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7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了解决CaO-MgO-SiO2陶瓷纤维在使用过程中析晶、粉化的问题,采用非均相成核法在CaO-MgO-SiO2陶瓷纤维表面制备了ZrO2涂层。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ZrO2包覆层,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800和1 000℃热处理后原始纤维和ZrO2包覆纤维的晶相变化,并检测了二者在模拟肺液中的溶解性能。结果表明:包覆处理后,CaO-MgO-SiO2陶瓷纤维表面形成了一层ZrO2包覆层;ZrO2包覆层的存在可以显著抑制800℃时纤维的析晶,1 000℃时只能抑制纤维中方石英的析出,对其他物相的析晶没有明显抑制作用;ZrO2包覆层的存在降低了纤维在模拟肺液中的早期溶解速率,但对纤维的长期生物可溶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2.
以酸性硅溶胶及其结合料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胶凝时间、黏度、触变环面积、剪切应力等流变参数,研究了聚丙烯酰胺、氢氧化镁、柠檬酸三铵等对酸性硅溶胶及结合料浆流变行为、凝聚过程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氢氧化镁电离出Mg2+促进了酸性硅溶胶的缩合反应,对酸性硅溶胶胶凝过程的影响较为显著;氢氧化镁添加量的增加,增大了胶凝速度,酸性硅溶胶的稳定性下降。聚丙烯酰胺作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通过空间位阻效应,缔合溶胶中的氢键,在溶胶中形成三维网络结构,同时聚丙烯酰胺水解吸附在溶胶胶团颗粒表面,加快了SiO2粒子的絮凝,提高了酸性硅溶胶及其结合料浆的黏度。控制柠檬酸三铵的含量低于10 mg/mL,有助于降低硅溶胶结合料浆的黏度,提高体系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3.
通过氯氧锆的水解,利用非均相成核的方法在天然鳞片石墨表面包覆水合氧化锆制备了氧化锆包覆石墨复合粉体.对复合粉体进行了形貌观察、结构分析、与水的润湿性及表面电位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在石墨表面形成了较为均匀的氧化锆包覆层,所包覆的氧化锆为无定形,氧化锆包覆石墨复合粉体与水具有良好的润湿性,其表面特性与氧化锆相似.  相似文献   
64.
以电熔镁砂和白刚玉为镁铝尖晶石陶瓷基体原料,以氯化钾、氟化钾复合盐为相变材料,用原位反应烧结法制备熔盐/尖晶石复合高温相变储能材料,研究烧结温度、熔盐含量对熔盐/尖晶石相变储能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XRD和SEM对材料进行表征,通过DSC分析测定材料相变潜热,结果表明,烧结温度为1 000℃和熔盐含量为40%时,所制备的储能材料的相变潜热为70.98 kJ/kg,蓄热密度为240 kJ/kg(ΔT=100℃),储热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65.
通过3种可溶性陶瓷纤维在Gamble溶液中的溶解,研究了可溶性陶瓷纤维生物降解性.结果表明随着纤维溶解时间增加,Gamble溶液的pH值增加.纤维组分中的CaO,MgO,SiO2在Gamble溶液中均有较大的溶解度.在Gamble溶液中,纤维组分中的SiO2比CaO,MgO溶解速率大的多,Al3+和Fe3+的浓度基本不变.国外研制的纤维和国内的纤维的溶解性能很相似.CaO-MgO-SiO2系陶瓷纤维在Gamble溶液中显示了较高的生物可溶性.  相似文献   
66.
以棕刚玉颗粒(15~8 mm,8~5 mm,5~3 mm,3~1 mm),板状烧结刚玉(1~0 mm),碳化硅(3~1 mm,≤1 mm,≤0.063 mm)、白刚玉粉,活性氧化铝微粉和高纯二氧化硅微粉以及单质硅粉和球状沥青等为主要原料,制备了出铁沟渣线用Al2 O3-SiC-C质浇注料,并研究了高纯硅微粉含量对其流动性及高温使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高纯硅微粉含量的增加,浇注料的初始流动性基本呈增加趋势,且其流动值的保持时间延长.随高纯硅微粉含量的增加,浇注料的热态抗折强度呈增加趋势,且抗侵蚀性也会增强.  相似文献   
67.
CaO/MgO比对钙镁硅系陶瓷纤维晶化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DTA、XRD等分析测试方法,探讨了钙镁硅系陶瓷纤维组成中CaO/MgO比值变化对晶化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钙镁比值的增大,纤维的玻璃态网络结构趋于致密,晶化温度逐渐提高;经过热处理后,钙镁比值较低(2:1)的样品中析出的主晶相为透辉石,钙镁比值较高(3:1~5:1)的样品中析出的主晶相为副硅灰石或硅灰石;相同热处理条件下,增大钙镁比值有利于主晶相的长大.  相似文献   
68.
研究了添加Y2O2的混合稀土氧化物对镁质耐火材料的烧结性、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含Y2O3的混合稀土氧化物可以促进镁质耐火材料的烧结,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同时改善材料的组织结构。含Y2O3的混合稀土氧化物的添加,使镁质耐火材料的结合方式由硅酸盐相结合转化为高熔点的稀土硅酸盐相结合,从而导致镁质耐火材料的高温强度得到显著地提高。  相似文献   
69.
通过离子交换法结合后续煅烧处理制备了Eu、Ce、Ag离子共掺杂沸石基荧光粉,研究了多离子引入对沸石基荧光粉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g与Eu共掺杂可以提高Eu掺杂沸石粉的红色荧光强度;在长波紫外光激发下,Ce、Eu共掺杂沸石基粉体经800℃煅烧后表现为红光发射,而Ag的引入导致粉体的红光发射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70.
以Ca CO_3、B_2O_3为原料,分别以沥青粉、超细石墨、活性炭、生石油焦为还原剂,在感应加热条件通过碳热还原法快速制备了Ca B_6粉体,研究了不同碳源种类对感应加热合成Ca B_6粉体的物相组成、粒度分布及显微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感应加热明显缩短了反应时间;在感应加热条件下,以沥青粉或活性炭为碳源更有利于Ca B_6粉体的合成,经1650℃热处理20 min后即可合成出单相Ca B_6粉体。以沥青粉为碳源时残炭量最低,晶粒发育最为完善,呈规则立方体状,D_(50)≈10.9μm;以超细石墨和石油焦为碳源时,Ca B_6晶粒尺寸相对较小,产物中残留有较多杂相,且以石油焦为碳源时,Ca B_6晶粒间存在着明显团聚;适当过量的碳有利于提高Ca B_6的纯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