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0篇
工业技术   23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Ba0.5Sr0.5NbzTi1-zO3薄膜(Nb=0-4.12mol%),采用HPAgilent 429A阻抗分析仪等测试方法研究了微量元素铌对Ba0.5Sr0.5NbzTi1-zO3(BSNT)薄膜介电性能的影响。当Nb分别为0-4.12m01%时,相对介电常数占,降低而介质损耗tanδ均得到了改善,当测试频率为1kHz,tanδ由0.09降低到0.067;居里温度Tm逐渐移向低温;在测试频率2.0-10MHz范围内,εr、tanδ均能表现出较好的频散特性。采用XRD、TEM等测试方法分析了薄膜的结构特征。薄膜为四方钙钛矿晶体结构,但Nb的溶入改变了晶胞参数的c/a比,减小了薄膜的晶粒尺寸,提高了薄膜的致密度。  相似文献   
32.
无定形碳酸钙在具有多级结构和优异力学性能的碳酸钙矿物的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物体可以非常精确地调控无定形碳酸钙的结晶转化过程,而化学合成的无定形碳酸钙通常很不稳定。因此,从化学的角度研究无定形碳酸钙的稳定机理以及无定形碳酸钙结晶转化过程,对于理解以无定形物相为前驱体的生物矿物形成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综述了无定形碳酸钙的本征特性,以及环境因素和添加剂对其稳定性和结晶转化的影响,阐述了无定形碳酸钙在晶体生长过程中的作用,讨论了该领域对材料结构和特性调控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33.
二硼化锆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介绍了二硼化锆陶瓷的制备技术,从二棚化锆的结构,性能到制备方法都做了综述和介绍,并对其前景和问题都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34.
总结了闪烧研究中所涉及的实验内容(包括平台、制度和材料体系等)和烧结机理(包括焦耳热效应、快速升温致密化、接触点局部热效应和缺陷作用理论等),比较了闪烧和传统烧结制得材料的微观形貌和力学性能,展望了闪烧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结果表明:闪烧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离子导体、绝缘体、半导体和类金属导电陶瓷等多种陶瓷材料的制备中,闪烧制备的陶瓷材料较传统烧结具有更精细的微观形貌和更优异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35.
反应合成与加工材料新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材料的合成与加工技术在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介绍和评述了几类新的反应合成与加工新技术及其研究现状;对我国学者在有关领或里所做的最新工作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对尚待解决的问题和进一步应该做的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6.
TiC纳米晶粉的制备及其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了TiC纳米晶粉末.研究了这种纳米晶粉末的微观结构和特性。结果表明:机械合金化方法可以制备出平均粒径为30um的TiC粉末,其显微硬度大幅度提高,高温显微镜研究表明:纳米TiC粉末的最大高温收缩温度降低近500K,显示较高的烧结活性。  相似文献   
37.
采用燃烧波峰铜楔块淬熄法和热分析法,研究Ti-C-Fe体系自蔓延高温合成的反应动力学过程的结构形成过程,在该体系SHS过程中,首先形成Fe,Ti低共熔体,C在高温下溶解于熔体之中,进而形成富TiCx。在主波峰后C继续通过扩散与Ticx反应形成接近化学计量比的TiC。熔融金属的流动导致大团聚体形成,在团聚体内反应形成小颗粒TiC在燃烧波过后的持续高温阶段,TiC粒子继续长大。  相似文献   
38.
放电等离子加压烧结(SPS)技术特点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放电等离子加压烧结技术(SPS)是材料合成与加工领域的一种新技术。本文综合介绍了SPS技术的发展概况、特点及在材料制备中的应用。通过比较SPS技术与HP、HIP等材料合成技术的异同点,对SPS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9.
以B4C、SiC粗粉为原料, 采用机械合金化辅助热压烧结工艺, 在不添加任何助烧剂的情况下于1950℃制备出致密的B4C-SiC复合陶瓷。通过对烧结样品进行相对密度、维氏硬度、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测试, 研究SiC含量对复合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合XRD、SEM和TEM对样品进行组分和微观结构分析, 研究其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复合陶瓷的相对密度和断裂韧性随SiC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当SiC含量为50wt%时获得最大值为96.1%和4.6 MPa•m1/2; 复合陶瓷的硬度和抗弯强度随SiC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在SiC含量为20wt%时获得最大值25.5 GPa和480 MPa。SiC相均匀分布在B4C基体中使得复合陶瓷具有较高的强度; B4C与SiC之间好的界面相容性以及SiC的高断裂韧性是该B4C基复合陶瓷韧性得到显著提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40.
采用平均粒径分别为3.5 μm、1.5 μm和200 nm的碳化硼粉体为原料经1850℃热压烧结制备了碳化硼陶瓷, 研究了粉体粒径对陶瓷烧结致密化过程及其性能的影响。根据保温时间对线收缩率的影响及热压初期的塑性流动机理, 得出了不同粉体间烧结初期的激活能差。结果表明: 在相同工艺条件下, 随着粉体平均粒径的减小, 粉体的扩散激活能降低, 致密化初始温度降低, 而且完成塑性流动所需时间也会明显缩短, 致密化速率加快, 致密度增大; 碳化硼陶瓷的显微结构与力学性能亦随着粉体粒径的减小而改善; 1850℃保温1 h后, 平均粒径为200 nm的粉体制备的碳化硼陶瓷相对密度可达90.5%, 硬度为(17±1.8) G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