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1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30篇
工业技术   95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41.
采用数值仿真与实验相结合研究了流体冲刷下SRB的腐蚀行为。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得到的管道腐蚀区域预测云图和粒子运动轨迹图结果,预判管道腐蚀部位,结果表明管道底部较顶部腐蚀、管道出口处腐蚀较入口处严重;在预判管道腐蚀部位布置研究电极,运用电化学方法以及表面分析方法探究了流体冲刷下SRB的腐蚀规律。结果表明,SRB在金属表面未形成生物膜时(未进行预膜处理),冲刷腐蚀占主导地位,金属表面有明显的冲刷腐蚀特点,腐蚀产物主要以Fe的氧化物为主。当SRB在金属表面预先形成致密生物膜时(进行预膜处理),SRB腐蚀占主导地位,生物膜会减缓冲刷腐蚀,但膜下SRB的生命活动会与金属基体发生电子交换,从而发生SRB腐蚀,腐蚀产物主要以硫铁化合物为主。  相似文献   
942.
以TC4钛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激光冲击TC4钛合金表面金属塑性变形和体积流动规律,分析了塑性变形驱动金属表层体积流动、应力重构、晶粒细化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激光冲击塑性变形使得光斑中心区域材料向着边缘及材料内部流动。整体塑性变形体积数值计算结果显示:当功率密度为1.58、2.25、3.02 GW/cm2时,表面凹坑体积大致等于内部正向变形体积与表面环状凸起体积之和,在无相变体积改变的情况下,试件整体塑性变形符合体积不变定律;不同激光功率密度作用下的表面残余应力分布与表面塑性变形分布规律大致相同,存在对应关系;表面凹坑变形、环状凸起变形、内部凸起变形各区域粒径尺寸分别为99、108、136 nm,晶粒细化程度在表面凹坑区、环状凸起变形区域、内部正向变形区域依次递减。此外,光斑边缘出现的微凸起变形在受到搭接激光冲击作用后,再次发生塑性变形,微凸起变形在冲击载荷方向被压回,向着材料内部流动;凹坑表面各光斑边缘处依旧存在较小的微凸起变形。  相似文献   
943.
基于渐开线的成型原理,提出了可转位齿轮滚刀渐开线基圆半径求解的数学模型,以便在某些无法得知齿轮模数、分度圆半径等参数的情况下,仅根据刀具上渐开线的CAD模型来确定渐开线对应的基圆半径;分析了可转位刀具周边刃磨床的磨削机理,建立可转位齿轮滚刀磨削的数学模型,得到可转位刀具周边刃磨床X轴和B轴的联动点位,并在周边刃磨床上使用金刚石平行砂轮进行渐开线曲面磨削试验。使用超景深显微镜和图像尺寸测量仪对刀具表面形貌与尺寸误差进行分析。试验结果验证了可转位齿轮滚刀磨削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并为其他齿轮滚刀数学模型的建立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44.
王恒  余蕾  谢鑫 《电子与信息学报》2023,45(3):1065-1073
在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IWSN)中,实时交付工业现场的周期性控制/传感数据流与非周期性事件数据流,是保障生产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信息年龄(AoI)作为一种新兴的数据新鲜度衡量指标,能够从目标节点角度全面地度量网络数据交付的实时性。针对周期性和非周期性数据混合的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该文在引入网络数据整体新鲜度指标的同时,考虑到周期性数据新鲜度在超过阈值后可能会对工业生产造成负面影响,建立了最小化系统平均AoI和周期性数据AoI逾期概率的联合优化模型,并将优化问题表述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DP)进行求解。由于传统基于相对值迭代的最优求解方法在大规模网络中因为维度灾难难以实施,因此采用深度强化学习(DRL)降低优化问题的状态空间维度,并改进决策探索机制以加快学习速度,提出了基于优化决策探索的深度强化学习(DRL-ODE)调度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提高网络数据交付的实时性,并有效减少周期性数据的AoI逾期概率。  相似文献   
945.
张婉萍  林梅  王恒  岳恒  郑时莲 《精细化工》2023,40(7):1428-1437
中草药是中国传统的纯天然药物,具有来源极广、药物残留少、毒副作用微小和无抗药性等优点。中药材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日常保健和临床医疗中。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高安全性、温和、低刺激性的中草药活性成分作为天然添加剂应用在化妆品中。同时,含中草药的化妆品在全球市场上的需求量正在不断增加,这为中草药及其活性成分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研究提供了思路和动力。首先,总结了中草药中6种常见活性成分,如酚类化合物、类黄酮、皂苷、萜类化合物、类胡萝卜素和天然多糖的结构和功能;接着,综述了中草药活性成分的5大功效:保湿、祛斑美白、防晒、抗皱与祛痘及作用机制;最后,提出了中草药功效性成分在化妆品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46.
