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18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基于硅藻结构,在水润滑轴承表面设计矩形-半球型复合型织构,采用流固耦合的方法研究不同织构位置角度和织构间距下的复合型织构轴承的润滑性能,并与光滑轴承和单层织构轴承润滑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复合型织构轴承的摩擦力和摩擦因数始终小于单层织构轴承和光滑轴承,且在织构位置角度超过22.5°~45°范围内的某一角度后,复合型织构轴承的最大水膜压力大于单层织构轴承;在不同间距条件下,随着织构位置角度的增大,复合型织构轴承最大水膜压力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摩擦因数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在织构间距为5°且织构位置角度为45°时,复合型织构轴承的摩擦学特性最优。  相似文献   
13.
胡宇  张兴华 《电机与控制应用》2017,44(12):19-24, 80
以小功率永磁同步电机(PMSM)为研究对象,结合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F2812功能特点,给出了一套PMSM驱动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方案。详细阐述了功率驱动主电路、反馈信号检测电路以及供电电路的设计,介绍了主要元器件选型和参数计算方法。基于设计的硬件平台,对PMSM调速控制系统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可靠、性能稳定、控制精度高。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中厚板侧弯模型并为制定侧弯控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针对影响函数法局限性和P-H图的不足,在轧辊刚性及工作辊凸度二次抛物线分布假设的条件下,通过理论分析推导了辊缝刚性倾斜量方程、出口轧件楔形方程、轧件厚度分布方程、单位宽度轧制力分布方程、力平衡方程和力矩平衡方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出口轧件侧弯及其控制数学模型。理论研究表明,只要轧件横向温度对称分布,无论侧弯源于何种因素,中厚板出口侧弯控制模型具有一致性。研究结果为侧弯缺陷的反馈控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讨论了自动化系统的防雷问题,提出了综合防护的思路,特别是对配电系统,自控系统网络线路防雷机理作了重点论述.  相似文献   
16.
针对航空发动机复杂多变、非线性的控制要求,采用一种基于修正因子模糊控制方法设计控制器,并对航空发动机的基本发动机控制模型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修正因子模糊控制方法设计的控制器具有超调量小、上升时间和调节时间短的特点;与传统的PID控制方法相比较,可以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7.
镍基自熔性合金粉可有效增强工件耐磨性,在民用领域应用广泛。本文采用水雾化制备了合金型镍基自熔性碳化钨粉末,并采用两步法火焰喷焊进行喷涂试验,并与混合型镍基自熔性碳化钨粉末及涂层进行对比。分析了两种粉末及涂层的物理化学性能及强化方式。合金型镍基自熔性碳化钨粉末球形度好,氧含量低,自熔性好;喷焊层硬度高,微观组织均匀,性能与混合型相近。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新型的水溶性抗磨添加剂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铈络合物(简称Ce-DOP)。通过FTIR红外光谱、^1HNMR和^31PNMR核磁共振谱及元素分析等手段表征了其结构。研究了它在高水基介质中的摩擦学性能,四球机实验表明其具有优良的摩擦学特性。并采用Auger俄歇电子能谱考察了磨损表面上抗磨添加剂的元素成份。Auger能谱分析结果显示,该添加剂的抗磨性能与按摩表面中存在Ce、P等活性元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Q学习通过与外部环境的交互来进行单路口的交通信号自适应控制。在城市交通愈加拥堵的时代背景下,为了缓解交通拥堵,提出一种结合SCOOT系统对绿信比优化方法的Q学习算法。本文将SCOOT系统中对绿信比优化的方法与Q学习相结合,即通过结合车均延误率以及停车次数等时间因素以及经济因素2方面,建立新的数学模型来作为本算法的成本函数并建立一种连续的奖惩函数,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Q学习算法在单路口上的运行过程并且通过与Webster延误率和基于最小车均延误率的Q学习进行横向对比,验证了此算法优于定时控制以及基于车均延误的Q学习算法。相对于这2种算法,本文提出的算法更加适合单路口的绿信比优化。  相似文献   
20.
对陀螺仪随机误差的分析通常采用Allan方差法,但用该方法分析随机误差时,存在长相关时间下震荡较大的问题,传统总方差法解决了这一缺陷,但同时也带来了计算量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首先介绍了3种采样方案,在分析Allan方差法和传统总方差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总方差法,并对MEMS陀螺随机误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非完全重叠总方差法相对于传统总方差法分析精度无明显变化,但是运算时间却不超过传统总方差法的1/1000,能够大幅度地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