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9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81.
稀土对低碳钢耐大气腐蚀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电化学试验和试验室加速腐蚀试验,研究了稀土对低碳钢耐大气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碳钢中,仅添加稀土也能明显的提高其耐大气腐蚀性能。运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273A-M 398型电化学测量系统等测量分析手段,对稀土在低碳钢中的耐蚀机理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得出,稀土通过夹杂物改性,从而减小微区域腐蚀,并促进稳定的保护性腐蚀产物-αF eOOH的形成,使得锈层更致密,提高了钢的耐大气腐蚀性。  相似文献   
82.
钢结构件热镀锌是一种长效的防腐蚀方法,它的表面质量极其重要。用溶剂法分批式热浸镀,镀件表面质量受钢件基体状况、热镀锌工艺、操作因素等影响。为此,分析了影响钢结构件镀锌层表面质量的因素,列出了其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3.
预合金化时间对热成形钢锌基镀层组织和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附属EDS能谱仪研究了不同预合金化时间对热成形钢22MnB5锌基镀层组织形貌及成分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试样在加热之后,镀层表面氧化物主要为ZnO和Al2O3;在550 ℃预合金化时,随着时间的延长,基体中的铁逐渐向镀层中扩散,镀层组成由η相、ζ相、δ相和Γ相逐渐转变为只有Γ相;奥氏体化之后,镀层中的组织几乎全部为α-Fe(Zn),只在表面有极少的Г相;预合金化保温时间为30 min时,在900 ℃保温5 min奥氏体化后能得到质量较好的镀层。  相似文献   
84.
采用热浸镀方法在Q235钢板表面制备了Mg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0.1%,0.3%,0.5%的锌基合金镀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辉光光谱仪(GDOES)等手段分析了Mg含量变化对镀层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镀层中Mg含量的增加,合金镀层的表面晶粒逐渐变小;Mg元素富集于晶界之中,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Mg推迟了ζ相向δ相的转变,使镀层结构中的δ相层减薄。  相似文献   
85.
通过调控气氛露点的方式,采用SEM、EDS、XPS等手段研究了露点对表面氧化物及镀层界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露点对表面氧化物形貌和数量的影响较大,对氧化物类型影响较小。在露点为+10/-50℃,表面氧化物数量最少,裸露钢基体变多。氧化物对镀层界面处的Fe-Zn相有较大影响。氧化物越少,Fe-Zn相变得细小而连续,说明氧化物的减少促进了Fe-Zn均匀扩散。  相似文献   
86.
使用过硼酸钠和钼酸盐作为促进剂制备转化液,通过扫描电镜观察钒酸盐转化膜在形核、生长过程中的形貌变化,采用化学法对转化膜质量进行了检测分析,通过中性盐雾试验对膜层的耐蚀性进行测试,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对膜层在5%Na 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过硼酸钠提高了转化膜中钒化合物的质量分数,有助于得到较厚且致密的转化膜;钼酸钠可以促进转化膜形核,加快膜层的初期生长速度;在腐蚀环境中,混合价态的钒化合物通过抑制阴极区域氧的还原反应,从而起到对镀锌层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7.
通过中性盐雾试验(NSST)和电化学试验对DX56热镀锌钢板及其合金化钢板进行耐腐蚀性能试验,得到了GI板和GA板产生红锈面积和失重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以及GI板和GA板在2%NaCl溶液中的Tafel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图谱(EIS)。NSST结果显示,GA板出现红锈的时间明显早于GI板,且红锈面积增加迅速,但GA板的失重明显小于GI板。Tafel极化曲线表明GI板和GA板在2%NaCl溶液中均表现为活化溶解,未出现钝化,GA板的自腐蚀电位明显较GI板正移,在相同阳极电位下,GA板的极化电流密度小于GI板;由EIS及其等效电路拟合结果得到GA板镀层的电荷转移电阻明显大于GI板。试验结果表明GA板比GI板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能,用失重法衡量GA板的耐腐蚀性能比用红锈出现的时间及红锈面积增长速度更准确。  相似文献   
88.
不同铝含量热镀锌合金化镀层的电解剥离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解剥离试验是一种定量分析热镀锌合金化镀层相结构的方法,但电解剥离的试验数据不能直接确定合金化镀层中的Fe-Zn相结构,需要考虑试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电化学副反应的影响,本文优化了电解剥离分析合金化镀层相结构的试验参数.结果表明:在足够低的电位扫描速度下,电解剥离试验可以使合金化镀层中的各相逐相溶解,能够准确分析合金化镀层中的铁含量和η、ξ、δ、Г等相的厚度.利用电解剥离试验测得的极化曲线和提出的数据分析方法结合各相的初始溶解电位准确测量了铝含量不同的热镀锌合金化镀层中各相的厚度和含量.  相似文献   
89.
研究了IF钢表面划痕深度对热镀锌镀层及合金化镀层表面缺陷的影响、划痕部位镀层的生长过程、组织结构及合金化行为.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热镀锌时锌液能够有效填充划痕凹陷,从而降低基板表面的划痕缺陷,但划痕缺陷可以遗传到合金化镀层表面;在镀层合金化过程中,与正常部位相比缺陷部位的合金化速度快;随着镀层合金化的进行,缺陷部位的Z...  相似文献   
90.
通过在CAG-2000模拟机上对汽车用高强度IF440热镀锌钢板进行退火,采用OM研究退火后的显微组织;用拉伸试验研究其力学性能;采用EBSD分析其退火织构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在790~850℃范围内钢板都充分再结晶;伸长率和n值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γ值则随保温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且升高退火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