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工业技术   1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双辉离子渗钨钼层渗碳组织的电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双志了子渗金属技术,首先在低碳钢表面渗入合金元素钨、钼,然后作固溶处理,使金属间化合物溶于基体中,接着渗碳,使合金层内形成在碍区弥散、均匀、细小的合金碳化物。经淬及回火后的合金层具有高速钢组织及性能。对渗透了金属层渗碳后的组织进行了电子分析  相似文献   
32.
光生电荷的分离和转移被认为是影响BiVO4基光阳极光电性能的核心因素之一.本文设计了在BiVO4光阳极与析氧助催化剂之间插入空穴提取层的方法.Cu2O作为空穴提取层引入到助催化剂层(FeOOH/NiOOH)和BiVO4之间,可以有效优化空穴的迁移路径,延长光生空穴的寿命,从而提高电极的光电化学性能.与BiVO4相比,调整后的BiVO4/Cu2O/FeOOH/NiOOH光阳极的电荷分离效率从70.6%提高到了92.0%.此外,该光阳极在1.23 VRHE(AM 1.5G照明下)下,还显示出了3.85 mA cm-2的高光电流密度,是BiVO4的2.77倍.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电沉积Cu2O空穴提取层是一种简单且可扩展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BiVO4的光电活性,可用于太阳能驱动水分解领域.  相似文献   
33.
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对Ti6A14V合金(TC4)表面进行等离子渗镍研究。通过分析放电气压对渗层镍含量及厚度的影响得出,在950℃及20-50Pa进行合金化时,当气压为30Pa时可得到最佳质量的渗层。对此典型工艺条件下渗层的组织形貌、成分分布特征进行观察与分析,测试了渗层的显微硬度,并对渗层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渗层表面Ni含量最高可达95%,向内逐渐降低,基本呈梯度分布,显微硬度明显提高,耐磨性较基材TC4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34.
膏剂辉光离子渗硼渗铝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表面涂有膏剂的试样利用辉光放电中的空心阴极效应进行了渗入试验,并对其渗入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35.
本文论述了在辉光放电条件下采用空心阴极效应进行膏剂离子渗硼的方法及渗硼后的红硬性和耐蚀性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36.
Conventional titanium alloy may be ignited and burnt under high temperature, high pressure and high gas flow velocity condition. In order to avoid this problem, bum-resistant alloying layers were made on the surface of Ti-6Al-4V and Ti-6.5Al-0.3Mo-1.5Zr-0.25Si titanium alloys by using double glow plasma surface alloying technology (DG Technology). Two typical bum-resistant layers Ti-Cr and Ti-Mo were made by DG plasma chromizing and DG plasma molybdenizing, respectively. Bum-resistant properties were tested by layer ignition method using 2 kW laser machine. Ignition experiments result reveals that the ignition temperature of alloyed layer with Mo and Cr concentration above 10% is about 200℃ higher than ignition temperature of Ti-6Al-4V substrate.  相似文献   
37.
介绍一种耐潮湿、可清洗、吸声频带宽的新型吸声体的吸声原理、特点与应用  相似文献   
38.
DZ型单体液压支柱活柱体摩擦焊工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DZ型单体液压支柱活柱体摩擦焊工艺、主要参数及其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39.
火箭橇系统的服役工况条件直接导致火箭橇滑块磨损,而滑块的磨损严重威胁着火箭橇系统的可靠运行和长寿命服役安全,更是制约火箭橇系统发展和应用的主要技术瓶颈。因束缚于极端服役工况条件和高昂的试验成本,以及仅通过二维模型或只考虑局部碰撞变形的模拟仿真,尚且未能克服这一问题。根据Archard磨损理论、非线性自适应几何更新和弹塑性变形等有限元分析方法及表面织构技术,建立由0Cr18Ni9Ti不锈钢滑块和U71Mn钢轨钢滑轨组成的有限元三维磨损模型,并分别对火箭橇滑块光滑表面、沟槽型织构化表面进行磨损仿真,揭示滑块磨损过程中接触面磨损、Von-mises等效应力以及接触压力等接触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沟槽型织构能够显著影响滑块磨损,织构密度增加促进了接触面均匀磨损,使得应力分布均匀、梯度变化平稳,缓解了应力集中,避免了长时间的剧烈磨损;接触压力也随织构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使得接触面与目标面接触紧密、间隙更小,可有效避免磨粒或磨屑引起的三体磨损。有限元模拟表明,通过恰当表面设计获得沟槽型表面织构能够显著影响磨损,也可为实现兼具减摩抗磨性与结构可设计性于一体的火箭橇滑块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0.
为防止或缓解钨氧化,用双辉等离子体表面冶金技术在纯钨基材表面制备了W-Cr-Y自钝化合金层。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合金层的组织和相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在模拟发生核聚变发电站冷却失效事故时的高温大气环境下对合金层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温度为800、900、1000和1100℃时,均成功地在纯钨表面形成了由W(Cr, Y)固溶体构成的厚度超过20μm的W-Cr-Y合金层。制备温度为1000℃时合金层厚度达到了35μm,表面光滑致密,合金层与纯钨基体呈现良好、无缺陷的冶金结合。制备温度较低(800℃和900℃)时,合金层在1000℃氧化10 h后的表面未形成连续的自钝化合金层,抗氧化性能较差。制备温度较高(1000℃和1100℃)时,合金层在氧化后形成了致密平整的氧化层,且制备温度为1000℃时合金层氧化后的质量增加最小,抗氧化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