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7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对高速列车车体用新型A6N01铝合金进行MIG焊接,使用光学金相(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显微硬度计和拉伸试验机对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焊缝金属为等轴晶状的铸态组织,焊缝边缘的熔合区形成柱状晶组织。在热影响区(HAZ),过时效区的晶粒比淬火区的更为粗大,形成HAZ软化区。A6N01铝合金母材析出短棒状β′(Mg2Si)过渡强化相。HAZ析出粗大的短棒状稳定强化相β(Mg2Si)。焊缝显微硬度最低,约为65 HV。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为270 MPa,断后伸长率为6.0%。  相似文献   
72.
通过宏观拍照和扫描电镜对A7N01高强铝合金T型焊接接头的疲劳断口进行了研究,揭示了该铝合金疲劳裂纹萌生与扩展的特征.铝合金的疲劳断口可明显划分为疲劳裂纹源区、裂纹稳定扩展区和瞬断区3大区域.疲劳裂纹从T型焊接接头的焊趾处萌生并向接头中心线扩展,疲劳裂纹扩展区可以观察到疲劳破坏的一些典型特征,瞬断区的断口形貌与拉伸断裂相似,形成不平坦的粗糙表面.  相似文献   
73.
为了促进先进高强钢激光焊接技术的发展,采用光纤激光器对1.5mm厚的TRIP590钢板进行焊接,对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硬度以及拉伸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焊接速度对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焊缝组织主要为板条状马氏体,热影响区可分为完全淬火区和不完全淬火区。焊接接头硬度分布不均匀,在热影响区或焊缝处硬度最高。随着焊接速度提高,热影响区马氏体含量增多,贝氏体含量减少,热影响区和焊缝组织变得细小。焊接速度为3~5m/min时,拉伸试样均断裂在母材,断后延伸率均超过30%,随着焊接速度提高,断后延伸率也有所提高,强塑积(PSE)均在20000MPa%以上,拉伸变形过程中相变诱发效应显著,大部分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在提高材料塑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强度,实现了高强度和高塑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74.
一段蒸发加热塔是尿素生产装置中的关健设备之一。该塔高6470mm,外径φ800×8mm,为Ⅱ类压力容器,本体材愤为0 Cr18Ni12Mo  相似文献   
75.
杨尚磊  潘炯玺  谢雁  杨伟良  张雷 《电焊机》2004,34(10):40-42
介绍了一种新型管材-熔塑钢管的结构及其生产工艺,分析了熔塑钢管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思想、结构原理、关键技术以及控制系统。熔塑钢管生产线的设计兼具了生产效率和生产的柔性化要求,可以用于HDPE、LDPE、XPE及PPR等不同塑料与钢的复合,生产不同规格产品的相关零部件能够实现快速高速或更换。各工序的加工设备之间的快速传输以钢管焊接速度为时间控制点。  相似文献   
76.
基于H1F60小松伺服冲压成形测试系统,对7005高强铝合金加热状态下的胀形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前用Dynaform软件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得到了板料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杯突值IE.结果 表明:当压边力在15~ 25 kN变化时,IE值先增大后减小,压边力在15 kN时,IE值达到3.611mm,增加了49%;当冲压速度在...  相似文献   
77.
具有薄板结构的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器等运载工具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工业轻量化的发展和应用。激光焊接作为先进制造领域的关键技术被广泛用于薄板结构互联工艺。但薄板结构的焊接变形及预测仍然是该研究领域面临的核心问题。根据不锈钢薄板激光焊接领域的研究进展,全面评述了此领域的研究现状,系统阐述激光焊接工艺下的焊缝几何尺寸对变形的影响,概括分析焊接变形预测的热源模型误差、关键技术、创新方法。旨在厘清不锈钢激光焊接变形的工艺特点、影响机理、发展趋势,为薄板激光焊接领域提供借鉴,推动新型薄板轻量化结构在各制造行业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