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4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4.2K直流背景场下Bi2223超导带材的交流损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Bi2223高温超导带材在4.2K和外加直流背景场条件下的交流损耗。讨论了磁场、电流、基体电阻率、超导芯的数目等因素对交流损耗的影响。所有的测量都在4.2K下进行,外加磁场的幅值最大是5T,损耗的测量采用传输电流法。  相似文献   
72.
本文采用X射线分析方法,研究了在不同淬火温度下YBa_2Cu_3O_7-δ超导材料的X射线衍射谱线和点阵常数的变化规律。发现在550℃以上温度淬火,YBa_2Cu_3O_7-δ超导材料,在液氮温区火去超导性能。在700℃以上温区淬火,出现BaCuOy非超导杂相。以Sr替代YBa_2CuO_7-δ相中的一部分Ba时,随Sr含量的增加,超导转变温度下降。X射线分析表明,这是由于氧在晶胞中的位置发生变化和微量失氧造成的。以稀土元素完全替代其中的Y,对结构和超导中点转变温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3.
本文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工艺制备了Na掺杂的Bi2.1Sr1.96Ca1-xNaxCu2.0O8+d超导材料。Bi-2212前驱体粉末采用改进的共沉淀工艺制备,并在烧结前将前驱体粉末与NaOH混合。本文系统研究了Na离子掺杂对Bi-2212体系晶格结构、相组成、微结构和相关超导性能的影响。Na离子掺杂导致Bi-2212体系相转变温度的显著降低。因此在SPS过程中,烧结温度相应发生了变化。但Na掺杂仍然导致大量Bi2Sr2CuO6 (Bi-2201)相生成,进而导致了超导相含量的降低和织构度的破坏,所以给体系的超导电性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另一方面,Na掺杂相Bi-2212中掺入了大量的点缺陷,这些点缺陷可以作为有效钉扎中心。因此,通过优化Na掺杂Bi-2212的烧结工艺,有可能在高场条件下获得体系性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74.
ITER用NbTi超导线材微观组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国际热核聚变反应堆(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ITER)磁体极向场用NbTi超导线材的性能优化为目的,通过TEM研究热处理工艺对NbTi超导线材微观组织及4.2 K温度下临界电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高Jc值的NbTi在4.2 K条件下析出具有典型形貌的α-Ti钉扎中心,即弥散分布于β-NbTi基体上,高度褶皱及卷曲.较高温度的热处理有利于4.2 K下Jc的提高,但增加热处理次数使Jc值略微降低.  相似文献   
75.
采用粉末冶金与中频感应炉重熔相结合的方法制备Ni-5at%W合金锭,经旋锻和拉拔成为丝材,再冷轧为70μm厚带材.随后,在800~1300℃区间进行0~3 h再结晶退火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和电子背散射衍射对基带织构进行评估,同时也对基带硬度进行了表征.实验发现,Ni-5 at%W合金基带几乎在800℃就已完成初始再结晶过程;在980℃退火时,立方织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延长(1~3 h)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在1100,1300℃退火后形成了锐利的立方织构,偏离{001}<100>8°范围内的晶粒表面积占总晶粒表面积的分数分别为93%,99.8%.在1300℃以下温区退火时,基带组织均匀,没有出现晶粒异常长大现象,立方织构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当退火温度达1400℃时,出现晶粒异常长大现象并伴有其它织构成分出现.  相似文献   
76.
高强高导铜铌微观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集束拉拔制备技术获得了含有N=854铌芯的Cu-Nb微观复合材料.在77 K条件下材料的电阻率为0.36 μΩ·cm,在293 K时,复合材料导电率大于70%IACS.复合材料截面面积大于5 mm2时,复合材料室温抗拉强度达到915 MPa.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材料拉伸断口形貌及芯丝排布情况.  相似文献   
77.
磁体用NbTi超导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bTi是典型的低温超导材料,广泛应用于核磁共振成像(MRI)、核磁共振(NMR)、高能物理(HEP)等领域.常用NbTi超导材料的临界温度Tc为9.6K,4.2K时的上临界场Hc2为11T,因此NbTi超导材料的应用都是在低场范围内,也是不可替代的低场超导材料.综述了NbTi超导材料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8.
简要介绍了脉冲磁体用导体材料的分类,包括传统的的弥散强化铜材料、铜宏观复合材料与新型的兼顾高强度和高导电性的铜微观复合材料,主要阐述了以Cu-Nb为代表的铜微观复合材料的关键制备技术、材料主要研究领域与现状,揭示了高强高导Cu-Nb微观复合材料的广阔应用前景与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9.
在测试和研究冷敷合金预涂层电阻基础上,分析了冷敷感应熔涂加热过程的探讨,对外圆熔涂感应器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经试验验证,新型感应器可满足熔涂要求.  相似文献   
80.
基于对扰动土层地基处理的复杂性分析, 阐述了地基处理方案选择的基本思路,介绍了采用静压注浆和单管分喷注浆技术处理扰动地基的特点和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