水工程。(1 )于 2 0 0 2年底开工建设投资达 1 0亿元的白溪水库引水工程。工程最大引水规模可达 70万m3/d ,引水距离 1 0 6km。将来自白溪水库 (Ⅰ类水体 )的原水作为宁波市生活饮用水的水源 ,为宁波市自来水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奠定基础。(2 )于 2 0 0 3年建设规模为 50万m3/d的大工业水厂。大工业水厂利用宁波姚江Ⅲ~Ⅳ类水体作为水源 ,经处理后用专用管道供至大工业基地和工业园区作为工业用水。(3)于 2 0 0 3年开始新建 45万m3/d的现代化生活饮用水水厂 ,扩建北仑水厂至 30万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