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7篇
  免费   364篇
  国内免费   234篇
医药卫生   454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257篇
  2012年   366篇
  2011年   347篇
  2010年   341篇
  2009年   319篇
  2008年   301篇
  2007年   334篇
  2006年   270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0 毫秒
61.
【目的】研制一个计算机辅助的心血管信号检测和处理系统。【方法】本系统的硬件设计采用奔腾 Ⅱ / 2 33多媒体微机系统 ,多路模 /数转换器和心电电极、心音传感器、脉搏波传感器及由运算放大器等构成相关的放大器及滤波器。本系统采用可视化编程环境构建系统结构和功能模块设计的方法 ,基于多媒体技术和小波变换原理 ,在 32位Windows平台下 ,利用可视化编程语言VisualC 6 0和多媒体著作工具Authorware等进行系统的软件设计。【结果】本系统能完成心电、心音、脉搏波信号检测和处理 ,并将结果以图、文、声并茂的形式显示、打印或播放 ,还具有病案管理和心音听诊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功能。【结论】它是一个新型的多功能心血管信号检测和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62.
100例重庆市汉族儿童哮喘α1-抗糜蛋白酶基因突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儿童哮喘α1-抗糜蛋白酶(α1-antrichymotrypsin,α1-ACT)基因点突变情况。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酶切图谱分析技术,对100全重庆市汉族儿童哮喘α1-ACT基因外显子(exon)Ⅱ和Ⅲ进行检测。结果:所有研究对象均未发现Bonn-1及Bochum-1变异体。结论:Bonn-1和Bochum-1变异体与100全重庆市汉族儿童哮喘发病无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63.
:目的 :研究甲硝唑磷酸酯钾 (PMP)及甲硝唑 ((MTZ)在家兔血中的药物动力学参数。方法 :家兔iv和im等量的PMP、MTZ(10 0 μmol/kg)后 ,用HPLC苦味酸内标法测定家兔血浆中PMP和MTZ的浓度。 结果 :家兔iv等量PMP和MTZ后 ,其家兔血中PMP和MTZ药 -时曲线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 ,但其PMP释出的MTZ药 -时曲线较MTZ的药 -时曲线稍低 ,前者的AUC为后者的 47 4%。家兔im等量PMP和MTZ后 ,PMP释出的MTZ药 -时曲线为一室模型 ,MTZ的药 -时曲线为二室模型。前者的Cmax较后者低 ,其AUC为后者的38 9%。结论 :家兔ivPMP和MTZ后 ,二者末端的消除速率接近 ;家兔imPMP和MTZ后 ,二者的Tp 相近。  相似文献   
64.
丝光绿蝇饲养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通过对丝光绿蝇的室内饲养,观察其驯化以及饲养的生物学。方法采用煮熟的鲢鱼引诱丝光绿蝇产卵,收集其卵块,置于室内采用人工配制饲料进行驯化饲养。结果丝光绿蝇第1代从卵发育至成蝇需14天,其中三龄期约5天,蛹期约6天。成蝇产卵前期约7天,卵散产。第2代从卵发育至成蝇约需13天,其中三龄期约4天,蛹期约6天。结论丝光绿蝇室内驯养在温度26℃~31℃,相对湿度75%条件下,从卵到蝇历期为13~14天,驯养初期,其生物学与自然条件下相比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诱导痰中白细胞介素-5(IL -5)水平变化及其与哮喘发作期病情分度的关系,探讨其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在临床诊治中的意义。方法:按随机分层设计,65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被分为 轻、中、重度发作组,34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超声雾化高渗盐水诱导痰液,以酶联 免疫法(ELISA)测定诱导痰中IL5水平,同时进行诱导痰中嗜酸细胞(EOS)计数,测定用力 呼气比值(FEV-1)。结果: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诱导痰中EOS计数、IL-5 水平均高于健康儿童组,FEV-1则低于健康儿童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 0.05);而IL-5水平随发作程度的加重而明显升高,轻、中、重度发作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重度哮喘患儿FEV-1低于轻、中度哮喘(P<0.05) 。痰液中IL-5水平与EOS计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482,P<0.05),与F EV-1值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647,P<0.01)。结论:诱导痰中IL-5水平可能较EOS计数更能准确反映哮喘患儿气道炎症和哮喘发作时的病情程度,可以作为临床评价哮喘病情和药物疗效的准确灵敏的指标。  相似文献   
66.
神阙穴敷贴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钙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神阙穴贴补血益精透皮贴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钙素 (BGP)的影响。方法 选择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30名 ,分神阙穴贴药组 (补血益精穴位透皮贴剂 )、西药组 (羟乙磷酸钠片 )、中药组 (补血益精药丸 )、空白对照组。结果和结论 穴位敷贴组能显著提高骨钙素 (7.69± 1.65 )。穴位敷贴组与中药组 (7.82± 0 .99)和西药对照组 (7.13± 0 .89)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骨钙素调整作用基本一致 (P>0 .0 5 )。  相似文献   
67.
