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7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NBR/PP共混热塑性弹性体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别选择普通氯化聚乙烯(CPE)、高氯化CPE、MP(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简称)、复合CPP等对丁腈橡胶/聚丙烯(NBR/PP)共混体系进行增容研究;利用半有效硫化体系以及改性树脂硫化体系对共混体系进行动态全硫化研究;用透射电镜研究部分共混体系的亚微观结构,讨论其与共混体系宏观性能间的关系;利用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对连续相的结晶形态进行研究。实验研究表明,以CPP为相容剂的共混体系经过动态全硫化后具有优良的耐热油性及其他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52.
氯磺化聚乙烯/SBR共混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具有互穿聚合物网络(IPN)结构的氯磺化聚乙烯(CSM)/SBR共混物。研究了共混组分、混炼温度和混炼时间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SM/SBR的共混比为20/80时,共混物的扯断伸长率达到最佳值;共混比为80/20时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共混条件以70℃×10min为宜。橡胶通过简单的机械共混,经分别交联后可形成较理想的非典型IPN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53.
增韧增强PP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聚丙烯(PP)种类,增韧剂丙烯-辛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三元乙丙橡胶(SBS/EPDM)和CaCO3用量对P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PP EPF30M为基体树脂,SBS/EPDM为增韧剂,CaCO3为增强剂。当添加SBS/EPDM质量分数为25%,CaCO3质量分数为19%时,制得的增韧增强PP复合材料满足PP汽车保险杠专用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54.
本文着重研究了石英细度、填充量、处理剂种类及用量对聚氯乙烯(PVC)-石英(PQC)的力学性能影响,并对材料的断面形态进行了分析,肯定了PQC可做为填充剂使用,并为PQC的生产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5.
本文报道了三种短纤维补强了苯胶和顺了胶。研究了粘合体系,纤维种类对补强胶性能的影响,探讨了一种研究短纤维补强橡胶的快速显微分析法。  相似文献   
56.
制备了以偶联剂改性的微晶粉填充中密度聚乙烯(MDPE)复合材料,分析了偶联剂种类、不同处理方法及填充量对增强MDPE力学性能的影响,在相同工艺条件下,与滑石粉填充MDPE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经钛酸酯类偶联剂湿法处理的微晶粉填充MDPE,在其质量分数为10%时.拉伸强度达到33.60MPa.显示出了较为明显的增强效果,且具有比滑石粉填充体系更好的拉伸性能,可作为一种新型增强填料。  相似文献   
57.
杨尚磊  潘炯玺  谢雁  杨伟良  张雷 《电焊机》2004,34(10):40-42
介绍了一种新型管材-熔塑钢管的结构及其生产工艺,分析了熔塑钢管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思想、结构原理、关键技术以及控制系统。熔塑钢管生产线的设计兼具了生产效率和生产的柔性化要求,可以用于HDPE、LDPE、XPE及PPR等不同塑料与钢的复合,生产不同规格产品的相关零部件能够实现快速高速或更换。各工序的加工设备之间的快速传输以钢管焊接速度为时间控制点。  相似文献   
58.
介绍了钢筋焊接网自动化生产线的生产工艺、设计思想、结构原理、特点以及控制系统。钢筋焊接网生产线的设计满足生产效率和生产的柔性化要求,可以满足手动、半自动、全自动和盘条供料或直条供料的不同需要,生产不同规格产品的相关零部件能够实现快速调整或更换。各工序的加工设备之间的快速传输以焊接主机的一个焊接循环为时间控制点。  相似文献   
59.
相容剂对NBR/PP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考察了普通氯化聚乙烯(CPE)、高氯化CPE、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及复合氯化聚丙烯(CPP)等相容剂对NBR/PP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复合CPP是NBR/PP共混体系的理想相容剂,其最佳用量为6份;以此为相容剂的NBR/PP共混体系具有优良的热塑性,NBR/PP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可采用热塑性塑料通用的加工方法进行加工。  相似文献   
60.
周媛  谢雁  邱桂学  刘新民  潘炯玺 《塑料》2005,34(2):50-52
以乙烯辛烯共聚物(EOC)和偶联剂改性的滑石粉(Talc)共混改性中密度聚乙烯(MDPE)制备复合材料,研究了Talc的表面处理工艺、粒径和添加量,以及EOC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对Talc的湿法表面处理较好,3000目滑石粉含量为5%,EOC加入量为2%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