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9篇
工业技术   5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21.
【摘要】 目的 评价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下腔静脉(IVC)-右心房(RA)癌栓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17例原发性肝癌合并IVC-RA癌栓患者,行选择性动脉造影确认肿瘤供血动脉,之后行TACE。栓塞材料包括化疗药物-碘化油混合乳剂及颗粒型栓塞材料,栓塞的靶血管包括肝动脉分支、右侧膈下动脉、胃左动脉分支等。术后定期随访,酌情行进一步治疗。结果 17例患者共行TACE治疗45次,所有治疗均成功,无明显并发症。17例患者IVC-RA癌栓均可见明确供血动脉,肝动脉分支供血12例,肝外动脉供血9例,其中胃左动脉1例,右侧膈下动脉8例。复查CT,15例患者可见IVC-RA癌栓内碘油沉积。17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52.9%、29.4%。结论 原发性肝癌 IVC-RA癌栓血供丰富,主要供血动脉包括肝动脉、右侧膈下动脉,TACE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IVC-RA癌栓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22.
冯玮  宋鹏 《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42(17):189-195
通过对A.niger CBS 513.88基因组信息进行阅读和比对分析,发现一个新的丝氨酸羧肽酶基因CapA,并在毕赤酵母中进行克隆表达。在摇瓶发酵水平,重组菌GS115(pPIC9K-CapA)的羧肽酶酶活达到109.7 U/mL。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酶最适温度和pH值分别为45℃和6.0;在30℃~50℃或pH 4.0~8.0孵育1 h,仍可保持80%或60%以上的活力;Mg2+可以显著提高酶活,Cu2+、Fe2+、Co2+和苯甲基磺酰氟则对酶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6种被检测的底物中,CapA可以水解其中的5种,具有较广泛的底物特异性,并且偏好水解羧基端疏水性氨基酸亮氨酸和赖氨酸,苄氧羰基-苯丙氨酰-亮氨酸是其最适底物。CapA较好的耐热性和pH值稳定性以及水解底物特征表明其在食品和生物技术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523.
催化燃烧是一个异相氧化过程,它的优点在于燃烧的排放接近零污染,燃气与空气之间的比例关系对系统的辐射效率有相当大的影响。通常燃料选择天然气,本文对贫天然气/空气混合物在催化燃烧炉中Pt催化剂中毒特性和辐射效率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由于天然气中H2S的出现导致Pt催化剂的老化。  相似文献   
524.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具有Na-β和H-β分子筛担载ZrO2的催化剂ZrO2/Na-β和ZrO2/H-β,将其应用于环己酮和异丙醇的MPV还原反应,考察了它们的催化性能。采用XRD、SEM-EDS、NH3-TPD、BET比表面积及孔结构、ICP-MS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气相色谱对产物进行鉴别和含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环己酮和异丙醇的MPV还原反应,与H-β、Na-β、ZrO2/Na-β相比,ZrO2/H-β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Zr酸中心对环己酮和异丙醇的MPV反应更重要。6%的ZrO2/H-β为催化剂,环己酮与异丙醇的摩尔比为1:20,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6%,80℃下,反应5 h,以环己酮为基准,采用面积归一化计算,环己酮的转化率为91.2%。催化剂经焙烧可以再生,焙烧后的催化剂在使用5次后,环己酮的转化率明显下降为79.4%,而干燥后的催化剂使用1次后就失去部分活性,催化剂的使用寿命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25.
宋鹏  龚海军  彭军  舒吉平  高正源 《铸造》2023,(2):196-202
为了高效、高质量生产某汽车发动机机油泵盖,针对泵盖零件特征并基于压铸理论和经验设计了3种理论上可行的浇注与排溢系统方案,然后利用ProCAST软件模拟铸件的充型及凝固过程。充型过程模拟发现铸件顶部易产生卷气,因此提出在此处增设一个溢流槽的优化方案。铸件凝固仿真发现,消除横浇道内侧溢流槽以及缩短内浇道长度,对铸件的缩松、缩孔分布无影响,还可改善横浇道内侧铸件部位的散热、减少金属液流动能量损失。方案三的浇注与排溢系统降低了卷气,试模铸件经X光探伤表明重要位置无缩孔,金相分析显示铸件各部位组织致密,晶粒度等级为4,显微硬度大于HV85,符合产品要求。  相似文献   
526.
针对虚拟同步型风电机组的普及应用,各机组频率、电压动态过程较传统风机差异显著特征,提出虚拟同步型风电场的动态聚合建模方法。首先,建立单台虚拟同步型风机的控制模型,分析其在全功率型风机及双馈型风机上的通用性。然后,通过Kuramoto模型阐释复杂网络下多机组自同步机理,并提出虚拟同步型风机在机电时间常数内的聚合方法。最后,应用实际风场算例进行系统建模仿真,并与该风场的等效聚合模型进行对比,验证所提出动态聚合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27.
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性及其法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总结了国际国内有关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性的检测方法,详述了OECD、ISO、欧盟以及中国标准中生物降解性检测相关方法的特点和各个方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28.
采用粉末冶金熔渗法制备Mo–30Cu合金板坯,Mo–30Cu板坯和无氧铜板经轧制后在30 MPa、970℃的条件下进行热压复合,制得5层铜/钼铜/铜(Cu/MoCu/Cu,CPC)复合材料。通过金相组织观察、超声波扫描分析、高温热考核、漏气率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不同Mo–30Cu芯材表面处理方式对多层CPC复合材料层间结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拉丝处理的Mo–30Cu芯材制备的多层CPC复合材料经830℃高温烘烤10min热考核后,材料内部无空洞缺陷,漏气率小于5×10-3 Pa·cm3·s-1。采用研磨处理的Mo–30Cu芯材所制备的多层CPC复合材料经热考核后,材料出现鼓包现象,内部存在明显空洞缺陷,漏气率大于5×10-3 Pa·cm3·s-1。  相似文献   
529.
为深化对川南自贡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海相页岩沉积环境特征及有机质富集机理认识,通过开展有机地球化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等实验,对Z303井沉积环境特征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海相页岩有机质丰度高,TOC平均为2.15%,矿物组成以石英和黏土矿物为主,氧化还原环境是自贡地区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五峰组和下龙马溪组沉积时期有机质富集条件相比中龙马溪组和上龙马溪组沉积时期更加优越,形成了一套富含有机质且脆性矿物含量高的优质页岩,是研究区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首选目标。  相似文献   
530.
基于固体Al阴极分离锕系元素(An)与裂变产物(FP)的电解精炼技术是极具前景的干法后处理流程之一。本研究采用暂态电化学法系统研究了Pu^(3+)在固体Al阴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循环伏安法(CV)和方波伏安法(SWV)研究结果表明,Pu^(3+)在Al阴极上可一步还原为合金,且该反应为不可逆,Pu^(3+)与Al形成合金的电位与温度的关系式为E^(θ,*)(Pu^(3+)/PuAl n)(vs.Cl-/Cl_(2))=-2.944+9.84×10^(-4)T。开路计时电位法(OCP)结合相图表明,Pu^(3+)在固体Al阴极上可生成Pu_(3)Al、PuAl、PuAl_(2)、PuAl_(3)和PuAl_(4)五种合金化合物,且计算得到了不同温度时PuAl_(4)的Gibbs生成自由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