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篇
经济   9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公共财政覆盖农村必须承认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的客观现实和公共产品的需求差异,分阶段,分地区逐步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编者按]  相似文献   
32.
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国企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生存和发展挑战,迫切需要加快改革步伐;而深化国企改革,应主要破解“制度瓶颈”、“资金瓶颈”和“冗员瓶颈”三方面的制约。一、加强管理体制改革,破解“制度瓶颈”破解国企改革的“制度瓶颈”着重要做好三  相似文献   
33.
促进民间投资要打破“玻璃门”拆除“弹簧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拓宽投资领域要与打破"玻璃门"结合起来"玻璃门"指对于民间资本来说,垄断行业中,看得见、进不去,一进就"碰壁",即垄断行业中对民间资本名义开放、实际限制的现象。现实中,对民间资本放宽市场  相似文献   
34.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思考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上加难.中央和地方政府采取了多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政策,但从实施情况看,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需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除了扩大已出台政策的受惠面及围绕已有政策制定配套措施外,还需加快推进融资体系建设和融资环境改善.  相似文献   
35.
郭春丽 《产权导刊》2005,(12):39-41
今年年初,国务院通过了国资委关于国有企业关闭破产的4年规划,2008年底之后,国有企业只能走依法破产之路,国有企业退出市场时将不再享受职工安置、破产财产处置、银行呆坏账核销等方面的特殊政策,政策环境的变化为特困企业实施破产设定了最后时限.  相似文献   
36.
本文从理论上阐明了内需和扩大内需的含义,认为扩大内需只有在基于GDP支出法的总需求分析框架下才能被提出来,目标是在内需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提高内需率。实证研究表明,贸易顺差增长过快,投资和消费关系不协调,存在制约居民消费的体制机制,共同导致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内需率持续大幅下降。建立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应把握扩大内需与降低净出口并重、扩大内需规模与提高内需增长质量并重两个要点,以提高内需率为目标,加快建立内外需求协调发展、投资消费良性互动、消费持续稳定增长和投资长期稳定可持续增长四大机制。  相似文献   
37.
农民专业合作社生命周期分析与政府角色转换初探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的角色是不同的.本文运用组织行为学中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命周期,将其分为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分化期,时每个时期政府所担当的角色进行定位,并提出当前政府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8.
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建设与发展纳入了法制化轨道。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资金紧缺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通过对农村金融的需求进行分析,结合当前农村金融供给存在的缺陷,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提出在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个平台上发展农村金融服务的模式,一方面有利于金融机构赢得农村客源,同时更能促进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9.
当前,东北、西部和中部地区一些国有企业改革动力缺失。主要是存在“制度瓶颈”.“资金瓶颈”和“冗员瓶颈”制约等突出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40.
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通过改变劳动力、资本等要素投入和技术创新、资源要素配置等全要素生产率等两大机制、三条途径影响中长期经济增长。碳达峰时间过早对经济增长带来较大约束,碳达峰节奏和方式也会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和结果。应统筹好碳减排和稳增长之间的关系,把握好减碳降碳节奏和力度,先立后破,加快优化能源结构,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应用和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充分挖掘经济增长潜力,推动技术结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能源结构深层次系统性变革,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中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