使用脉冲TIG焊对FeCrAl合金板材同质材料进行焊接,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等手段研究了焊后接头的显微组织特征、焊缝区域氧化物颗粒的分布情况及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FeCrAl合金板材脉冲TIG焊通过填充等成分的FeCrAl合金丝材进行焊接,焊后焊缝为粗大的铁素体组织,热影响区为细小的等轴晶组织。脉冲TIG焊FeCrAl合金板材热处理后,焊接接头最大抗拉强度值为502 MPa,约为母材强度的65.4%,可以满足FeCrAl合金板材焊接接头作为承重结构时的力学性能需求。  相似文献   
947.
以硫酸铝、硫酸镁、二乙醇单异丙醇胺、氟硅酸和乙醇酸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种液体无碱速凝剂,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其最佳配比为:m(硫酸铝)∶m(二乙醇单异丙醇胺)∶m(氟硅酸)∶m(硫酸镁)∶m(乙醇酸)∶m(自来水)=46∶2.5∶4.0∶5.5∶0.9∶41.1。在速凝剂掺量为6%的情况下,基准水泥的初、终凝时间分别为3 min 30 s、9 min 25 s,1 d抗压强度为11.5 MPa,28 d抗压强度比为103.5%,且该速凝剂与不同水泥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48.
为研究稻壳灰橡胶混凝土(RRC)的抗冻融性能,对比分析在氯盐环境下冻融循环后,普通混凝土(Normal concrete,NC)、橡胶混凝土(Rubber concrete,RC)和RRC的质量损失、相对动弹模量损失、强度损失及微观结构特征,同时对相对动弹模量与相对抗压强度的关系进行拟合分析。结果发现: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稻壳灰橡胶混凝土表面坑蚀愈明显,内部孔隙增多,微裂缝发展并贯通,宏观强度显著降低,相对动弹模量与抗压强度有良好相关性,拟合结果较优。橡胶的高弹性和稻壳灰极高的火山灰效应有效缓解了冻胀力带来的损伤,各冻融阶段RRC的损伤程度均明显优于NC,其中以稻壳灰掺量(占胶凝材料质量比)为10%、橡胶掺量(等体积取代砂)为10%时的RRC力学性能与抗冻融性能综合最优,经历120次冻融循环后,其抗压强度损失率较NC降低了18%。  相似文献   
949.
周建清  朱文昌  王恒 《轴承》2023,(1):62-68
针对滚动轴承健康状态监测现有退化指标单调性及鲁棒性差,且数据波动造成不同退化状态区分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熵值比-动态时间规整(DTW)度量的奇异值相似度指标并用于辨识滚动轴承不同退化历程。首先,利用奇异值分解(SVD)算法对不同时刻采集的轴承信号矩阵进行分解,将奇异值作为轴承退化特征;其次,基于DTW算法计算轴承连续退化奇异值时间序列的相似度,表征轴承的全寿命周期历程;最后,考虑到轴承不同退化状态的差异性,将熵值比作为权值对相似度指标进行优化,提高相似度退化指标的单调性及对早期异常点的敏感性。对IMS轴承全寿命周期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奇异值相似度指标的单调性、鲁棒性及敏感性较好,可有效避免数据波动对轴承健康状态带来的干扰,能更准确地反映轴承全寿命退化历程。  相似文献   
950.
土壤水热变化是生态水文过程研究中的重要一环,而关于亚热带沿海地区草地土壤水热的研究相对不足。利用实地观测资料对亚热带校园区的草地土壤水热、地表能量平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草地土壤水分在干湿季受降雨影响不同,降雨在干季引起的土壤水分变化会比湿季更大,研究期内12月20日,日降雨量为15.2 mm,土壤水分变化为0.12 m3/m3,5月1日时日降水量为120.3 mm,土壤水分变化仅为0.11 m3/m3;(2)在土壤水势梯度垂向变化上,湿季土壤水势梯度零通面出现在10~30 cm内,干季土壤水势梯度零通面出现在50 cm左右;(3)根据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干湿季节降雨后土壤水分运移主要发生在0~40 cm土壤深度;(4)土壤温度的变化受季节气温影响大,表层土壤温度梯度大,春夏季节,土壤温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秋冬季节,土壤温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5)相邻2个月内,湿季草地蒸腾相对于干季明显减少,在能量分配上,湿季虽然降雨多,能量通量少,但是潜热通量的占比却反而升高,0:0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