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0篇
工业技术   23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原位TiCP/Fe 复合材料组织中的有害相及其防止措施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原位( in situ) TiCP/Fe 复合材料组织中有害相Fe3C 和Fe2Ti 的形成过程及其防止措施。结果表明:Fe3C 和Fe2Ti 均在Fe2Ti2C 熔体等温反应后的凝固过程中形成, 且与奥氏体中固溶的Ti 量有关; 对熔体进行微量Cu、Ni 合金化及孕育处理可促进熔体中TiC 颗粒的形成, 并有效地防止组织中有害相的产生, 从而使复合材料的性能得以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2.
SHS/QP制备(TiB2+Fe)/Fe叠层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SHS/QP工艺制备了(TiB2+Fe)/Fe叠层材料。SEM分析表明TiB2+Fe金属陶瓷层结构致密。用EPMA研究了TiB2+Fe金属陶瓷层与Fe基片之间的界面连接机制,结果表明TiB2从TiB2+Fe侧向Fe基片侧进行扩散,以及TiB2+Fe层中的Fe粘结相和Fe基片的粘接完成了(TiB2+Fe)/Fe叠层材料的界面连接。叠层材料接头断裂时,断裂位置发生在TiB2+Fe金属陶瓷层,而不是沿着TiB2+Fe层与Fe基片的界面断裂。  相似文献   
83.
TiB2—xAl复合材料的结构形成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傅正义  王为民 《金属学报》1994,30(8):B373-B378
研究了Ti和B颗粒尺寸的变化对自蔓延温合成(SHS)TiB2-xAl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燃烧温度和燃烧波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Al颗粒不直接参与化学反应;其尺寸变化对SHS过程的影响要小得多,但是反应过程中形成的熔融Al能阻止TiB2晶粒的长大,因而可以控制SHS产物的结构。燃烧波峰淬熄(CFQ)法,对该复合材料的SHS过程结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4.
二硼化钛电子结构的量子化学计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离散变分Xα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研究了二硼化钛的化学键和价电子结构特征 ,并阐述了TiB2 陶瓷晶体结构、电子结构与其力学性能和电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TiB2 晶体结构中包含了Ti2 与B-混合键、B-与B-间的σ键以及B-2 pπ电子构成的离域大π键 ;TiB2 晶体的导带和价带电子主要是由Ti3d和B2 p轨道的价电子构成 ,这些价电子通过离域大π键在电流的作用下可在TiB2 晶体中迁移。  相似文献   
85.
介绍了灰库气化设备的选择方法和气化设备的相关参数,该方法可作为灰库及其设备初步设计的基础。  相似文献   
86.
纳米碳管是一种新型准一维的功能纳米材料,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性能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简要介绍了纳米碳管的结构特征、制备和修饰方法、电学性能以及最新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7.
基于自蔓延高温合成(SHS)技术,在碳钢的铸造过程中,同步合成了厚10 mm的TiC-Fe金属陶瓷复合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XRD)确定了合成涂层的相组成,并分别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电子探针(EPMA)分析了涂层的显微组织及其与钢基体的界面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涂层除表面2 mm的区域外,其它部分均具有较致密的结构。而且,涂层中原位合成的TiC颗粒的数量和尺寸均沿涂层的厚度方向逐渐递减,直至与钢基体实现梯度复合。初步认为,浇铸的钢液向Ti-C-Fe预制块中的渗透以及预制块中Fe粉的熔化对上述梯度复合涂层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8.
Zr-B体系自蔓延高温合成ZrB2陶瓷粉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方舟  王皓  傅正义 《硅酸盐学报》2004,32(8):1016-1018
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self-propagating high-temperature synthesis,SHS)技术制备了ZrB2陶瓷粉末,研究了Zr-B体系中Zr粉粒度对SHS反应的影响规律。采用XRD分析粉末的相组成,用SEM观察粉末的显微结构。研究结果表明:Zr粉粒度各为150,50,38μm的体系SHS产物均为单相的ZrB2粉末,粒度为50μm的Zr粉体系SHS产物中ZrB2含量为98.95%;38μm和50μmZr粉体系燃烧速率分别为最大和最小;150μm和50μmZr粉体系燃烧温度分别是最高和最低。SEM分析表明:SHS产物颗粒基本上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晶粒,颗粒尺寸也比较均匀,粒径大约在1~5μm左右。  相似文献   
89.
TiB2基金属陶瓷的显微结构与力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Fe-Ni-Ti-Al 为助烧剂, 用热压的方法制备了TiB2 基金属陶瓷。研究了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助烧剂对材料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初步分析了TiB2 基金属陶瓷的增韧机理。结果表明, 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 材料弯曲强度降低, 洛氏硬度升高;随着烧结时间延长, 弯曲强度出现峰值。SEM、EDS 观察表明, 助烧剂中的Ti 避免了Fe2B、Ni23B6 等脆性相的生成, Al 有除氧的作用。裂纹偏转和裂纹桥联是TiB2 金属陶瓷重要的增韧方式。  相似文献   
90.
采用由自蔓延高温还原合成法制取的TiB2和TiC陶瓷粉料,在不同组成和不同烧结温度下热压制取TiB2-TiC复相陶瓷材料,研究了其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随着TiB2含量增加,TiB2-TiC复相陶瓷材料的相对密度、硬度和抗弯强度呈现光增后减趋势,当TiB2含量为50%时,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随着烧结温度提高,复相材料的性能呈现先快后缓趋势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