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87篇
  免费   1153篇
  国内免费   690篇
医药卫生   13830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285篇
  2021年   567篇
  2020年   435篇
  2019年   444篇
  2018年   438篇
  2017年   366篇
  2016年   372篇
  2015年   584篇
  2014年   701篇
  2013年   672篇
  2012年   907篇
  2011年   939篇
  2010年   585篇
  2009年   491篇
  2008年   592篇
  2007年   597篇
  2006年   609篇
  2005年   576篇
  2004年   392篇
  2003年   374篇
  2002年   334篇
  2001年   252篇
  2000年   291篇
  1999年   322篇
  1998年   174篇
  1997年   196篇
  1996年   175篇
  1995年   139篇
  1994年   128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105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4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11篇
  1976年   10篇
  1974年   7篇
  197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OBJECTIVES: We tested whether improvements in depressive symptoms precede improved adherence to aspiri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ACS). BACKGROUND: Depression is associated with medication nonadherence in patients with ACS, but it is unclear whether changes in depression impact on adherence. METHODS: Electronic medication monitoring was used to measure adherence to aspirin during a 3-month period in a consecutive cohort of 172 patients (25 to 85 years) recruited within 1 week of hospitalization for ACS. Depressive symptom severity was assessed using the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BDI) during hospitalization and at 1 and 3 months after hospitalization. Adherence was defined as the percentage of days aspirin was taken as prescribed. RESULTS: Depression severity in hospital was associated with nonadherence in a gradient fashion: 15% of non-depressed patients (BDI score 0 to 4), 29% of mildly depressed patients (BDI score 10 to 16), and 37% of patients with moderately-to-severely depressive symptoms (BDI score >16) took aspirin less than 80% of the time (p = 0.03). A cross-lagged path analytic model revealed that improvements in depressive symptoms in the first month after the ACS were associated with improvements in adherence rates in the subsequent 2 months (standardized direct effect -0.32, p = 0.016). CONCLUSION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epressive symptoms may improve medication adherence in patients after ACS.  相似文献   
52.
第一极体不能精确定位人卵母细胞纺锤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测人卵母细胞纺锤体的确切位置,从而指导今后的生殖医学临床工作。方法 应用纺锤体成像系统观测体外成熟及体内成熟组人卵母细胞纺锤体,测量卵子中心、纺锤体与第一极体之间形成的角度。比较两组结果的差异。结果 体外成熟组纺锤体与第一极体形成角度和体内成熟组存在显著差异(P=0.006)。结论 人卵母细胞的位置并不能准确定位卵母细胞纺锤体的位置。体外成熟组纺锤体与第一极体形成的角度要明显小于体内成熟组。应用纺锤体成像系统可以安全、有效地观察人卵母细胞纺锤体。  相似文献   
53.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诱发因素、首发症状、ERCP诊断结果调查。探讨其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中蒙医结合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临床发现:①情绪不稳定引起本病主要诱发因素。②ERCP发现:胆管内残留结石,泥沙样结石的残留、残留胆囊结石、炎性梗阻为主要因素。结论:中蒙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4.
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手术治疗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探讨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手术治疗的经验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1985年1月至2004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收治的成人先天胆管扩张症68例手术治疗资料。依Flanigan分型:Ⅰ型59例,Ⅱ型3例,Ⅳ型6例。所有病例均行囊肿切除,结果 术后发生胆汁漏6例。胰漏3例,急性胰腺炎2例。死亡2例,56例经1-20年随访,随访率为82.3%。5例表现轻度胆管炎,2例吻合口狭窄。余下49例均痊愈,无胆管炎及胆管狭窄表现。结论 囊肿切除、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是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首选治疗。切除囊肿时,囊肿近端在尽量切净囊肿基础上行大口吻合,防止术后吻合口狭窄;囊肿远端在保证睫液引流通畅、不损伤胰管开口的基础上,尽量切净囊肿内膜。  相似文献   
55.
胃泌素受体作为分子靶向在肿瘤中的表达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泌素(Gas)广泛存在于胃肠道和胰腺组织内,在调控生理功能及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中都有重要作用.近来研究表明,Gas能够促进肿瘤尤其是胃癌、大肠癌等消化系肿瘤的发生、发展.Gas的生物作用主要通过CCK受体介导,Gas mRNA在一些CCK受体阳性的小细胞肺癌,乳腺癌,卵巢癌,不同来源的癌干细胞,已经发现有表达,可能作为这些肿瘤自分泌生长调节的指示指标.对于过表达胃泌素受体的肿瘤,可以给予胃泌素多肽及类似物作放射性标记或连接细胞毒药物,体内用闪烁成像法跟踪显像,从而用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精索脂肪肉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6例精索脂肪肉瘤临床资料,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2例行肿瘤切除术,其余4例行根治术,术后随访19个月-11年,1例保留精索的年轻患者于术后3年出现局部复发,其余5例无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精索脂肪肉瘤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治疗方法主要以根治性手术为主,对于肿瘤高分化且年轻未育者,可行保留精索手术。  相似文献   
57.
5-FU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其释药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制备一种新型的载氟尿嘧啶(5-FU)纳米微粒并对其体内释药特性进行研究.方法 运用聚合物交联法制备出壳聚糖载氟尿嘧啶纳米粒,通过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其表征进行检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载药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体内的释药特性.结果 壳聚糖载氟尿嘧啶纳米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分散性良好,粒径在120~150nm;载药量为31.000%±0.001%;壳聚糖-5-FU纳米粒注射入兔体内后,初期突释相约在1.5h,峰浓度为5 069.6μg/L,随即进入缓释相,浓度维持在76μg/L,时间长达48h.结论 壳聚糖纳米药物载体可改变5-FU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延长其循环时间,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探讨Ki-67和凋亡(Apoptosis)在肾盂输尿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分级、病理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ABC法和TUNEL法对34例肾盂输尿管癌行Ki-67和凋亡检测。结果Ki-67和凋亡在肿瘤细胞分级间存在显著差异,Ki-67index:G2与G1比较P〈0.05,G3与G2比较P〈0.05,G3与G1比较P〈0.01;Apoptosis index:G2与G1比较P〈0.05,G3与G2比较P〈0.05,G3与G1比较P〈0.01。Ki-67和凋亡在肿瘤病理分期的T3与T1及T2与T1之间有显著差异,T2与T1比较P〈0.05,T3与T1比较P〈0.01,但T3与T2比较P〉0.05;Ki-67index以20%为界分为二组,Apoptosis index以3%为界分为二组,组间生存率有显著差异(P〈0.05)。Ki-67在肾盂输尿管癌中的表达与凋亡一致。结论肾盂输尿管癌细胞增殖与凋亡密切相关;凋亡可作为临床判断肾盂输尿管癌恶性程度、病理分期、细胞分级以及预后的一种客观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60.
报告31例口服DPH治疗的门诊癫痫病人RIA法血清DPH浓度监测结果。在随访中记录的临床治疗反应。病人平均药物剂量为4.39±1.19mg/kg/d,不同病人服用同一剂量DPH,其血清药物旅度可相差9倍。22例获良好(较好)的治疗反应,其平均有效血清药物浓度为24.1±10.1μg/ml。9例出现中毒反应;血清药物浓度在25μg/ml以上时可出现眼球震颤、视物模糊,共济失调。DPH血清浓度监测有功于实现个体化给药方案,提高疗效并避免中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