原钒酸钠对小肠糖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原钒酸钠对葡萄糖及麦芽糖吸收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其影响糖吸收的机制。方法 ①正常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阿卡波糖组 (30mg·kg-1)、原钒酸钠大剂量 (16mg·kg-1)、中剂量 (4mg·kg-1)和小剂量 (1mg·kg-1)组 ,分别灌胃葡萄糖和麦芽糖后 ,用氧化酶法测空腹血糖值及糖耐量。②从小肠上段提取α 葡萄糖苷酶 ,检测原钒酸钠对酶的抑制作用。结果 ①原钒酸钠可延迟灌胃葡萄糖 (2 2g·kg-1)引起的血糖升高且 3个剂量组血糖曲线下面积 (AUC)均低于对照组 ,分别为 (8 2 4±0 6 3)mmol·h-1·L-1(P <0 0 1) ,(9 6 9± 0 38)mmol·h-1·L-1(P <0 0 1) ,(13 76± 0 39)mmol·h-1·L-1(P <0 0 5 ) ;②原钒酸钠和阳性对照组均可延缓灌胃麦芽糖 (2 2g·kg-1)引起的血糖升高 ,且大、中剂量可抑制血糖峰值升高 (P <0 0 5 ) ,各给药组AUC均低于对照组 ,大剂量和中剂量为(8 97± 1 5 6 )和 (6 19± 0 4 7)mmol·h-1·L-1均低于阳性对照组 (13 10± 0 4 3)mmol·h-1·L-1(P <0 0 5 ) ;③原钒酸钠 1、10、10 0 μmol·L-1均可抑制正常大鼠小肠α 葡萄糖苷酶的活性 ,其抑制百分率分别为 5 9 76 %、6 8 18%、87 2 2 % ,且大剂量和中剂量均大于阳性对照组的 6 0 94 % ,分别为P<0  相似文献   
68.
卡马西平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及ACTH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卡马西平 (Carb)对吗啡依赖大鼠纳洛酮催促戒断症状的抑制作用及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的影响。方法 :剂量递增法皮下注射 (sc)盐酸吗啡 (Mor) ,建立大鼠吗啡依赖模型 ,腹腔注射 (ip)盐酸纳洛酮 1mg·kg- 1 催促 ,观察戒断反应并评分 ;免疫发光法测定血清ACTH水平。结果 :Carb 10 0mg·kg- 1 及 2 0 0mg·kg- 1 均可明显减轻大鼠戒断症状 (P <0 0 5 )。 10 0mg·kg- 1 剂量组的ACTH水平接近正常 ,低于Carb 2 0 0mg·kg- 1 组(P <0 0 5 )。结论 :适当剂量的卡马西平可有效控制吗啡依赖大鼠的戒断症状  相似文献   
69.
3年2436株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吡肟耐药趋势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调查我院1999-2001年间2436株革兰阴性杆菌分离株对第4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的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K-B法检测头孢吡肟对8种2436株临床分离菌的抑菌环,按1999年NCCLS判断标准得出耐药结果,并与其他3种第3代头孢菌素比较。结果:头孢吡 肟对ESBL阴性大肠杆菌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变形杆菌,不动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临床主要分离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变化不大,1999-2001年耐药率分别为20.6%,20.4%和28%,与第3代头孢菌素比较,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总的细菌耐药率分别为24.6%,26.3%,38.5%和37.0%。结论:头孢吡肟对临床分离的大部分革兰阴性杆菌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尤其对易产Bush-I型头孢菌素的肠杆菌属的菌株及枸橼酸杆菌属的抗菌活性远优于其他第3代头孢菌素。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葡萄糖对豚鼠心室肌细胞膜APD,IK1,IK,ICa-L的影响.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技术记录单个豚鼠心室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时程和离子电流.比较0、10和20mmol·L-1葡萄糖对心室肌细胞跨膜离子电流的作用.结果(1)与10 mmol·L-1葡萄糖相比,0和20mmol·L-1均可使豚鼠心室肌细胞的APD缩短(P<0.05);(2)在细胞外葡萄糖浓度为10 mmol·L-1时,内向整流钾电流IK1的电流密度最大,标准化I-V曲线显示0和20mmol·L-1葡萄糖均可抑制IK1,并使I-V曲线左移,其翻转电位从-72.4移至-64.6 mV;(3)与mmol·L-1葡萄糖相比,0和20mmol·L-1葡萄糖均可增加ICa-L的电流幅度和电流密度.当钳制电位为10 mV,细胞外葡萄糖浓度为0 mmol·L-1时,ICa-L的电流密度为(-8.03±0.82)pA/pF(n=8),而10mmol·L-1和20mmol·L-1葡萄糖分别使电流密度增加为(-5.45±0.67)pA/pF和(-6.50±0.56)pA/pF;(4)当钳制电压为 70mV,细胞外葡萄糖浓度为0、10和20 mmol·L-1时,IK的电流密度分别为(18.96±2.86)pA/pF,(8.66±1.87)pA/pF,(15.32±3.12)pA/pF.结论细胞外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可使豚鼠心室肌细胞APD,IK1,IK,ICa-L发生改变.细胞外葡萄糖浓度为0和20mmol·L-1对细胞膜离子电流产生相似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