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9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周荣锋  杨王玥  孙祖庆 《金属学报》2004,40(10):1055-1063
提高低碳(锰)钢中碳含量,低碳(锰)钢形变强化相变孕育期明显延长,转变动力学曲线整体向高应变方向移动.提高锰含量,相变孕育期有所延长,转变动力学过程明显变缓.提高碳、锰含量,钢中铁素体形核率增大,晶粒细小,碳的影响程度比锰显著.过冷奥氏体形变过程铁素体转变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符合Cahn的“位置饱和”机制,第二、三阶段不符合“位置饱和”机制。  相似文献   
92.
WC/铁基表面复合材料渣浆泵过流件的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业华  李祖来  周荣  卢德宏  周荣锋 《铸造技术》2005,26(11):1020-1023
采用负压铸渗工艺制备了WC/铁基表面复合材料的渣浆泵过流件内盖,分析研究了其在实际工况使用时的磨损失效机理.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渣浆泵过流件内盖,基本上能达到整体复合,复合面比较平整,表面质量较好,复合层厚度能保证在3 mm以上,在实际工矿下使用70天后失效.基体对增强颗粒的"支撑效应"和颗粒对基体的"阴影效应"非常明显,内盖大平面复合部分区域的缺陷和内盖圆柱立面复合效果较差是内盖发生失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3.
以半固态ZCuSn10P1铜合金为研究对象,自主设计了1套1模4件挤压模具并进行了半固态挤压铸造成形实验,研究了成形比压和挤压速率对半固态ZCuSn10P1铜合金挤压铸造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成形比压由180 MPa增加到250 MPa时,半固态铜合金平均晶粒直径逐渐减小,由89.25μm减小至77.96μm,液相率由36.7%减少至22.3%,抗拉强度由318 MPa增加至387 MPa,提高了21.70%,延伸率由4.2%降至2.8%;当挤压速率由11 mm/s增加至15 mm/s时,固相晶粒圆整度由1.54减小至1.32,此时抗拉强度由368 MPa增加至387 MPa,提高了5.16%,延伸率由3.3%降低至2.8%。  相似文献   
94.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高强耐蚀钛合金材料,通过将三次VAR炉熔炼后铸锭进行热轧和退火处理,研究退火工艺对板材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退火后整体组织分布均匀,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条状α相减少,等轴α相增多,β转变组织长大、增多。在740℃退火时,条状的α相基本消失,β转变组织长大、增多并且粘连在一起,呈现典型的等轴组织形貌。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板材的强度和洛氏硬度下降,塑性提高,腐蚀电流密度降低,腐蚀速率减慢,耐腐蚀性能增强。在740℃退火1h后,板材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95.
杨琼  周荣锋  李永坤 《铸造》2023,(1):61-66
分别采用液态挤压铸造和半固态流变挤压铸造成形CuSn10P1合金薄壁轴套,对轴套组织均匀性和拉伸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半固态挤压铸造CuSn10P1合金轴套组织中物相尺寸和形态分布均匀性显著提高;半固态铸造组织显著细化和球化,基体相内部锡元素固溶度得到显著提高;δ和Cu3P脆性物相分布于高锡含量的细小α相之间;半固态挤压铸造薄壁轴套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较液态挤压铸造轴套分别提高了26%和3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