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7篇
工业技术   4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面向SOC的可配置AHB接口组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设计了面向SOC的可配置AHB接口组件。该接口组件针对SOC中的AHB总线从设备,提供寄存器、中断信号、SRAM、FIFO数据接口,实现了高度可配置性,兼顾了效率和重用性。该接口模块成功地应用在DAB和DRM接收机芯片的设计实践中。在DRM接收机芯片中的一个典型应用为0.18mCMOS工艺下占用0.078mm2的面积。  相似文献   
42.
以拜耳法赤泥和85%工业磷酸为原料制备三聚磷酸铝。拜耳法赤泥通过高温烧结改性,用碳酸钠碱溶法溶出改性赤泥中的铝,制备高活性氢氧化铝凝胶,烘干得到氢氧化铝干胶。采用氢氧化铝干胶与工业磷酸,通过中和反应、缩合反应、水化反应,制备三聚磷酸铝。最佳工艺参数:磷酸与氢氧化铝体积质量比(mL/g)为30/10,缩合温度为290℃,缩合时间为4 h,中和温度为常温,加水量为10 mL。对样品进行了化学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盐雾试验测试,结果表明样品为合格的三聚磷酸铝产品,防腐性能达到工业指标。  相似文献   
43.
介绍了一种用旋流器进行液液萃取--旋流萃取的新型旋流萃取器的结构、原理、理论分析及初步试验结果.与传统的离心萃取器相比,旋流式离心萃取器没有运动部件,结构紧凑,制造维护方便.研究结果表明,直径为20mm的旋流萃取器可以在数秒时间内达到某些物料萃取平衡的95%以上.  相似文献   
44.
根据国电库车发电有限公司二期扩建工程锅炉水处理技术方案的对比与选择,简析反渗透技术在电厂中应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45.
研究采用新型有机溶剂体系合成羟丙甲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HPMCP),并对合成过程进行工艺优化,使之可取代目前工业上普遍使用的冰醋酸反应体系。在新型有机溶剂体系下,以三乙胺为催化剂,羟丙甲纤维素(HPMC)与邻苯二甲酸酐进行酯化反应制备HPMCP;运用单因子变量法考察邻苯二甲酸酐的量、催化剂的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对反应程度的影响(以酰化率来衡量)。在新体系下合成出了酰化率及游离酸含量等关键技术指标均符合美国药典要求的HPMCP;考察了各因素对酰化率的影响并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为HPMC∶邻苯二甲酸酐∶三乙胺=1∶1.5∶0.08,65℃下反应7h。  相似文献   
46.
分析、论证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意义以及所引发的哲学思考,辨证地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  相似文献   
47.
扩展弹道成型末制导律特性分析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辉  林德福  祁载康  张頔 《兵工学报》2013,34(7):801-809
基于剩余飞行时间的指数函数构建了扩展的权函数和目标函数,引入常值机动目标,利用最优控制理论,扩展得到最优弹道成型制导律簇。针对无制导动力学滞后的制导系统,利用施瓦茨不等式,求解得到了在初始位置误差、方向误差、目标常值机动及终端落角约束作用下的制导律加速度指令解析解。分析指出,当罚函数中剩余飞行时间的指数大于0时,加速度指令在弹道末端趋近于0.利用无量纲化方法和伴随法,研究了含有一阶动力学滞后的制导系统在初始方向误差和终端落角约束作用下的无量纲位置和角度脱靶量特性。结果表明:当末导时间为制导系统动力学滞后时间常数的15倍左右时,落角约束、初始方向误差引起的位置和角度脱靶量均趋近于0;且初始方向误差角和终端落角方向相反时的位置和角度脱靶量要小于二者同号时的情况。  相似文献   
48.
碲锰镉(Cd1–xMnxTe,CMT)是性能优异的室温核辐射探测材料。目前,熔体法生长的CMT单晶内部存在大量本征缺陷导致其光电性能较差且CMT探测器对γ射线和α粒子的探测效率较低。本工作采用Te溶液垂直Bridgman法生长In/V共掺杂的Cd0.9Mn0.1Te单晶体,晶体禁带宽度为1.524eV,红外透过率达67.3%。为提高CMT探测器效率,制备了Au、Al、Ag和In 4种不同金属电极的MSM型CMT探测器,并测试了不同电极的I–V特性。结果表明Au和In电极表现出最佳电学性能:欧姆系数分别为1.043和0.969,电阻率分别为4.783×10~(100Ω·cm和4.119×1010Ω·cm,百伏漏电流分别为5.958 nA和6.758 nA。为进一步提高Au和In电极CMT探测器的电学性能,在430 K以下的低温段进行电极退火实验,结果表明:Au电极在390 K温度下退火1 h百伏漏电流降至2.31 nA,α粒子(5.48 MeV)辐射下CMT探测器能量分辨率从26...  相似文献   
49.
王婷婷  张頔  王宇加  樊梓鸾 《精细化工》2023,40(3):627-637+672
以金银花多酚和红豆越橘乙醇提取物为原料,采用称重法、稀释透过率法、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酪氨酸酶抑制实验、弹性蛋白酶抑制实验、联合指数(CI)考察了金银花多酚与红豆越橘乙醇提取物单独及不同质量比联合应用在保湿、防晒、抗氧化、抑制黑色素和抗衰老方面的功效。结果显示,m(金银花多酚)∶m(红豆越橘乙醇提取物)=1∶2、1∶4在保湿性能方面具有协同作用;m(金银花多酚)∶m(红豆越橘乙醇提取物)=4∶1、2∶1和1∶1时在抗UVB性能方面具有协同作用;5个复配比例在清除ABTS和DPPH自由基方面均有协同作用,CI值分别为0.79±0.036、0.83±0.041、0.85±0.026、0.96±0.03、0.98±0.027和0.69±0.046、0.67±0.039、0.78±0.031、0.89±0.018、0.97±0.029;除m(金银花多酚)∶m(红豆越橘乙醇提取物)=4∶1外,其他复配比例在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方面均表现出协同作用,m(金银花多酚)∶m(红豆越橘乙醇提取物)=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