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根据悬挂式封隔器密封胶筒的结构和工作特点,分析封隔器在初封和工作阶段胶筒的密封原理及其相应的自由变形、约束变形和稳定变形3种状况下的密封特性。建立胶筒密封性能分析的理论模型,应用压力法分析胶筒在约束变形和稳定变形阶段的材料、几何和应力变化等非线性关系,得出密封面接触应力分布的计算模型,并确立应用封隔器胶筒密封面接触应力判断胶筒密封性能的判别准则。建立悬挂式封隔器胶筒密封的有限元模型,有限元仿真与数值计算得到的密封面接触压力的大小和分布形状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证明了建立的理论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2.
张付英  徐燕申 《机械设计》2005,22(Z1):73-74
提出了面向产品创新的需求设计过程模型,对基于多层次需求拓扑结构的用户需求获取技术、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需求建模技术和基于QFD的需求转换技术进行了研究.以边缘位置控制系统为实例,说明该模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3.
先进制造技术与模式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制造技术的发展历程出发,介绍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起源和发展趋势,并详细分析了几种先进的制造模式。  相似文献   
44.
技术演进驱动的Y型密封圈增效设计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Y型密封圈增效设计缺乏有效的技术方法指导的问题,提出了技术演进驱动的Y型密封圈增效设计过程模型.通过对Y型密封圈在材料特性、截面形状、密封偶合面形状、润滑条件、加工精度和可靠性等方面的进化过程分析,总结出了Y型密封圈的进化路线.根据Y型密封圈目前在各条进化路线上所处的位置,提出了可能的Y型密封圈的增效设计方案.该研究可对可操作性和规范化的Y型密封圈增效设计提供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45.
基于QFD/TRIZ集成技术的纸带打孔机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QFD/TRIZ集成技术对胶纸带打孔机的适应性设计进行了研究,并以此提出产品改进的方向和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6.
张付英  潘萍 《中国造纸》2000,19(3):71-72
幅状材料的加工,如:编织带的双面涂覆、挤压涂布层贴等需要在一条生产线上同时完成,将材料的一面处理后,再处理另一面,这时,就必需有翻转导向装置。传统的翻转装置只起转向作用,材料的校正由另一套导向装置完成,结构复杂、占据空间较大,而且由于材料直接和转向辊接触,在转向过程中易引起材料的扭曲和起皱现象,对材料的后续加工带来不利影响,甚至直接导致材料的报废。KOHLERCOATING公司生产的无约束、无变形的翻转导向装置,集转向与校正于一体,利用气流摩擦转向、校正器校正材料位置、调紧辊补偿材料长度,使运行的材料在适当的…  相似文献   
47.
根据油封的能量守恒方程以及黏温方程,应用迭代求解,获得不同运行工况参数组合方案的油封唇口区域的温度分布;基于正交试验设计和响应曲面拟合,得到最大温度值和温度差值的油封运行工况极限状态函数,并依据转速、油压、摩擦因数、粗糙度的极限状态函数进行油封的可靠性以及可靠性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最大值是研究分析温度对油封可靠性影响的最佳指标;摩擦因数对温度最大值的影响敏感性最高;所研究范围内,粗糙度的均值增加,会使油封可靠度增加,转速、油压、摩擦因数的均值增加,均会降低油封的可靠度;随转速、油压、摩擦因数、粗糙度的方差增加,油封的可靠度均降低。  相似文献   
48.
对油封表面微织构的形状进行组合设计,应用Abaqus仿真分析不同组合微织构油封的静态接触压力和变形影响矩阵;基于二维平均雷诺方程,建立考虑表面粗糙度以及唇口油膜空化现象影响的流体润滑模型,分析不同形状微织构对旋转油封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相较于无织构油封,微织构对油封泵吸率以及油膜厚度提升较为显著,且组合型织构的提升效果优于单一三角形织构;三角形与半圆形组合织构对油封泵吸率的提升效果最佳,半圆形与方形组合织构对油封油膜厚度的提升为最佳。  相似文献   
49.
调研和确定旋转轴唇形密封的可持续标准,根据旋转轴唇形密封的具体结构和生产工艺,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估(LCA)方法,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和分析旋转轴唇形密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能耗、碳排放、单位生产时间、成本等环境、社会和经济可持续指标,确定旋转轴唇形密封可持续改进策略:环境可持续侧重于使用阶段的能耗降低,社会可持续关注生产工艺创新,经济可持续聚焦于延寿设计。从延长使用寿命和优化运行时的摩擦状态2个方面,实施旋转轴唇形密封的可持续改进设计,分析宏观截面形状和尺寸、唇部的微观相貌、唇部材料对旋转轴唇形密封可持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薄唇、微观织构和耐磨材料对降低旋转轴唇形密封的能耗和碳排放都具有积极作用,研究结果对提高旋转轴唇形密封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0.
分别用顺解法和逆解法计算矩形密封圈的密封性能参数.逆解法是根据膜压分布曲线,求解密封圈的油膜厚度和泄漏量,顺解法则是根据预设的膜厚和流槽形状求解油膜压力和油膜厚度分布及泄漏量.结果表明,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获得矩形密封圈的压力分布曲线用逆解法求解密封参数方法简单,但由于在有限元分析过程中对模型进行了简化和假设,计算结果不太精确;基于有限差分法,采用MATLAB软件编程,用顺解法求解矩形密封圈密封参数,由于考虑了众多因素影响,计算结果与实际相近,但计算过程较为复杂,迭代计算时需要采用快速收敛的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