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3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使用工业射频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RF-PCVD)设备,通过控制合理的工艺参数,在不同的基体负偏压下,分别制备出了Si-B-N非晶以及含有h-BN,c-BN显著结晶相的Si-B-N复合薄膜。提出了这两种不同晶形薄膜的形成模型。  相似文献   
82.
地下结构一直被认为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1995年阪神大地震发生之前 ,很少有大型地下结构在地震中严重破坏的报道。然则 ,阪神大地震中 ,包括诸如地铁车站及其区间隧道等结构在内的大量大型地下结构出现严重的破坏 ,引起世人震惊 ,使人们对地下结构的抗震安全性产生了怀疑。尔后 ,地震工程界特别是日本出现了地下结构抗震研究的热潮。初步研究表明 ,地下结构具有不同于地面结构的抗震性能和破坏特征 ,在某些情况下 ,同样会发生严重甚至强于地面结构的破坏  相似文献   
83.
通过改变溶剂沉淀法中复合溶剂中乙醇的浓度或添加剂(SiO2)的含量制备PA12粉体,并使用激光粒度分析仪、霍尔流速计等对PA12粉体的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研究发现,乙醇的浓度与添加剂的含量均对PA12粉体的性能存在密切的关联;随乙醇浓度的提高,PA12粉体平均粒径先减后增、粒径分布均匀性提高与流动速率提高、密度降低;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PA12粉体的流动速率与粒径分布均匀性提高,平均粒径与密度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  相似文献   
84.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3种分子量的聚氧乙烯(PEO)超薄膜的等温结晶晶体的形貌。结果表明:随着分子量的增大,在云母基底上生长的晶体从Flat-on晶体转变为Edge-on晶体,且晶体生长过程逐渐由表面成核机制(NL)控制转变为由熔体扩散机制(DL)控制;片晶厚度随着等温结晶温度(Tc)的升高而逐渐增大;在Tc为20-35℃之间时,等温结晶初期片晶生长由NL控制,结晶后期由DL控制,而在35℃以上,片晶生长则由NL控制。  相似文献   
85.
对传统卸妆产品进行优化完善,开发一款新型具有美白功效的卸妆乳液产品。采用聚丙烯酸交联聚合物和三乙醇胺为基本体系,研究了增稠剂的用量,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以及美白功效成分烟酰胺的含量对卸妆乳液体系的影响,同时通过测定相关理化性质得出最佳添加量,从而得到成熟稳定的配方。结果表明:聚丙烯酸交联聚合物的最佳添加量为0.25%,表面活性剂PEG-8辛酸/癸酸甘油酯类和PEG-6辛酸/癸酸甘油酯类复配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5%和3%,美白功效成分烟酰胺的最佳添加为0.8%,制备得到的卸妆乳液清洁能力强大,肤感良好,美白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86.
以α-半水硫酸钙晶须(α-CSH)为增强材料,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α-CSH增强聚丙烯(PP)复合材料,并研究了α-CSH的添加对PP/α-CSH复合材料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α-CSH的添加对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影响不大,α-CSH和PP均保持了其原有的结晶性能;随着α-CSH用量的增加,PP/α-CSH复合材料的断裂强度和屈服强度均明显改善,但当α-CSH用量超过0.5份时,复合材料的断裂强度和屈服强度则出现下降的趋势;另外,随着α-CSH用量的增加,PP/α-CSH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和断裂功均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87.
以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PCL-b-PEG)为研究对象,用旋涂法制备了PCL-b-PEG薄膜,并采用DSC、XRD和PLM对不同分子量薄膜样品的结晶行为以及形貌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分子量的增加,样品的结晶温度先升高后降低,而主要熔融温度逐渐升高;分子量越小,样品的结晶行为与熔融行为越复杂,样品的球晶形貌越不规则;在嵌段共聚物中PEG段可体现自身的结晶行为,但是PCL-b-PEG的总体结晶行为以分子量占比大的PCL为主。  相似文献   
88.
采用毛细管流变仪,以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为增容剂,研究了PP-g-MAH对PP/玻纤增强聚酰胺6(PA6)共混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玻纤增强PA6共混体系为典型的切力变型流体,共混体系的表观黏度均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而降低;随增容剂用量的增加,共混体系的表观黏度提高,非牛顿指数n先增大后减小,黏流活化能ΔEη和结构黏度指数Δη先减小后增大;增容剂用量为5%时,共混体系的非牛顿指数出现极大值,黏流活化能和结构黏度指数出现极小值。  相似文献   
89.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与聚碳酸酯(PC)共混体系,并利用毛细管流变仪对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PET/PC共混体系为典型的假塑性流体,其表观黏度随PC含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共混体系的非牛顿指数n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大;PET及PET/PC共混体系的黏流活化能较大,且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属于温敏性流体,而小分子量的PC对温度并不敏感,为切敏性流体。  相似文献   
90.
于翔  严亮  朱诚身 《材料导报》2012,26(14):91-94,106
利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对3种不同分子量的聚己内酯(PCL)晶体多重熔融转变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多重熔融转变现象具有等温结晶温度(Tc)依赖性和升温速率依赖性。随着Tc的降低,多重熔融转变越来越明显;相同升温速率下,PCL的高温熔融峰值相同;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晶体同时受升温退火与仪器的热迟滞影响,熔点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