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7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开窗侧钻技术在埕北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开窗侧钻技术在埕北油田的应用实践进行了总结。详细阐述了开窗侧钻工具特点、侧钻位置优选原则、侧钻作业步骤和开窗侧钻技术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该项技术在提高渤海油田采收率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2.
深部凝析气井流入动态分析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根据天然气和反凝析流在地层中渗流特点,结合凝析气体系相态理论及闪蒸计算方法,运用状态方程进行模拟,考虑流体相态和组分的变化以及凝析及气井的表皮系数,引入稳态理论的两相似压力函数,建立适用凝析气流入动态预测的方法,并根据凝析汪的临界压力和临界饱和度渗流的关系,给出了预测凝析气井井底流压的数学模型;(1)井底压力高于露点压力时的渗流数学模型;(2)井底流压低于露点压力且凝析油饱和度小于临界和度时的渗流数学模型;(3)井底流压低于露点压力且凝析油饱和度大于临界饱和度时的渗流数学模型,根据这一思路编制了完整的计算软件,该方法适用于凝析气井流入动态预测。参9(喻西崇摘)。  相似文献   
23.
国内外油气水多相管流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面油气水多相管流的研究经历了从经验、半经验关系式开始,到统一流动模型、瞬态模型和物理机理模型的发展过程。研究热点是:地形起伏多相管流的研究;油气水多相管流的研究;多相泵和多相流量计的研究;建立大型实验架,把这些在低压、小管径和低输量条件下得出的关系式加以适当修正后用到实际多相管路。筛选出一些较好的关系式,组合成一些适用范围广,精度高的组合关系式。  相似文献   
24.
将遗传算法和传统的BP神经网络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对注水管道水质腐蚀影响因素进行大小排序的新方法,即二层改进遗传神经网络法。对某实验区注水水质腐蚀的影响因素进行示例分析,结果表明,二层改进遗传神经网络法得到的影响因素排序结果比灰色关联得到的排序准确一些,更能反映腐蚀的实际情况。提出的二层改进遗传神经网络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具有相同的应用范围。该试验区注水水质的主要影响因素排序为:溶解氧(0.877)>pH值(0.856)>SRB(0.84)>温度(0.811)>压力(0.78)>CO_2(0.76)>流速(0.736)>0.7。  相似文献   
25.
油井清、防蜡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主要介绍了目前常用的机械清防蜡、热力清防蜡、表面能防蜡(内衬和涂料油管)、化学剂清防蜡、超声波清防蜡、强磁清防蜡和微生物清防蜡技术等。生产实践中,应根据油井的含水、含蜡量选用合适的清防蜡技术,才能对清防蜡达到经济、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6.
将遗传算法和传统的BP神经网络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对注水管道水质腐蚀影响因素进行大小排序的新方法,即二层改进遗传神经网络法.对某实验区注水水质腐蚀的影响因素进行示例分析,结果表明,二层改进遗传神经网络法得到的影响因素排序结果比灰色关联得到的排序准确一些,更能反映腐蚀的实际情况.提出的二层改进遗传神经网络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具有相同的应用范围.该试验区注水水质的主要影响因素排序为溶解氧(0.877)>pH值(0.856)>SRB(0.84)>温度(0.811)>压力(0.78)>CO2(0.76)>流速(0.736)>0.7.  相似文献   
27.
在自然界中,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水合物的结构有I、Ⅱ和H型。开发的方法有:热力分解法、减压法和注入化学剂等等。多孔介质中水合物的形成条件和管道、井筒中水合物的形成条件有较大的区别,在多孔介质中必须考虑毛细管力的作用,水合物的分解条件主要取决于多孔介质中岩石和流体的特性如润湿角和孔隙尺寸等。文章所推导出在多孔介质中考虑毛细管力的影响后,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压力和温度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而没有考虑毛细管力的影响计算出的天然气水合物在给定温度下所得到的水合物的形成压力偏低。  相似文献   
28.
为了评估一种新型浮式钻井生产储油装卸系统(FDPSO)概念设计中干式井口平台的垂荡性能,建立了系统的理论分析模型,并运用半物理仿真技术构筑了大比尺模型实验平台,用可控的电液伺服器运动台模拟船体的垂荡,干式井口系统采用大比尺的物理模型。在简谐激励下理论模型的实验结果和数值结果的对比,证明了理论模型的合理性,符合工程实际。根据该理论模型对中国南海海况进行的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船外悬挂配重为干式井口平台的张紧立管系统提供张力的概念设计对船体的垂荡具有自动补偿作用,减小了干式井口平台的垂荡振幅。  相似文献   
29.
海上浮式液化天然气脱酸气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国内外陆上及海上脱酸气技术经验,结合一海上示范气田气源及海况条件,综合比较了几种常用脱酸气方法,确定选用MDEA/DEA混合胺液脱酸气工艺。对工艺中的塔设备进行选型,初步确定设备关键工艺参数。采用化工模拟软件HYSYS完成脱酸气工艺模拟,选取合适的评价指标,分析关键参数对工艺运行的影响,提出各关键参数推荐范围。通过本文分析,形成浮式LNG脱酸气技术研究方法,可为海上天然气脱酸气技术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0.
CO2超临界态输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CO2管道输送效率,一般采用超临界密相输送。为此,利用组分热力学模型以及水力学模型,分别对CO2液化管道输送、超临界输送和密相输送进行分析研究,对不同相态条件下的管道输送规律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了压力、温度等在输送过程的变化规律,并就压降-长度关系、压降-二氧化碳摩尔流量关系和压降-内径关系对3种输送方式进行了对比,得到如下结论:在相同的情况下,超临界输送时的压降比液化输送和密相输送的压降值要大,而液化输送的压降比密相输送大;超临界输送和密相输送的压力都很高,输送过程中基本不会发生气化,而液化输送随着输送过程中压力的降低、温度的升高,CO2很容易气化;不同的输送方式无论从经济性还是能耗上都有很大的差别,输送状态的选择要根据整个系统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